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检测颈动脉斑块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65例ACS患者和25例稳定型心绞痛(AP)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和外周静脉血中NT-ProBNP的水平.结果:①ACS患者和AP患者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和NT-ProBNP的水平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②ACS 患者的斑块积分和NT-ProBNP的水平呈相关关系(r =0.319,P <0.05).结论:联合检测颈动脉斑块和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方石虎;毛蓓;李起栋;廖凯;周继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1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坦洛新加托特罗定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尿急症状评分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QOL、Qmax及Qave均显著改善(P<0.01),残余尿量均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尿急症状无明显改善;观察组QOL及尿急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坦洛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托特罗定能有效缓解下尿路梗阻,特别是能有效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张鹏;刘孝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网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辑部创建的专业性学科网站,是《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重要的征稿途径及网络宣传平台。网站的创建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医护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转化医学交流互动的全新方式,打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与研究成果共享中心,让国内的研究者、开发者、临床应用者零距离地共同讨论,共同分享,行业上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和消失,这是一个真正没有围墙的加速医学转化的“孵化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采用脊柱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内固定取出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换药的次数、内固定的取出率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比普通的置管冲洗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招收八年制医学生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见习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外活动科研化是提高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志宏;曹燕娜;陈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进行胸部影像检查的女性患者行乳腺CT值测量,并观察乳腺形态;总结内蒙地区正常女性乳腺密度与年龄段的关系。了解内蒙地区女性正常乳腺CT测量值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梳理我院近半年肺部CT检查的女性患者未发现有乳腺疾病1126例(年龄10~69岁)进行乳腺CT值测量,并对其形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肺窗或纵膈窗测量乳腺腺体密度值无明显差异,腺体型乳腺测量值为峰值,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测量值逐步下降。结论:CT检查对区分正常及异常乳腺有重要意义,内蒙地区正常女性乳腺密度测量值与国内正常女性乳腺筛查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谢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收集所在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74个病例(85个病灶)的超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初步定性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共94.1%(80/85),误诊率共5.9%(5/85).结论:超声检查的特征为便捷、可重复、无创伤,在早期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曾斌芳教授是国家第五批知名老中医、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绚邦、刘继祖教授,并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已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二十余年,其间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勤于临证,尤善于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多年,亲聆教诲,兹将导师活血化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略作概述。
作者:李靖;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3-11接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9例,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瑞替普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尿激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临床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讨论.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6%,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反应、出血率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溶栓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结论: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均可使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极大改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银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01/2012-12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112例及B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0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对术后第1、3、5年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相比,A组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评定髋部骨折的标准,本组患者术后随访显示,术后第1年两组术后临床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术后的第3、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B组明显比A组优,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这两种术式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上具有各自的优势,术后近期临床效果一致,对于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看,全髋关节的置换术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上应该依据个体的差异来选择合理术式.
作者: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使用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9/2012-12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此56例患者中28例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标为甲组,另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治疗的方法,标为乙组,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甲乙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结果:相比于胆总管切开组患者,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好,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均低于前者,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于胆总管切开术,采用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其临床效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韩世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分析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还可用于药物杂质的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这一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作者:许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肛门功能(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及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TST治疗痔病后在肛门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PH治疗方法,而且TST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并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4/2013-10收治的75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临床特点。方法:我院2012-02/2013-02月门诊共接诊20例HSV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20例HSV感染患儿中,17例患儿出现全身感染,仅3例无临床表现,5例出现局限性皮肤、眼、口腔黏膜损害。结论:HSV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泛发性疱疹,并能引起全身性播散病变,后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严重,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英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器定时、间断气管切开口处雾化吸入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秀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深化急诊医学教学改革的方法,提高临床急诊教学成效。方法:结合近年急诊医学的发展状况及在教学中的经验,从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两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意识,并提高了在急诊工作中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结论:所使用的急诊医学教学改革的方法提高了临床急诊教学成效,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勉;李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胰腺良性病变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保留的器官胰腺切除术,观察和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胰瘘,有1例患者出现胰腺假性脓肿,经过相应处理后均全部痊愈。随访显示,患者均无慢性消化不良、肿瘤复发、糖尿病或者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结论:采用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对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任付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0例,择期剖宫产160例。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式,B超检查对于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瘢痕子宫妊娠具备择期剖宫产的指标,宜38周后及早终止妊娠,避免急诊剖宫产。
作者:刘会玲;姚丽蓉;钟菁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中,由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审核图文后,将特殊病例、典型病例和追踪证实病例,用文字注解的功能,把相关的图像做标释后,按影像征象项目分类储存进教学数据库里,管理时使用模块化分类管理方式.结果: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设计用户界面实用、方便、美观,且功能强大,影像教学模块资料和文本文件库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稳定性好,操作互动性好.结论:自PACS系统建立和运用后,由于具有了高效率高质量影像学图像处理功能,从而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弊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方便,彻底改革了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师授课更加形象、生动、丰富、方便.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信息,实现了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PACS的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学相关教学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也将成为临床专业、影像专业的影像实践和教学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的完善,强化训练计算机知识,优化医学教学模式,发展远程网络医学影像教学,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者:赵欣;郭炜;马瑞;颜林枫;贺延莉;崔光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