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胶囊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谭宏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 佐治, 脑梗死, 血液循环
摘要:目的:使用通心络胶囊佐治脑梗死,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液循环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01/2013-03因发生急性脑梗死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对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液循环的影响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有27例(65.85%)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治疗组有35例(85.37%)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从治疗效果有效率来讲,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血液循环方面,两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结论:使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对血液循环具有良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孕妇,她们均带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产后抑郁,随机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产前检查、产后教育和护理;治疗组在给予传统的产前教育和分娩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怀孕28周EPDS评分无明显差异,产后6周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进行心理护理后与护理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抑郁症发生率为35.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期和产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孕妇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通过护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孢美唑应用于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02/2013-02收治的1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唑林钠,实验组则采用头孢美唑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美唑对吸入性肺炎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曾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和血塞通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可提高患者视力,缩短病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鑫;张文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1-10-10/2013-10-10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2130例,出现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111例.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的药物配方、配制方法、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对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详细记录出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原因,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本组111例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因未实施辨证论治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33.33%,其次是因用量用法错误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因中西药联用不当及中药炮制不当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2%及16.22%,其他原因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1%,男女不同原因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医师问题、用法用量问题、中西联合用药问题、中药炮制问题以及患者问题等几个方面,临床应严格监督,合理用药,规范炮制,严格中西药联用规范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保障用药安全性.

    作者:曹仲文;陈荣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赤峰市红山区2013年免疫规划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红山区9种二类疫苗2013年全年的接种情况,为评价和改进二类疫苗接种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红山区2013年8个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二类疫苗全年累计接种数据及全年目标管理儿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红山区2013年二类疫苗接种率在5.71%~41.78%之间,平均接种率为23.75%.二类疫苗接种率远远低于一类疫苗接种率.结论:加大国家免疫规划投入,将更多的二类疫苗种类纳入一类疫苗管理,对儿童家长加强宣传,制定联合免疫的策略.

    作者:张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熟肉中单增李氏菌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样品进行二次增菌的后分离培养,对检出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在56份熟肉样品中共发现污染产单核李氏菌阳性熟肉样品10份,阳性率17.9%.结论:应加强熟肉等餐饮食品污染控制.

    作者:李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良性甲状腺疾病手术特点探讨

    目的:分析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02/2013-12收治的34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检查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患者采用单纯结节切除术11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9例,一侧次全切除术7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4例,双侧次全切除术3例。未发生死亡病例及甲状腺危象;术后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2例患者出现近期声音嘶哑,4例患者结节型甲状腺肿复发,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治疗上应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确定合理的术式,提高疗效。

    作者:钱滨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49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的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简单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

    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3-07/2014-01在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的阳性情况,并对三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5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念珠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镜检法70.9%、凝集法74.5%、培养法72.7%,经统计学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的诊断中,微生物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检验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区域性动脉灌注(CRAI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确立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开辟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持续性区域灌注,同时选择常规治疗组30例,区域灌注组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脾动脉处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 h灌注生长抑素、丹参注射液及5-FU,症状体征消失后拔管.常规治疗组用静脉输注药物,药物剂量完全同区域灌注组.结果:持续性区域灌注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其中腹痛症状消失时间(4.0±2.5)d vs (6.6±1.8)d、腹压痛消失时间(5.8±2.4)d vs (8.5±3.2)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7.9±2.1)d vs (9.3±1.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10.8±2.1)d vs (14.5±2.2)d、肿瘤坏死因子-α恢复时间(15.8±1.5)d vs (22.9±2.5)d、白细胞介素-6恢复时间(14.3±2.1)d vs (24.6±2.2)d、白细胞介素-8恢复时间(16.5±1.7)d vs (20.4±2.1)d、前列腺素恢复时间(13.1±1.2)d vs (18.9±1.4)d 及血栓素水平恢复时间(24.6±1.1)d vs (32.3±2.8)d (P<0.05).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可作为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局部微循环可以减轻胰腺炎的发生及发展,比常规治疗更加有效,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苏麟;夏伟;孟勇;胡瑞霞;方建林;张儒焱;林飏;肖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瘢痕美观状况(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长与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美观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更加安全、有效、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翚;姚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153例因素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与总结153例产后出血因素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12/2013-12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以流产史(39.87%)、巨大儿(20.26%)作为为发病率高的因素(P<0.05).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11.76%)、重度子痫(9.80%)、胎膜早破(7.84%)、双胎(3.27%)、合并贫血(1.31%)、前置胎盘(1.31%)等.该组患者共有132例,均成功治愈,治愈率达100%,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明显高于未治愈率(P<0.05).结论:产后出血可由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多种高危因素所引起.因此,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重视产妇的生产全程,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升安全性,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生产负担.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南阳市2002~2008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南阳市2002~2008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级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单位2002-07/2008-12的月、季报表及年度报表,进行统计汇总.结果:全市12个规划实施单位2002~2008年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3012例,复治涂阳患者4640例;非结防机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92.7%和96.2%,复治涂阳患者在治疗2、3月未的阴转率分别为87.5%和92.8%;新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90.85%,复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82.17%.结论:南阳市按照国家结核病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类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带动,政府承诺得到加强,患者发现和登记工作得到完善,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医防合作关系得到理顺,有效地保障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达到了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

    作者:牛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专科肿瘤医院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运行与管理

    目的:探讨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实践,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制度。结果:开设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满足了出院患者导管的日常维护,在减轻病房工作压力的同时,方便了患者。结论:设立中心静脉导管室专科护理门诊可满足就诊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专科的发展。

    作者:黄岱斌;林丽芳;许燕娟;丘德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9例

    目的:探讨与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2/2013-07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研究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眩晕和中风先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效果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注不同容量胶体(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预充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循环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9-2013/10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A、B、C组,每组40例患者.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即分别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2.5mL/kg、5mL/kg、10mL/kg扩容,在30min内完成,观察患者麻醉前后各时点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血压和心率效果B组优于A组,C组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碱的平均需求量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充万汶能够有效改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的血液循环功能,降低患者低血压出现的概率.

    作者:王晓莉;刘英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01/2013-12经彩超检出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对肿块二维超声图像及肿瘤内部、周边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2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瘤48例,良性肿瘤72例;良性肿瘤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肿块纵横比小于1,内部呈中等偏低或者等回声,回声较均质,后方不伴声影,其内少见钙化;CDFI内无血流或较少,表现为低速连续血流,一般流速小于13 cm/s.恶性肿瘤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毛刺状、“蟹足”状或分叶状改变,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部呈明显低回声且内回声不均质,多见条状,点状及簇状钙化,后方多伴声影;CDFI其内常见穿心状血流,表现为脉动血流,流速大于25 cm/s.结论:乳腺肿瘤因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所以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作为乳腺肿块的常规检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素勤;孙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

    0引言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心肌病中常见的,居心肌病之首位,近年来,国内发病率的趋势有所增加[1],它是一种由遗传原因和非遗传原因共同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有:左室、右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心内膜活检术虽能提供特异性病理改变根据[2],但因阳性率低,可出现伪迹,通常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一大、二小、三薄、四弱等规律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但以终末期心力衰竭更为常见。

    作者:马志平;师焕芳;梁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预防冠心病以及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对健康的体会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和患者进行沟通,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如讲座、书面材料、讲解等。结果:通过专门的健康教育,调节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其自我保健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积极接受健康教育,调节生活方式,提升自我保健能力,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苏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