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明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1-01/2012-01我院收治的患者278例,对血清样本PCT和hs-CRP的水平值进行检测,结合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血清PCT和hs-CRP变化,在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血清样本的PCT和hs-CRP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CT比hs-CRP具有更高差异性.结论:当患者被细菌感染时,血清中PCT与hs-CRP的值均增高明显,而PCT的特异性比hs-CRP更高,所以对于感染性疾病,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育龄女性输卵管结扎后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01/2012-12收治的输卵管结扎后PCS患者50例,应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效果.结果:50例PCS患者中,痊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结论:采用中医药灌肠在治疗输卵管结扎后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60.0%);行椎管造影25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0例(80.0%);行CT平扫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8例(93.3%);行CTM检查22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2例(100%).结论:X线平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依据,CT平扫可较为准确判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征状,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管腔内的情况.
作者:李毓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中,由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审核图文后,将特殊病例、典型病例和追踪证实病例,用文字注解的功能,把相关的图像做标释后,按影像征象项目分类储存进教学数据库里,管理时使用模块化分类管理方式.结果: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设计用户界面实用、方便、美观,且功能强大,影像教学模块资料和文本文件库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稳定性好,操作互动性好.结论:自PACS系统建立和运用后,由于具有了高效率高质量影像学图像处理功能,从而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弊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方便,彻底改革了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师授课更加形象、生动、丰富、方便.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信息,实现了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PACS的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学相关教学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也将成为临床专业、影像专业的影像实践和教学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的完善,强化训练计算机知识,优化医学教学模式,发展远程网络医学影像教学,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者:赵欣;郭炜;马瑞;颜林枫;贺延莉;崔光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头颅CT检查,并且用头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与颈内动脉狭窄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7例(61.67%)、大脑前动脉狭窄19例(31.67%)、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28.33%)、颈内动脉狭窄40例(66.67%)、大脑基底动脉狭窄23例(38.33%),颈内动脉狭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他类型的脑动脉狭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与之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金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右旋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地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具备镇痛、抑制交感活性、降低眼压、减少氧耗、抑制肌颤、无呼吸抑制、抑制应激反应、抗焦虑、抗寒战、稳定心血管功能和保护神经等作用。右旋美托咪啶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异丙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等麻醉剂的需求,对心脏、大脑、肝脏、肾脏和肺等器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少。基于右旋美托咪啶的显著临床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胸外科、心外科、神经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患者和减肥手术等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唐冰;范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手术介入等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23例(65.7%),有效缓解11例,感染死亡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上能确认的妊娠中约15%发生自然流产,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RSA),其中约50%找不到明确病因的RSA 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 )[1]。目前有关U RSA患者体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报道逐渐增多,Th17细胞在U RSA 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
作者:殷文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实验组患儿的疾病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相比单用西医进行治疗更为优越,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足月未临产孕妇,随机分为卡孕栓加催产素组(即观察组100例)及催产素组(即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腹膜切开后给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同时给予静脉点滴催产素20 u.对照组胎儿胎盘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 u.以上两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 h及24 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及术后2 h及24 h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较好预防术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常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的54例 AMI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梗死范围大小、并发症情况和心肌酶谱峰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都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除心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所有症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评估AMI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用药等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Chrom ID ESBL产色培养基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菌株的可靠性.方法:共使用2组肠杆菌科菌株对平板进行评估,第1组细菌是我院2010-04/2013-03各病区和门诊临床分离送检的样本,共982株,第2组细菌是本地区历往年分离培养,且确定产酶特性的肠杆菌科细菌20株.结果:Chrom ID ESBL显色平板可快速有效的筛查肠杆菌科细菌是否产ESBLs.结论:Chrom ID ESBL产色培养基是一种快速可靠的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菌株进行筛选的产色培养基.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03/2013-03106例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西药治疗的106例白内障手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100人,占94.34%;对照组总有效人数83例,占78.3%,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唐都医院承办的以光盘(CD-ROM)附纸质导读形式公开发行的医学电子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图文声像并茂,报道信息容量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护工作者、医教科研人员及医药卫生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军队和地方医学事业发展。设置的栏目有专家视野(述评)、基础与转化医学、预防与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综述、转化医学动态与咨讯、转化医学多媒体课件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免疫诊断是现代发展极其迅速的一门应用科学,涉及检验学中的肿瘤免疫学、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传染病等众多领域。与生物各子学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以及免疫学基础研究成果的不断突破与革新,临床免疫诊断也有了质的飞跃,其应用在不断深入与拓广,现在几乎应用于各科临床疾患的诊断,包括免疫器官本身的疾病抑或是与免疫直接相关性疾病。本文就临床免疫诊断的研究与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做出简要综述。
作者:姚方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2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法,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据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其中术后优10例,良12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4.6%.结论: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简单易行、复位效果好、固定性好、调整方法简单、容易拆除、见效快,患者能够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因此治疗方法可靠、有效、理想.
作者:吴兴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短效胰岛素合用、预混胰岛素两类胰岛素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上对妊娠糖尿病的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施以积极地干预措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严格规划营养饮食、运动治疗、病情监测和高血糖的药物治疗,以控制高血糖.第一组以中短效胰岛素合用进行药物治疗,每日皮下注射四次;第二组以预混胰岛素进行药物治疗,每日两次.产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相比,孕期和产期并发症、婴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治疗对妊娠糖尿病的妊娠结局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结论: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较中短效胰岛素合用更佳,能更好地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王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窦手术并行同期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探讨.方法:抽取2012-12/2014-02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共80例,经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诊断明确,患者均行鼻窦手术加鼻中隔矫正术,并随访2年,观察手术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年内随访,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7.5%,其中治愈68例(85.00%),有效10例(12.50%),另有2例无效(2.50%);患者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出现5例鼻腔粘连病例,无鼻中隔脓肿、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同时行鼻窦手术加鼻中隔矫正术效果理想,无明显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并减轻了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检测颈动脉斑块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65例ACS患者和25例稳定型心绞痛(AP)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和外周静脉血中NT-ProBNP的水平.结果:①ACS患者和AP患者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和NT-ProBNP的水平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②ACS 患者的斑块积分和NT-ProBNP的水平呈相关关系(r =0.319,P <0.05).结论:联合检测颈动脉斑块和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方石虎;毛蓓;李起栋;廖凯;周继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