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管结石56例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韩世权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胆总管切开,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使用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9/2012-12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此56例患者中28例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标为甲组,另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治疗的方法,标为乙组,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甲乙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结果:相比于胆总管切开组患者,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好,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均低于前者,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于胆总管切开术,采用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其临床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阻断胸导管淋巴回流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和AHNP+胸导管结扎组三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胰腺、肺脏、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小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AHNP组血清TNF-α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胰腺、肺脏、小肠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AH-NP+胸导管结扎组TNF-α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较AHNP组明显降低,肺组织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AHNP组,而在小肠和胰腺MPO活性和病理损伤评分较AHNP组升高。结论:腹腔淋巴液是AHNP引起ALI 的可能原因,阻断胸导管淋巴回流可以减轻AHN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张彬;贺德栋;赫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4例重度痔疮的疗效。方法:64例重度痔疮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治疗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后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入院所用时间、完全恢复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确切,产生的并发症少,患者愈合快,操作可靠安全,患者可以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83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07/2013-07收治的83例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并设置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收治了5例因严重肘关节创伤造成肘关节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来治疗,术后2d行主动及被动关节功能锻炼,3周可持物功能锻炼,3个月恢复正常活动,但避免提过重物.结果:术后对5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无神经刺激、麻痹症状,肘关节不同程度的恢复了正常活动.在研究中,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从35(25~61)恢复到90(61~100),肘关节活动范围从65°(10°~95°)到术后的100°(90°~125°).X线随访未见肘关节假体轴心移位及关节脱离,亦无假体柄断裂.结论:人工肘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肘关节创伤,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大大的提高了患肢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73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3-10期间收治的7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情况:术中出血者33例,术后24 h 内出血者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占97.2%,其中宫缩乏力占67.1%.术后66例接受输血治疗500~1900 mL.平均住院6.5 d,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其中1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准确判断出现原因及出血量,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可以大程度的挽救孕产妇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的54例 AMI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梗死范围大小、并发症情况和心肌酶谱峰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都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除心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所有症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评估AMI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用药等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探讨

    目的: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窦手术并行同期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探讨.方法:抽取2012-12/2014-02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共80例,经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诊断明确,患者均行鼻窦手术加鼻中隔矫正术,并随访2年,观察手术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年内随访,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7.5%,其中治愈68例(85.00%),有效10例(12.50%),另有2例无效(2.50%);患者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出现5例鼻腔粘连病例,无鼻中隔脓肿、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同时行鼻窦手术加鼻中隔矫正术效果理想,无明显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并减轻了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头颅CT检查,并且用头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与颈内动脉狭窄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7例(61.67%)、大脑前动脉狭窄19例(31.67%)、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28.33%)、颈内动脉狭窄40例(66.67%)、大脑基底动脉狭窄23例(38.33%),颈内动脉狭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他类型的脑动脉狭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与之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金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6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4例患有肺炎继发腹泻的婴幼儿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64例婴儿的病程在1 d~1周之间。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观察婴幼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肺炎继发腹泻有3例,观察组有18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肺炎继发腹泻治疗效果显著,有预防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捆绑术的应用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子宫捆绑术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46例,其中16例施行子宫捆绑术,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该方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保留了患者子宫。结论:将子宫进行捆绑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尤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术后采用抗生素辅助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鼻腔通气良好,症状消失,上颌窦口通畅。术后随诊回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病理学诊断感染真菌为:白色念珠菌5例,毛霉菌12例,曲霉菌13例。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创伤小,治愈效果良好,缩短诊疗时间,是诊断和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小群;孙张生;汪静;周克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遗传学新课导入的探讨

    新课导入是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导入,是指教师传授新知识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新课导入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紧扣主题,精心设计,合理编排,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米亚静;张妮;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入猪尾巴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在结核性分隔样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入猪尾巴管并注入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分隔样脓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9例结核性分隔样脓胸患者,超声下选取合适穿刺点定位,置入猪尾巴引流管引流脓液然后再注入尿激酶。结果:89例患者穿刺均成功,结核性分隔样脓胸患者从引流管内一次或者多次注入尿激酶并持续引流冲洗,分隔样脓腔范围明显缩小,增厚的胸膜也有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1例,在穿刺点形成胸壁结核。结论:超声引导胸腔穿刺置入猪尾巴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分隔样脓胸,可在穿刺过程中全程观察,避免盲穿而引起气胸,并发症少,采用多孔的猪尾巴引流管,使脓液引流更彻底,能够使大多数结核性分隔样脓胸患者避免外科手术。

    作者:史成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免疫诊断研究进展

    临床免疫诊断是现代发展极其迅速的一门应用科学,涉及检验学中的肿瘤免疫学、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传染病等众多领域。与生物各子学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以及免疫学基础研究成果的不断突破与革新,临床免疫诊断也有了质的飞跃,其应用在不断深入与拓广,现在几乎应用于各科临床疾患的诊断,包括免疫器官本身的疾病抑或是与免疫直接相关性疾病。本文就临床免疫诊断的研究与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做出简要综述。

    作者:姚方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反复输卵管造影、通液与输卵管积液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反复输卵管造影、通液与输卵管积液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服务站2011-01/2012-12门诊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和输卵管积水诊断标准的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82例,设为积液组.选择同时期我服务站妇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不孕症(第一次确诊)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输卵管通液或输卵管造影及进行输卵管通液和造影次数.结果:积液组中既往曾做输卵管通液和造影的76人,约占该组的92.7%;对照组中既往曾做输卵管通液和造影的45人.约占该组的4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积液组既往通液次数1~6次,平均3.0±2.8次,双侧输卵管积液的32人,单侧输卵管积液的50人.对照组既往通液次数0~4次,平均1.0±0.7次,双侧输卵管积液的12人,单侧输卵管积液的23人.在既往通液次数方面,两组有差异.结论:反复输卵管造影、通液术可能与输卵管积液的发生相关,提示应对输卵管造影、通液适应症严格把关;在输卵管造影、通液操作中及操作后注意避免输卵管积液的发生.

    作者:徐天祥;金荣军;田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平痫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平痫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0例癫痫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的基础上加服“平痫汤”.两组疗程均为90 d,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根据其分值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痫方可有效控制全面发作型癫痫伴发抑郁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作者:成卓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硝唑治疗口腔感染及不良反应分析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迅速,出血量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广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60.0%);行椎管造影25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0例(80.0%);行CT平扫30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8例(93.3%);行CTM检查22例,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2例(100%).结论:X线平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依据,CT平扫可较为准确判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征状,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管腔内的情况.

    作者:李毓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宫腔镜比对分析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对、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宫腔粘连的98例不孕症患者先后进行腔内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对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的结果进行分类、评价.结果:①98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确诊82例为宫腔粘连,其中6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79.27%.②本组37例宫腔镜确诊为轻度宫腔粘连,其中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70.27%;33例宫腔镜确诊为中度宫腔粘连,其中2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84.85%;12例宫腔镜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其中1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性诊断为宫腔粘连,灵敏度为91.67%.结论:宫腔镜与腔内超声检查结果的比对分析,腔内彩超可作为提示性诊断宫腔粘连的首选辅助检查,值得推广.

    作者:秦虹;王蕾;徐娜;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