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武彦;乌仁其木格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过临床初诊被误诊或漏诊,后由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技术确诊。三维重建方法主要有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成像以及曲面重建等。结果: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部位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居勇;刘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改进和完善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固定方法和染色技术,提高染色的质量,增加染色效果的稳定性。方法:对本科室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采用特殊固定方法,并对染色方法、染色步骤加以总结。结果: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HE、过碘酸雪夫试剂(PAS )、三色(Mas-son)、六胺银(PASM)、刚果红等染色完全能满足病理诊断的需求。结论:我病理科所采用的固定方法稳定可靠,染色步骤上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染色效果,为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王玉芳;武彦;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0引言自1937年开始,氨茶碱作为平喘药用于临床以来,已逐渐成为全球应用广泛的抗哮喘药物[1],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喘息症状。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合物,茶碱约占77%~83%,是氨茶碱药理作用的主要部分,乙二胺则可以增加其水溶性[2]。但是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接近中毒浓度,而且个体差异较大,其半衰期易受年龄、合并症以及其他药物的影响,如果对氨茶碱使用不当,则较易引起氨茶碱中毒,严重者甚至死亡。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已对氨茶碱中毒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用药引起的氨茶碱中毒现象已有所缓解,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由自杀、误服等原因导致的氨茶碱中毒现象仍时有发生。本例患者的氨茶碱中毒即为误服引起。
作者:吕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的功效。方法:对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药理功效进行分析。结果:半夏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得炮制品的毒性降低,药性缓和,副作用消除,且其功效各不相同。结论:半夏炮制品既可以实现半夏的治疗功效又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熊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临床中利用心电图ST-T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03/2012-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对患者心电图ST-T进行分析,总结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合相关判断依据确定心律失常的ST-T发生变化情况.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心绞痛以及心梗病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ST-T会发生变化.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6位患者发生变化,每段ST-T的边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中ST段压低或者伴T波发生改变,提示患者具有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能性很大,ST-T发生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武;许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4岁,教师,因“偏头痛10余年,偶发抽搐一次1周”由外院转入.患者10余年来无诱因出现偏头痛,每次发作均予对症处理,症状能缓解,未行检查及其他特殊处理,于1周内突发出现意识丧失,约5 min后清醒,醒后无恶心、呕吐,入当地医院行头、胸部CT示颅内及双肺多发结节影,予抗癫痫治疗,抽搐未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自患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无胸痛、胸闷、气促,无腹痛,体重无下降,食欲、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病人10余年前头部有被“散弹”炸伤史,前额部有弹片残留,平时身体好,有食田螺、蟹虾等可疑不洁饮食史.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可,体型肥胖.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眼睑无肿胀,双眼角膜反射灵敏,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视力、视野正常,视乳头无水肿,听力正常,鼻唇沟对称,伸舌位置居中,口唇无紫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音,心界正常,心率64次/min,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正常,病理征阴性.入院时行头部MRI平扫+增强示大脑多发性小结节影,呈环形强化.入院初步考虑囊虫病,予抗癫痫及对症治疗,同时行腰椎穿刺,所示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各项指标均正常,囊虫抗体阴性,查血生化、血常规均正常.后MRI波谱分析示病变成分混杂(可能含有钙化或出血),波谱基线不稳,同时行胸、腹部CT平扫及增强提示双肺及肝内多发性小结节影,遂考虑为转移瘤.于入院1周后在全麻下行右颞叶开颅肿瘤取出活检术,术中发现肿瘤周围呈淡黄色改变,取出物为灰褐色,术后行病理检查示血管源性肿瘤,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血管肉瘤,免疫组化CD34(+),CD31(+),GFAP(-),Ki-67(10%),F-VIII(+),FLI-1(+),Oligo-2(-),Vimentin(+),CK(-),EMA(-)。
作者:林亚洲;王开磊;陈迎春;范铁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吸引管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早期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应用一次性吸引管终止妊娠,对照组的90例患者应用传统负压吸引术来终止妊娠,再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阴道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78%).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而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疼痛轻、手术时间较短、阴道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介绍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开放性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对15例开放性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上述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症。结果:本组15例患者行转移肌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封闭开放性膝关节创面,恢复部分功能,局部外形好。结论:应用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开放性膝关节损伤安全可靠,其明显缩短一期手术时间,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易成活、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文超;高长锁;李满鑫;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查头部CT正常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行头部CT示梗死面大直径>5.0 cm或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的49例患者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CT示脑梗死面积大直径<5.0 mm的56例患者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同时把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在<24 h、24~48 h分别进行CT检查的阳性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作者:周涛;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3年在我院收治且无前列腺素禁忌症、足月妊娠的孕妇300例,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且三组在年龄、产次、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分娩后只注射缩宫素,B组使用米索前列醇,C组使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腺醇,观察产后30 