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策略研究进展

刘强;周园红;杨占秋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策略, 抗病毒治疗
摘要:病毒性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之一,然而目前能够有效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却十分有限。因此,寻找拥有新的作用靶点和抗病毒策略的抗病毒药物是极为必要的。本文重点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或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分析其抗病毒机制和所采用的抗病毒策略,介绍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头颅CT检查,并且用头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与颈内动脉狭窄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7例(61.67%)、大脑前动脉狭窄19例(31.67%)、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28.33%)、颈内动脉狭窄40例(66.67%)、大脑基底动脉狭窄23例(38.33%),颈内动脉狭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他类型的脑动脉狭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与之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金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曾斌芳教授活血化瘀思想及临证举隅

    曾斌芳教授是国家第五批知名老中医、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绚邦、刘继祖教授,并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已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二十余年,其间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勤于临证,尤善于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多年,亲聆教诲,兹将导师活血化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略作概述。

    作者:李靖;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体检部健康管理干预的作用

    目的:探讨体检部健康管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12-07/2012-09在本体检部体检的200例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半年后重新检查和回访调查,比较体质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体检中有132人被判定为亚健康状态,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干预,亚健康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数下降至94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管理干预可改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沈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60.0%);行椎管造影25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0例(80.0%);行CT平扫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8例(93.3%);行CTM检查22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2例(100%).结论:X线平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依据,CT平扫可较为准确判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征状,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管腔内的情况.

    作者:李毓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采用脊柱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内固定取出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换药的次数、内固定的取出率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比普通的置管冲洗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为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10/2013-10在我院儿科就诊的2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0份标本中分离出393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4株,占46.82%.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对链霉素耐药率高,对衣替米星和地贝卡星耐药率低.

    作者:徐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7/2013-06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晚期患者31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加9 g/L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1次/d,第1~3天;每3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31例中完全缓解(CR)

    作者:姜莺;刘景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连康佐治新生儿黄疸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60例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连康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黄疸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20例,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的患儿在进行光照治疗的同时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和思连康,而对照组仅进行光照治疗。在进行两周左右的治疗后,治疗前后用经皮测胆红素仪大致测定总胆红素的含量,初步评估黄疸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经皮测胆红素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连康对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辅佐治疗效果。

    作者:闫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微偏腺癌8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宫颈呈桶状增粗、肥大,宫颈表面溃疡36例,宫颈糜烂27例,宫颈表面光滑26例。宫颈呈大量分枝状,腺体形态大小不一,腺体向周围呈膨胀性生长。部分细胞脱落,细胞核小,细胞有轻度异型性,脉管内可见癌栓侵犯。宫颈微偏腺癌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截然相反。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多次复诊,需高度警惕宫颈肥大和大量流液症状,及时做宫颈深部活检,防止误诊漏诊。

    作者:张新阁;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科2013-02/2014-02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率为4.71%,少于对照组的15.29%(P<0.05).结论: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峰;梁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中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3-04收治的4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采取CTA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患者9例,颈总动脉狭窄患者5例,颈内动脉瘤患者4例,椎动脉狭窄6例,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4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6例,起源异常患者6例。结论:采取64排CT对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确切性高,可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筛选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0-01/2013-12住院的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9例,死亡10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征。结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及并发症,降低重症肝病及晚期肝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0例,择期剖宫产160例。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式,B超检查对于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瘢痕子宫妊娠具备择期剖宫产的指标,宜38周后及早终止妊娠,避免急诊剖宫产。

    作者:刘会玲;姚丽蓉;钟菁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1-01/2012-01我院收治的患者278例,对血清样本PCT和hs-CRP的水平值进行检测,结合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血清PCT和hs-CRP变化,在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血清样本的PCT和hs-CRP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CT比hs-CRP具有更高差异性.结论:当患者被细菌感染时,血清中PCT与hs-CRP的值均增高明显,而PCT的特异性比hs-CRP更高,所以对于感染性疾病,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迅速,出血量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广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实验组患儿的疾病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相比单用西医进行治疗更为优越,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AT)在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的18例经过手术以及临床证实的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急诊CT平扫、CAT及三维重建资料,18例患者全部行全腹平扫及CTA检查,并对平扫以及 CTA 进行独立的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术前CTA均诊断明确为肠系膜栓塞,诊断的敏感度高达100%.平扫CT显示直接征象的能力低于CTA.而CT平扫SMVE直接征象敏感度强于SAME.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血管成像方法,有着其他影像学血管成像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中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王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收集所在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74个病例(85个病灶)的超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初步定性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共94.1%(80/85),误诊率共5.9%(5/85).结论:超声检查的特征为便捷、可重复、无创伤,在早期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脐尿管癌与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优势

    0引言脐尿管癌与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在超声诊断中有较多相似之处,鉴别起来有一定困难,脐尿管癌易侵犯或者与膀胱壁关系密切[1]。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增加对这两种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的疗效。方法:64例重度痔疮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治疗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后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入院所用时间、完全恢复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确切,产生的并发症少,患者愈合快,操作可靠安全,患者可以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