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苏国友;包长顺;包文奎;宋伟奇;许永慧;吴非;宏杰;王新;包文朝;李国良

关键词:麻醉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式, 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式剖宫产产妇64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3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32例,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式中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差者CSE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SE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使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 组(P <0.01),并且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改善手术医生操作条件,提高产妇满意率,是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药房对促进抗菌药合理用药的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采取的管理措施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06/2013-06在我院药房应用抗菌药的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药房实施用药管理与否的先后时间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2011-06/2012-06)药房没有实施用药管理,35例实验组患者(2012-06)由药房实施用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用药合理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用药合理程度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房用药管理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程度提高,对于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06/2013-05收治的行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105例纳入本研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行再次剖宫产的105例前置胎盘产妇(非瘢痕)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性.结果:与实验组对比,我们发现对照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围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会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终止妊娠,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梁月容;李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30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主要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进行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子宫全切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对策,旨在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工作质量。方法:从不同方面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控制与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科室提高优质的服务。结论:针对器械包装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采用相应有效地防范对策,可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莫惠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41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东营市鸿港医院儿科2008-01/2010-11收治的41例≤1岁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畸形是室间隔缺损12例(29.3%),房间隔缺损8例(19.5%),法洛四联症5例(12.2%),复合畸形12例(29.3%).其中 VSD、ASD、PDA 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TOF、TGA主要表现为皮肤青紫、喂养困难.34例(82.9%)可闻及III级以上心脏杂音.住院患儿经内科对症治疗38例均好转出院,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先心病并指导正规治疗,有助于改善先心病患儿的预后.

    作者:闫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ST-T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临床中利用心电图ST-T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03/2012-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对患者心电图ST-T进行分析,总结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合相关判断依据确定心律失常的ST-T发生变化情况.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心绞痛以及心梗病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ST-T会发生变化.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6位患者发生变化,每段ST-T的边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中ST段压低或者伴T波发生改变,提示患者具有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能性很大,ST-T发生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武;许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上皮间质转化在非小细胞肺癌E GFR-TKI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占肺癌的80%~85%。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带来了新的突破,在优势人群中远较传统化疗疗效显著。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的发生成为困扰临床工作者大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EGFR-TKI的耐药机制和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

    作者:刘理礼;张贺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72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1-03在我院72例行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70例肠梗阻病情有所好转,其中切口部位出现感染的有4例;切口出现裂开的患者有1例;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有3例,后通过双腔负压冲洗引流和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营养供给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之后痊愈;患者手术之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有1例,相应抗感染药物被给予后感染逐渐好转;另外因合并性腹腔感染,从而多个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导致死亡的患者有2例。结论:诊断出患有结直肠癌伴随肠梗阻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自身的总体病情及肿瘤和肠管的局部状况择取比较适当的手术方案,在把握好并发症的条件下尽可能进行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义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陕西省某高职院校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视力情况,分析影响学生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某高职院校三个专业(师范专业、经济管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字型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和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近视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检测、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视力低下率为86.02%(轻度近视占31.13%;中度近视占46.7%;重度近视占8.18%).女生视力低下率(90.00%)明显高于男生(81.07%).师范专业学生的平均双眼裸眼视力明显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P<0.01),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平均双眼裸眼视力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P<0.05).父母视力情况不同的学生近视程度有差异(P<0.05),不同视力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调查者每周保持锻炼至少2次,每次锻炼时间在大于1h者与基本不参加锻炼者对视力的影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中经常吃动物肝脏、红色蔬菜例如红萝卜、西红柿等的同学近视率明显低于其他同学,而在经常喝碳酸饮品这一项中近视同学的比例明显高于视力正常同学.结论:被调查者近视率高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时大学生近视率.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必要的锻炼、不均衡饮食习惯等是影响视力低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赵鑫;张文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葡萄糖醛酸化酶的抑制毒副作用研究

    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催化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化合物可以直接与葡糖醛酸结合,也可以经氧化代谢后再与葡糖醛酸结合,是多种化合物的清除与解毒的机制,包括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胆汁酸、胆红素、甾体类激素等,以及多种外源性物质,如中药、化药、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成分等。在新药开发中,探索基于UGT代谢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国内外研究由CYP450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但是随着药物代谢酶研究的进展,UGT 基因的克隆和基因产物的成功表达,人们对UGT 的认识逐渐深入,UGT 在药物的开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近年来药物对UGT 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喻振文;蔡珊珊;房中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ICU 62例住院并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确定与VAP发病及死亡的关系。结果: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肠饲营养、制酸剂等。结论: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切监控,加强护理,规范操作,尽量缩短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作者:魏锋;董海涛;鲁丽薇;薛华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湿性多肌痛并干燥综合征1例

    0引言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风湿性多肌痛合并干燥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本文报道以发热、肌痛、低血钾、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风湿性多肌痛并干燥综合征1例,促进对该病认识。

    作者: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现有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对患者血清HBVcccDNA、HBV-DNA载量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AST、ALT与TBI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HBV-DNA呈正相关,HBeAg阳性组HBVccc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是否为阳性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低无明显关系(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较重时HBVccc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炎症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定量对于评价肝细胞损伤程度和HBV复制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利静;邵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电图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查头部CT正常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行头部CT示梗死面大直径>5.0 cm或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的49例患者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CT示脑梗死面积大直径<5.0 mm的56例患者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同时把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在<24 h、24~48 h分别进行CT检查的阳性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作者:周涛;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对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对同期来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同样状况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X光片显示,患者骨折处沿螺钉移动、嵌压,固定牢固,其优良率为85.0%,而对照组为47.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唐开武;唐开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翼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

    0引言2013-11我科收治左鼻翼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1例。此类患者临床中很少见,特别是耳鼻喉科更是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李双双;周勇森;张显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12/2013-12收治的120例胰腺损伤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采用的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为确切,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实验组2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贵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腔黏膜病1868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病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病的诊疗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本院口腔黏膜科2007-10-12/2011-12-30期间就诊的1868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研究对象1868例,其中女1195例,占63.9%;男673例,占36.1%,男女比例1∶1.8.年龄分布为1个月~88岁,中年患者875例,占46.8%.汉族1628例,占87.2%;其他少数民族240例,占12.8%.患者就诊时间:夏季(605例,占32.4%),春季(526例,占28.2%),冬季(377例,占20.2%),秋季(360例,占19.2%).共统计出33种口腔黏膜病,前两位分别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44例,占29.1%)和口腔扁平苔藓(466例,占24.9%).结论:口腔黏膜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见于中年,汉族患者所占构成比大.夏季是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诊高峰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扁平苔藓是两大常见口腔黏膜病.因此,应该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及健康教育.

    作者:陈悦;薛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贺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血容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伴血容量不足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贺斯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血容量不足者30例,在常规治疗疗效不足的情况下,加用贺斯治疗,观察治疗7d后尿量、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尿量与有贺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斯在伴血容量不足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伟;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