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达来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五年以来接收的5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由于肝硬化并发SBP的临床特点多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非典型性,因此其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起病不典型、腹水中至大量、有进行性增加、顽固性腹水等为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为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结论:肝硬化合并SBP临床颇为常见,认识其临床特点,采用适度结合抗生素治疗方法为辅的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此病死亡率。
作者:柴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唐都医院承办的以光盘(CD-ROM)附纸质导读形式公开发行的医学电子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图文声像并茂,报道信息容量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护工作者、医教科研人员及医药卫生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军队和地方医学事业发展。设置的栏目有专家视野(述评)、基础与转化医学、预防与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综述、转化医学动态与咨讯、转化医学多媒体课件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使用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9/2012-12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此56例患者中28例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标为甲组,另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治疗的方法,标为乙组,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甲乙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结果:相比于胆总管切开组患者,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好,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均低于前者,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于胆总管切开术,采用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其临床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韩世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检部健康管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12-07/2012-09在本体检部体检的200例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半年后重新检查和回访调查,比较体质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体检中有132人被判定为亚健康状态,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干预,亚健康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数下降至94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管理干预可改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沈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进行胸部影像检查的女性患者行乳腺CT值测量,并观察乳腺形态;总结内蒙地区正常女性乳腺密度与年龄段的关系。了解内蒙地区女性正常乳腺CT测量值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梳理我院近半年肺部CT检查的女性患者未发现有乳腺疾病1126例(年龄10~69岁)进行乳腺CT值测量,并对其形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肺窗或纵膈窗测量乳腺腺体密度值无明显差异,腺体型乳腺测量值为峰值,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测量值逐步下降。结论:CT检查对区分正常及异常乳腺有重要意义,内蒙地区正常女性乳腺密度测量值与国内正常女性乳腺筛查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谢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新课导入是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导入,是指教师传授新知识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新课导入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紧扣主题,精心设计,合理编排,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米亚静;张妮;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手术介入等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23例(65.7%),有效缓解11例,感染死亡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法:收集于2012-06/2013-12在我院体检的78份健康人血液标本作为检验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溶血前后对上述标本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 )、肌酐(Cr )、白蛋白(ALB )、葡萄糖(GLU)、与尿酸(UA)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溶血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溶血血清标本AST、ALT和TP等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值均高于正常血清标本,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前后Cr、ALB、GLU、UA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会产生严重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邵翠华;王利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0-01/2013-12住院的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9例,死亡10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征。结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及并发症,降低重症肝病及晚期肝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华医学会电子版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涵盖器官、组织、细胞移植以及再生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电子版学术期刊。杂志创刊于2007年(季刊),以多媒体光盘为载体,附纸质导读本,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借助多媒体技术活泼生动的形式,进一步突出杂志的专业特色,更好地为全国从事移植工作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广大读者服务。现已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等检索数据库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03/2013-03106例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西药治疗的106例白内障手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100人,占94.34%;对照组总有效人数83例,占78.3%,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迅速,出血量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广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饱胃孕妇在行急诊剖宫产麻醉时预防返流误吸的体会.方法:选取2011-01/2013-12我院收治的200例饱胃临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下急诊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术前30 min适量静脉注射0.2 mg/kg甲氧氯普胺,而对照组在术前不与注射.记录手术过程中患者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例数,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并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0例发生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对照组95例发生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对饱胃孕妇在行急诊剖宫产麻醉中返流误吸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剑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3-11接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9例,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瑞替普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尿激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临床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讨论.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6%,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反应、出血率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溶栓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结论: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均可使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极大改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银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4例患有肺炎继发腹泻的婴幼儿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64例婴儿的病程在1 d~1周之间。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观察婴幼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肺炎继发腹泻有3例,观察组有18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肺炎继发腹泻治疗效果显著,有预防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网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辑部创建的专业性学科网站,是《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重要的征稿途径及网络宣传平台。网站的创建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医护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转化医学交流互动的全新方式,打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与研究成果共享中心,让国内的研究者、开发者、临床应用者零距离地共同讨论,共同分享,行业上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和消失,这是一个真正没有围墙的加速医学转化的“孵化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63例因RDS死亡且无血缘关系的新生儿为RDS组,分为32周以下组、32~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每组各21例;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无血缘关系的非RDS而死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组方式与 RDS 组以1∶1相对应.结果:RDS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保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DS组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缺陷频率为14.29%,明显大于对照组(1.59%);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mRNA缺陷频率42.86%,也明显大于对照组7.94%.结论:SP-BmRNA的缺失也是引发RDS病的因素之一.
作者:陆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为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医学专业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地方病;地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动物与植物与人体健康疾病;气候、气象、季节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水文地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土壤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人文-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论著(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现场调查、临床医学)、综述与介评(介绍评论国外权威期刊刊登的本专业科研成果)、短篇与个案、文摘、讲座、新科研快讯等栏目。现面向国内外医、药学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征集稿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肛门功能(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及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TST治疗痔病后在肛门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PH治疗方法,而且TST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并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