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目的:评价Chrom ID ESBL产色培养基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菌株的可靠性.方法:共使用2组肠杆菌科菌株对平板进行评估,第1组细菌是我院2010-04/2013-03各病区和门诊临床分离送检的样本,共982株,第2组细菌是本地区历往年分离培养,且确定产酶特性的肠杆菌科细菌20株.结果:Chrom ID ESBL显色平板可快速有效的筛查肠杆菌科细菌是否产ESBLs.结论:Chrom ID ESBL产色培养基是一种快速可靠的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菌株进行筛选的产色培养基.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招收八年制医学生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见习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外活动科研化是提高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志宏;曹燕娜;陈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0引言脐尿管癌与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在超声诊断中有较多相似之处,鉴别起来有一定困难,脐尿管癌易侵犯或者与膀胱壁关系密切[1]。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增加对这两种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临床特点。方法:我院2012-02/2013-02月门诊共接诊20例HSV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20例HSV感染患儿中,17例患儿出现全身感染,仅3例无临床表现,5例出现局限性皮肤、眼、口腔黏膜损害。结论:HSV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泛发性疱疹,并能引起全身性播散病变,后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严重,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英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收治了5例因严重肘关节创伤造成肘关节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来治疗,术后2d行主动及被动关节功能锻炼,3周可持物功能锻炼,3个月恢复正常活动,但避免提过重物.结果:术后对5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无神经刺激、麻痹症状,肘关节不同程度的恢复了正常活动.在研究中,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从35(25~61)恢复到90(61~100),肘关节活动范围从65°(10°~95°)到术后的100°(90°~125°).X线随访未见肘关节假体轴心移位及关节脱离,亦无假体柄断裂.结论: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大大的提高了患肢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86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死亡,且死亡患者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颌面部外伤易发生其他器官的合并损伤,因此治疗时需要协调各科室,共同配合,分清治疗的主次关系,情况危急时主要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4例患有肺炎继发腹泻的婴幼儿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64例婴儿的病程在1 d~1周之间。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观察婴幼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肺炎继发腹泻有3例,观察组有18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肺炎继发腹泻治疗效果显著,有预防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头颅CT检查,并且用头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与颈内动脉狭窄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7例(61.67%)、大脑前动脉狭窄19例(31.67%)、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28.33%)、颈内动脉狭窄40例(66.67%)、大脑基底动脉狭窄23例(38.33%),颈内动脉狭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他类型的脑动脉狭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与之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金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63例因RDS死亡且无血缘关系的新生儿为RDS组,分为32周以下组、32~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每组各21例;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无血缘关系的非RDS而死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组方式与 RDS 组以1∶1相对应.结果:RDS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保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DS组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缺陷频率为14.29%,明显大于对照组(1.59%);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mRNA缺陷频率42.86%,也明显大于对照组7.94%.结论:SP-BmRNA的缺失也是引发RDS病的因素之一.
作者:陆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7/2013-06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晚期患者31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加9 g/L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1次/d,第1~3天;每3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31例中完全缓解(CR)
作者:姜莺;刘景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唐都医院承办的以光盘(CD-ROM)附纸质导读形式公开发行的医学电子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图文声像并茂,报道信息容量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护工作者、医教科研人员及医药卫生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军队和地方医学事业发展。设置的栏目有专家视野(述评)、基础与转化医学、预防与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综述、转化医学动态与咨讯、转化医学多媒体课件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术后采用抗生素辅助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鼻腔通气良好,症状消失,上颌窦口通畅。术后随诊回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病理学诊断感染真菌为:白色念珠菌5例,毛霉菌12例,曲霉菌13例。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创伤小,治愈效果良好,缩短诊疗时间,是诊断和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小群;孙张生;汪静;周克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微创性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宝音达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收集所在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74个病例(85个病灶)的超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初步定性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共94.1%(80/85),误诊率共5.9%(5/85).结论:超声检查的特征为便捷、可重复、无创伤,在早期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分析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还可用于药物杂质的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这一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作者:许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01/2012-12在我院诊治的7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与美托洛尔治疗组,每组37例,观察用药3月后疗效.结果: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94.6%,美托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81.1%,二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效果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蒋居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宫颈呈桶状增粗、肥大,宫颈表面溃疡36例,宫颈糜烂27例,宫颈表面光滑26例。宫颈呈大量分枝状,腺体形态大小不一,腺体向周围呈膨胀性生长。部分细胞脱落,细胞核小,细胞有轻度异型性,脉管内可见癌栓侵犯。宫颈微偏腺癌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截然相反。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多次复诊,需高度警惕宫颈肥大和大量流液症状,及时做宫颈深部活检,防止误诊漏诊。
作者:张新阁;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实验组患儿的疾病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相比单用西医进行治疗更为优越,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3-10期间收治的7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情况:术中出血者33例,术后24 h 内出血者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占97.2%,其中宫缩乏力占67.1%.术后66例接受输血治疗500~1900 mL.平均住院6.5 d,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其中1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准确判断出现原因及出血量,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可以大程度的挽救孕产妇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上联合应用这两种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初至2013年末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尿毒症患者51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26人,以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第二组25人,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的治疗较第二组的治疗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更佳.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较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更为明显,值得推荐用于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赵小罗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