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龙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09我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家属参与式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3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16例(12.9%)、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或坏死的患者6例(4.8%),上肢淋巴管阻塞性及炎性水肿4例(3.2%),手术切口因肌肉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2例(1.6%).3年存活率81.6%,5年存活率57.5%.结论:利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式相对容易操作,术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戚清毅;王晓东;王莎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疝气患者经腹膜前间隙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12/2015-03到我院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疝气患者共65例,根据术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0)行疝环填充式手术,观察组(n=35)经腹膜前间隙手术,比较两组的术中与术后处理情况,同时评估手术的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比较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发生率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门诊随访,两组均未见患者复发.结论:经腹膜前间隙对疝气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且安全可靠,可避免术后复发,值得推荐.
作者:郭润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等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痛2h”于2015-04-14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10余年.入院查体:血压76/40 mmHg,意识清,周身湿冷,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30次/min,律齐,偶闻及大炮音,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V3R-5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 my,I、AVL导联ST段压低0.2-0.3 my.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行临时起搏器+急诊PCI术(抗栓等药物服用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估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7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改良25G针穿刺技术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针内针技术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选取L3~4间隙行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0.75%左旋布比卡因)9 mg.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恢复时间,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点渗血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和对照组接近,均满足手术要求.观察组发生头痛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且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快速,在混合痔手术的麻醉中具有优势.
作者:姜琳;孙灿林;徐玉民;吉晓丽;朱雅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中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中共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9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可选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疗效明显,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前者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刘书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25)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n=25)选择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症状分级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4-05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则全部属于单纯性肺心病患者.观察并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症状.结果:通过对比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率失常、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结合其生活习惯以及过往病史,将误诊率降到低.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停药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Rasmussen脑炎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病因不明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难治性癫痫、进展性肢体偏瘫及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该病常侵犯一侧脑半球,由于病因尚不清楚,病变侧大脑半球切除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致残率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其病因及机理未明,发病表现多样,这使得Rasmussen脑炎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显得异常困难.目前国内尚缺少对Rasmussen脑炎病因和机制的系统介绍,本研究仅对Rasmussen脑炎的病因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供国内同行参考.
作者:陈帅;王一松;关宇光;安静;栾国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复方制剂,实验组只给予厄贝沙坦片.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每日早中晚各监测一次血压变化,每周晨起空腹进行一次血清脂联素复查,并做好记录.治疗1个月后根据血压和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得以控制,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尤以治疗组明显.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患者不仅降压效果明显而且相对稳定,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这对于保护心脑血管以及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潘及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姑息疗法对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8确诊为临床分期在Ⅲ~Ⅳ期的晚期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1周期5d自体血CIK细胞回输治疗,分析患者相关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CIK细胞姑息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有效率达56.8%,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系统中CD3+、CD4+、CD8+、CD4+/CD8+,有利于患者免疫力的提高,但对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利用CIK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系统免疫能力,延缓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但不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CIK细胞在晚期癌症治疗的探索,并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去以研究总结.
作者:唐卫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08/2015-06我院接诊的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4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彩超检查分析,以探索阴道彩超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40例患者中,经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共有35例患者确诊,诊断确诊率为87.50%;剩余5例患者为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宫角部妊娠,1例误诊为残角子宫,1例误诊为双子宫一侧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超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鹤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养肝清风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治疗组口服养肝清风散,对照组口服曲克芦丁片.结果:口服养肝清风散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曲克芦丁片(P<0.05).结论:养肝清风散具有清肝潜阳、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国华;王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0 引言氨溴索属于溴已新在人体中活性代谢的产物,1980年初德国首次生产,开始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祛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挖掘出氨溴索药物的其他作用,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氨溴索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反应等也都浮出水面.本研究就氨溴索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宋华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04/2015-04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50例患者干预后Barthel分值为(78.2±2.4)分,干预前Barthel分值为(34.2±5.2)分,干预后Barthel分值比干预前高,且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1例,满意度为98%.随访2~12个月,显示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不良情况,恢复良好.结论:对腰椎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亚红;范国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4-06收治的20例患者,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评估、用心准备以及精心的护理后,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总结并学习护理知识和经验.结果:通过我院治疗和细心的护理,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无感染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评估以及细心专业的护理,显著提高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剔除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愈率.
作者:潘占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疗法对肾囊肿患者血压及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4-11我院收治的127例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微创介入疗法.结果:微创介入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血液中尿素和肌酸酐浓度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肾囊肿患者,微创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还能促进肾功能恢复的进程.
作者:潘玉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针灸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VFSS分值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黄松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