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对策

邵翠华;王利静

关键词: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法:收集于2012-06/2013-12在我院体检的78份健康人血液标本作为检验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溶血前后对上述标本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 )、肌酐(Cr )、白蛋白(ALB )、葡萄糖(GLU)、与尿酸(UA)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溶血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溶血血清标本AST、ALT和TP等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值均高于正常血清标本,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前后Cr、ALB、GLU、UA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会产生严重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进展

    右旋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地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具备镇痛、抑制交感活性、降低眼压、减少氧耗、抑制肌颤、无呼吸抑制、抑制应激反应、抗焦虑、抗寒战、稳定心血管功能和保护神经等作用。右旋美托咪啶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异丙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等麻醉剂的需求,对心脏、大脑、肝脏、肾脏和肺等器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少。基于右旋美托咪啶的显著临床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胸外科、心外科、神经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患者和减肥手术等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唐冰;范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6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4例患有肺炎继发腹泻的婴幼儿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64例婴儿的病程在1 d~1周之间。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观察婴幼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肺炎继发腹泻有3例,观察组有18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肺炎继发腹泻治疗效果显著,有预防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腺良性病变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52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胰腺良性病变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保留的器官胰腺切除术,观察和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胰瘘,有1例患者出现胰腺假性脓肿,经过相应处理后均全部痊愈。随访显示,患者均无慢性消化不良、肿瘤复发、糖尿病或者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结论:采用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对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任付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h17细胞在URSA中的作用

    临床上能确认的妊娠中约15%发生自然流产,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RSA),其中约50%找不到明确病因的RSA 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 )[1]。目前有关U RSA患者体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报道逐渐增多,Th17细胞在U RSA 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作者:殷文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51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上联合应用这两种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初至2013年末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尿毒症患者51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26人,以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第二组25人,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的治疗较第二组的治疗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更佳.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较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更为明显,值得推荐用于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赵小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01/2012-12在我院诊治的7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与美托洛尔治疗组,每组37例,观察用药3月后疗效.结果: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94.6%,美托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81.1%,二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效果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蒋居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60.0%);行椎管造影25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0例(80.0%);行CT平扫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8例(93.3%);行CTM检查22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2例(100%).结论:X线平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依据,CT平扫可较为准确判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征状,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管腔内的情况.

    作者:李毓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的疗效。方法:64例重度痔疮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治疗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后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入院所用时间、完全恢复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确切,产生的并发症少,患者愈合快,操作可靠安全,患者可以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86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死亡,且死亡患者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颌面部外伤易发生其他器官的合并损伤,因此治疗时需要协调各科室,共同配合,分清治疗的主次关系,情况危急时主要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83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07/2013-07收治的83例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并设置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硝唑治疗口腔感染及不良反应分析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化检验又称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目前临床医生已将生化检验结果看作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准,通过检验报告的信息临床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种类,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而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故检验科必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检验科工作积累的经验,详细探讨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样本采集因素、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环境因素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张素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脐尿管癌与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优势

    0引言脐尿管癌与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在超声诊断中有较多相似之处,鉴别起来有一定困难,脐尿管癌易侵犯或者与膀胱壁关系密切[1]。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增加对这两种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眼科见习教学方案改革与实践

    招收八年制医学生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见习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外活动科研化是提高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志宏;曹燕娜;陈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阻断胸导管淋巴回流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和AHNP+胸导管结扎组三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胰腺、肺脏、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小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AHNP组血清TNF-α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胰腺、肺脏、小肠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AH-NP+胸导管结扎组TNF-α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较AHNP组明显降低,肺组织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AHNP组,而在小肠和胰腺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较AHNP组升高。结论:腹腔淋巴液是AHNP引起ALI 的可能原因,阻断胸导管淋巴回流可以减轻AHN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张彬;贺德栋;赫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微创性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宝音达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60例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某些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11/2013-05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共4 mL,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 mL,平均置于两支含有肝素的抗凝管中,其中的一份不予溶血,另一份采用反复震荡的方式进行人工溶血,然后溶血前后的血清标本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 )、血尿酸(UA )、钾离子(K+)、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生化检验指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血清中的ALT、AST、TBIL、TP、LDH、CK、K+的值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的测定值(P<0.05);而UA 、GLU测定值低于正常的血清值(P<0.05);DBIL、ALB、BUN、Cr、CHO、TG的测定值与正常血清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作者:乔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河南省人口计生系统临床实验室临床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分析

    目的:对2010/2012河南省人口计生系统临床实验室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以督促各实验室提高临床常规生化检测质量,提高计生检验服务能力.方法:每年发放临床生化质控物6份,分两次测定,按分组对其汇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年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常规生化回报率由95.5%增长到99.5%,合格率由28%增长到86%,PT成绩由64%增长到88%,各地区PT平均成绩及合格率均增长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计生检验科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总体水平在逐年提高,有必要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开展质评活动以提高计生检验水平.

    作者:杨永俊;陈予梅;刘慧;包杰;曹丽幸;牛成玲;李铭;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中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3-04收治的4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采取CTA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患者9例,颈总动脉狭窄患者5例,颈内动脉瘤患者4例,椎动脉狭窄6例,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4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6例,起源异常患者6例。结论:采取64排CT对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确切性高,可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筛选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胆管结石56例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使用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9/2012-12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此56例患者中28例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标为甲组,另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治疗的方法,标为乙组,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甲乙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结果:相比于胆总管切开组患者,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好,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均低于前者,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于胆总管切开术,采用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其临床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韩世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