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祥;金荣军;田忻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肛门功能(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及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TST治疗痔病后在肛门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PH治疗方法,而且TST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并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对、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宫腔粘连的98例不孕症患者先后进行腔内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对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的结果进行分类、评价.结果:①98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确诊82例为宫腔粘连,其中6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79.27%.②本组37例宫腔镜确诊为轻度宫腔粘连,其中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70.27%;33例宫腔镜确诊为中度宫腔粘连,其中2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84.85%;12例宫腔镜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其中1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91.67%.结论:宫腔镜与腔内超声检查结果的比对分析,腔内彩超可作为提示性诊断宫腔粘连的首选辅助检查,值得推广.
作者:秦虹;王蕾;徐娜;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收集所在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74个病例(85个病灶)的超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初步定性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共94.1%(80/85),误诊率共5.9%(5/85).结论:超声检查的特征为便捷、可重复、无创伤,在早期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中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3-04收治的4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采取CTA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患者9例,颈总动脉狭窄患者5例,颈内动脉瘤患者4例,椎动脉狭窄6例,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4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6例,起源异常患者6例。结论:采取64排CT对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确切性高,可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筛选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60.0%);行椎管造影25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0例(80.0%);行CT平扫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8例(93.3%);行CTM检查22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2例(100%).结论:X线平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依据,CT平扫可较为准确判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征状,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管腔内的情况.
作者:李毓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的54例 AMI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梗死范围大小、并发症情况和心肌酶谱峰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都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除心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所有症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评估AMI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用药等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论述CT诊断运用于腹部淋巴瘤的现状及前景。通过论述分析CT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CT在腹部淋巴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估中起到的作用等,分析其应用前景,解决辐射问题,拓宽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方面的发展空间。
作者:彭基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为临床上腹股沟疝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方法:选取2011-08/2013-08期间我科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补腹股沟;疝,分别记录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随访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并获得1~2年随访.术后未使用抗生素,无伤口感染,均为I/甲愈合,术后7~9d拆线.手术时间45~70(平均50)min.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平均1.7±0.23)年.后一次随访后,本次实验的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区无疼痛,无睾丸坏死、萎缩等并发症,无1例复发.结论:利用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修补腹股沟疝,是对腹股沟疝修补一种新的尝试,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钱滨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4/2013-10收治的75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1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坦洛新加托特罗定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尿急症状评分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QOL、Qmax及Qave均显著改善(P<0.01),残余尿量均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尿急症状无明显改善;观察组QOL及尿急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坦洛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托特罗定能有效缓解下尿路梗阻,特别是能有效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张鹏;刘孝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3-10期间收治的7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情况:术中出血者33例,术后24 h 内出血者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占97.2%,其中宫缩乏力占67.1%.术后66例接受输血治疗500~1900 mL.平均住院6.5 d,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其中1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准确判断出现原因及出血量,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可以大程度的挽救孕产妇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网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辑部创建的专业性学科网站,是《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重要的征稿途径及网络宣传平台。网站的创建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医护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转化医学交流互动的全新方式,打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与研究成果共享中心,让国内的研究者、开发者、临床应用者零距离地共同讨论,共同分享,行业上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和消失,这是一个真正没有围墙的加速医学转化的“孵化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饱胃孕妇在行急诊剖宫产麻醉时预防返流误吸的体会.方法:选取2011-01/2013-12我院收治的200例饱胃临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下急诊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术前30 min适量静脉注射0.2 mg/kg甲氧氯普胺,而对照组在术前不与注射.记录手术过程中患者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例数,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并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0例发生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对照组95例发生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对饱胃孕妇在行急诊剖宫产麻醉中返流误吸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剑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微创性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宝音达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收治了5例因严重肘关节创伤造成肘关节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来治疗,术后2d行主动及被动关节功能锻炼,3周可持物功能锻炼,3个月恢复正常活动,但避免提过重物.结果:术后对5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无神经刺激、麻痹症状,肘关节不同程度的恢复了正常活动.在研究中,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从35(25~61)恢复到90(61~100),肘关节活动范围从65°(10°~95°)到术后的100°(90°~125°).X线随访未见肘关节假体轴心移位及关节脱离,亦无假体柄断裂.结论: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大大的提高了患肢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0引言脐尿管癌与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在超声诊断中有较多相似之处,鉴别起来有一定困难,脐尿管癌易侵犯或者与膀胱壁关系密切[1]。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增加对这两种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AT)在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的18例经过手术以及临床证实的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急诊CT平扫、CAT及三维重建资料,18例患者全部行全腹平扫及CTA检查,并对平扫以及 CTA 进行独立的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术前CTA均诊断明确为肠系膜栓塞,诊断的敏感度高达100%.平扫CT显示直接征象的能力低于CTA.而CT平扫SMVE直接征象敏感度强于SAME.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血管成像方法,有着其他影像学血管成像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中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王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0-01/2013-12住院的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9例,死亡10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征。结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及并发症,降低重症肝病及晚期肝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检部健康管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12-07/2012-09在本体检部体检的200例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半年后重新检查和回访调查,比较体质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体检中有132人被判定为亚健康状态,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干预,亚健康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数下降至94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管理干预可改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沈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