min及2 h出血量、产程和其他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的C组孕妇在第三产程、产后30 min、2 h出血量方面都远远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宫素和米索前列腺醇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沈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07/2013-07我院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照组患者给予解剖接骨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中优为14例,良为11例,中为2例,差为1例,总优良率为89.29%;对照组中优为10例,良为8例,中为7例,差为3例,总优良率为64.2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未东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分别采用AO锁骨钩钢板(试验组)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指标和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肩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短,患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宏广;黄鸿;赵肖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3名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血脂(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B)的测定和分析,探究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并以103名健康人(无糖尿病、无影响血脂及载脂蛋白浓度的其他疾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大多数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和载脂蛋白B的增高,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比值的降低,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增高或是降低得越明显。结论:患糖尿病时,机体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利用,而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故糖尿病患者血脂降低。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结合新医改政策,分析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医院药剂管理新的发展方向。结合目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医改带来的影响,研究医改后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如何进行转变。医改后应严格管理药品,鼓励医院研发自制药品。医改是利国利民的措施,实行零差价药品,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变以药养医的政策,实行以技养医。医院可以自主研发药剂,增加收入,同时政府需要增加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补贴,以保障其正常运作。
作者:侯书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肾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诊疗基础上予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血肌酐水平(Scr)、血液流变学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等检测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UAER、Uβ2-MG及血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马跃;王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01/2013-10我院透析科住院的8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心血管并发症组(A组)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B 组),每组各43 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A 组43 例中,心绞痛7 例,心肌梗死3 例,心律失常22 例,心力衰竭11 例,猝死2 例;B 组43 例中,42 例无心血管病并发症,其中死亡1 例.将A 组与B 组比较,发现C 反应蛋白(CRP)显著增加,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也显著升高(P <0.001 ),而内皮素(ET1 )、一氧化氮(NO)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主要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其中以心律失常常见,其次是心理衰竭,cTnT 增高是居危险因素之首,CRP 和Hcy 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减低死亡率。
作者:宋宏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脑梗死组(28例),脑出血组(30例),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3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SAS和SDS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8.1158、4.2331、10.0022、6.3249,均P<0.01);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率、左右半球脑血管病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且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情感障碍的发病是生物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左右半球部位无关.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志贺菌属快速敏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 (ipaH)编码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特异性靶基因片段,通过检测3株志贺菌属菌株和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福氏志贺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敏感性,PCR 扩增产物经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3株志贺菌属菌株出现特定大小的目的条带,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未出现目的条带;测序也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福氏志贺菌ipaH基因的下限为200拷贝/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作者:高春燕;高庆双;刘树平;许林骥;王晶晶;郑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病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病的诊疗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本院口腔黏膜科2007-10-12/2011-12-30期间就诊的1868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研究对象1868例,其中女1195例,占63.9%;男673例,占36.1%,男女比例1∶1.8.年龄分布为1个月~88岁,中年患者875例,占46.8%.汉族1628例,占87.2%;其他少数民族240例,占12.8%.患者就诊时间:夏季(605例,占32.4%),春季(526例,占28.2%),冬季(377例,占20.2%),秋季(360例,占19.2%).共统计出33种口腔黏膜病,前两位分别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44例,占29.1%)和口腔扁平苔藓(466例,占24.9%).结论:口腔黏膜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见于中年,汉族患者所占构成比大.夏季是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诊高峰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扁平苔藓是两大常见口腔黏膜病.因此,应该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及健康教育.
作者:陈悦;薛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肝胆管结石的彩超诊断。结果:本组病例均显示为肝内小强回声,其远端均可探及肝内小胆管扩张,53例强回声后方有声影,诊为肝胆管内单发结石37例,肝胆管多发性结石23例,7例肝左叶外侧段多发结石并发肝硬化。结论:彩超能清晰显示肝胆管结石,并能准确的与多种肝及胆管的病理改变相鉴别,是肝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素勤;孙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