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

莫惠梅

关键词:器械包装, 质量缺陷, 对策, 供应室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对策,旨在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工作质量。方法:从不同方面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控制与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科室提高优质的服务。结论:针对器械包装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采用相应有效地防范对策,可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对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对同期来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同样状况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X光片显示,患者骨折处沿螺钉移动、嵌压,固定牢固,其优良率为85.0%,而对照组为47.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唐开武;唐开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学校结核病疫情密切接触者筛查与研究

    目的:探讨学校结核病疫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与研究.方法:用透视X 线机及细菌学检查对全体学生进行结核病检查和体检,同时进行结核病接触史调查.结果:筛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89例,患病率为42.20‰.17例继发性肺结核,2例结核性胸膜炎.结论: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能早期发现潜伏结核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时做好密切接触者随访观察及健康教育,有利于结核病的控制.

    作者:唐群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3名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血脂(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B)的测定和分析,探究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并以103名健康人(无糖尿病、无影响血脂及载脂蛋白浓度的其他疾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大多数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和载脂蛋白B的增高,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比值的降低,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增高或是降低得越明显。结论:患糖尿病时,机体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利用,而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故糖尿病患者血脂降低。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区四里村社区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以及流动儿童的父母对预防接种的知晓率,探索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与方法.方法:以2007-01-01/2013-05-01出生的0~6岁儿童为对象,采用统一问卷方式,询问家长.内容包括核实流动儿童基本信息及建免疫接种卡证情况,儿童家长的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儿童未建证原因.结果:共调查流动儿童850名,本地儿童900名,流动儿童单苗接种率为90%~90.8%,五种疫苗接种率为89%~90%,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6.3%).常住儿童家长:学历高,有稳定的工作,经济收入高,主动查电脑来获取预防接种知识占60%;流动儿童的家长:学历低,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低,预防接种知识主要来源于社区医生护士占80%.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包括母亲教育水平、家庭居住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接种点与儿童居住地的距离.结论: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预防保健意识及免疫规划的知晓率,并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护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和注射给药治疗82例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氨溴索雾化吸入和注射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07/2013-07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实施氨溴索注射给药治疗,实验组患儿实施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相比注射给药治疗更具优越性,能够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杨建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0引言会阴侧切术是每个助产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假如会阴处缝合处理不恰当的话,有可能导致会阴侧切口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增加产妇的身心痛苦,并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本人发现各地的缝合方法和使用材料均不相同,有的基层医院还在用丝线缝合皮层,不但延长了住院时间,产妇还要忍受一次拆线之苦。故总结了多年的会阴侧切缝合术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连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胶质瘤由于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切除效果不理想,放化疗效果也不佳。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策略凭借其治疗的靶向性而优势渐显,已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涂艳阳;邓文;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半夏的炮制与功效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的功效。方法:对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药理功效进行分析。结果:半夏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得炮制品的毒性降低,药性缓和,副作用消除,且其功效各不相同。结论:半夏炮制品既可以实现半夏的治疗功效又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熊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口服大剂量氨茶碱中毒诱发心衰1例

    0引言自1937年开始,氨茶碱作为平喘药用于临床以来,已逐渐成为全球应用广泛的抗哮喘药物[1],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喘息症状。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合物,茶碱约占77%~83%,是氨茶碱药理作用的主要部分,乙二胺则可以增加其水溶性[2]。但是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接近中毒浓度,而且个体差异较大,其半衰期易受年龄、合并症以及其他药物的影响,如果对氨茶碱使用不当,则较易引起氨茶碱中毒,严重者甚至死亡。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已对氨茶碱中毒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用药引起的氨茶碱中毒现象已有所缓解,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由自杀、误服等原因导致的氨茶碱中毒现象仍时有发生。本例患者的氨茶碱中毒即为误服引起。

    作者:吕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国内外学者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调节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实验药物很多,但仍缺乏能应用于临床的、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肝纤维化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对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体现了很大的潜力。本文将近几年对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赵前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杂志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痛静脉穿刺方法探讨

    探讨如何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让每一位作静脉穿刺的患者不再惧怕静脉穿刺。对工作中的每一位需要做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减轻了大多数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再加上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保证无痛静脉穿刺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琴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毒性中药的炮制原理及毒理作用

    在临床上,中医治疗一直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医药物中,毒性中药的价值不可忽视,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衍生出“以毒攻毒”的说法。然而毒性中药中的有毒成分毒性强烈,治疗所需剂量接近中毒的剂量,因此使用不合理极易导致患者中毒。因此医师需要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了解毒性中药的炮制原理以及毒理作用,从而落实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

    作者:高彦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01/2013-10我院透析科住院的8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心血管并发症组(A组)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B 组),每组各43 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A 组43 例中,心绞痛7 例,心肌梗死3 例,心律失常22 例,心力衰竭11 例,猝死2 例;B 组43 例中,42 例无心血管病并发症,其中死亡1 例.将A 组与B 组比较,发现C 反应蛋白(CRP)显著增加,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也显著升高(P <0.001 ),而内皮素(ET1 )、一氧化氮(NO)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主要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其中以心律失常常见,其次是心理衰竭,cTnT 增高是居危险因素之首,CRP 和Hcy 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减低死亡率。

    作者:宋宏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ST-T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临床中利用心电图ST-T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03/2012-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对患者心电图ST-T进行分析,总结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合相关判断依据确定心律失常的ST-T发生变化情况.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心绞痛以及心梗病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ST-T会发生变化.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6位患者发生变化,每段ST-T的边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中ST段压低或者伴T波发生改变,提示患者具有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能性很大,ST-T发生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武;许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围产期孕产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对照研究,评价健康教育对围产期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孕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健康教育.随机选取来医院进行早孕检查的但未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产龄、文化层次、孕次、产次、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00例孕产妇,顺利分娩者61例,自然分娩率61%.对照组100例孕产妇顺利自然分娩者32例,自然分娩率3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方法: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精神分裂者急性期患者5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A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100 mg/d,之后每天递增剂量1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时保持该剂量;B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200 mg/d,之后每天增加剂量2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 时保持该剂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后7d和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个月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B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剂量每天100 mg的快速加量治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更低.

    作者:张灵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细胞周期素D1过表达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分别观察口腔内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鳞状细胞癌组织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表达的不同之处,研究该物质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病变过程中出现的表达异常,探讨其与鳞癌的病变关系。方法:调取我院2011-06/2014-02所做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标本52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17例、不典型增生标本6例,均采用SP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比较表达的不同。结果:口腔鳞癌组织的细胞周期素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和癌变分化程度成正比,且与肿瘤的转移关系密切。结论:细胞周期素D1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关联密切,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指导。

    作者:张瑞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69岁患者44例,占73.3%;高血压史患者33例,占55%;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为主;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出血为主.结论:患者的年龄、意识水平、血肿量及手术时机、出血部位、入院时血压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并能有效的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张克荣;毕长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