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血糖监测在7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房晓鹏;孙传伟;刘萍

关键词: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多时间点血糖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血糖监测在7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04/2014-04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血糖监测方法,治疗组46例患者给予多时间点血糖监测方法,根据患者血糖的变化对药物进行适量的增减,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再进行1次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血糖监测的出院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检测后的血红蛋白及血糖浓度均有所降低,治疗组血红蛋白浓度值及血糖浓度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次数(5.4±2.1)及住院时间(14.8±4.6)d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次数(14.6±2.4)和住院时间(21.7±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时间点血糖监测方法较常规血糖监测方法控制血糖疗效更为显著,更值得临床推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5-03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7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39)和对照组( n=39).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齐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6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析全部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获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全部腓肠肌转移皮瓣Ⅰ期存活.Ⅰ期植骨7例,Ⅱ期植骨15例,其中3例Ⅱ期植骨患者复发慢性骨髓炎,植骨失败,2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患者未复发感染,植骨效果良好,植骨愈合时间为3.5~6.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7±0.6)个月.结论: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中,胫骨腓肠肌皮瓣修复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及对重要血管干扰较小等优势,有利于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8例)、B组(28例)、C组(30例),A组采取口服补液盐治疗,B组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C组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85.71%、96.67%, C组与A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的脱水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吉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Corin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意义

    目的:明确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0-12/2014-12受试对象255名,其中进行经皮冠脉介入( PCI)的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2名,对照健康体检人员103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丝氨酸蛋白酶 Corin 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98±288 pg/mL vs 1165±613 pg/mL,P<0.05).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要显著低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698.16± ;233.67 pg/mL vs 952.1±297.81 pg/mL,P<0.05).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orin的水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显著预测子(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orin水平都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Corin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独立或联合其他生物标记物用于心血管事件分类评价及临床结果预测.

    作者:王占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种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和探讨三种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4-12收治的24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 n=80)、乙组( n=80)及丙组( n=80).甲组患者采用钩拉辅助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丙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甲组、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丙组更高,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三种方法均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来讲,钩拉辅助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张升山;张佐;李攻克;肖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心脏病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2/2014-12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麻醉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50例患者,29例行桡动脉测压,占58.0%,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测压,占100.0%.术中对16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给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6例心功能较差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7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术中给予艾司洛尔进行治疗.以上患者经治疗后均获良好的疗效,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保持稳定,术毕均送回病房,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应做好术前准备和风险评估工作,强化术中监测,保持循环稳定,把握患者的容量变化,并积极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以有效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

    作者:姜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32例

    目的:探究痛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推广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01/2015-01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32例为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单纯西药治疗,痛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刚;徐振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住院并足月顺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遵医嘱由护士经臀部肌注新斯的明1 mg,治疗组则是医生将卡前列甲酯栓1枚(1 mg)塞入肛门,深度为3~4 cm,待药物自然融化后缓慢取出手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第1次排尿时间及小腹胀痛减轻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塞肛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且起效快,其综合效果优于新斯的明.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措施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01/2015-01在本院治疗的68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根据常规手术标准进行护理,观察组34例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干预,研究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展开围术期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各项生理功能恢复,提高其满意度,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佳疗程观察及联合用药可行性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 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佳疗程观察及联合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2-06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40)和对照组( n=40).对照组采取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HBV?DNA阴转率都有提高,两组在6个月较3个月时提高效果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 )、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有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3个月是治疗应答的合理时间,对于应答不佳的患者可使用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庆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自2012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2010-01/2011-12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故和投诉率等相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对于医院和患者均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任世美;刘小娟;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运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和文拉法辛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期治疗的54例难治性抑郁症病例分组,对照组27例单纯予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27例选择rTMS配合文拉法辛方案治疗,连续治疗满6周后,评估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治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HAMD量表得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毒性症状出现,但发生率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rTMS与文拉法辛方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总体疗效更加理想和安全,更利于减轻抑郁症状,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畸治疗牙列拥挤6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牙弓长度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牙列拥挤患者实施正畸矫治,观察治疗后患者牙齿改善情况和牙弓长度变化.结果:患者经矫治后牙列排列整齐,牙列拥挤全部解除,平均矫治时间21个月,矫治后前牙覆颌覆盖正常,牙弓间隙关闭,侧貌美观,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矫治后牙弓长度出现明显改变,与正常值(85.6±5.23)mm比较,治疗前牙弓长度明显大于正常值,治疗后牙弓长度基本接近正常值.结论:正畸治疗牙列拥挤临床效果显著,解除牙列拥挤,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06/2014-05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健康者和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对照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 SDM)组( n=16)和正常对照( NC)组( n=24).研究组中,早期糖尿肾病( EDN)患者18例、临床期糖尿肾病( CND)患者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脂联素、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S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对SDM组、EDN组和NC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EDN 组和CN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 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年龄、病程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WHR、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联素水平和UAER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彦旭;吴明;房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11/2015-03我科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 ,分析其余脑梗死病因的关系.结果:心源性脑栓塞一组主要病因是房颤,其血浆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几组,其余几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非常显著,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血浆NT?proBNP 水平的检测,特别是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能够有效帮助诊断其脑梗死的不同病因.

    作者:吴晓华;许晋川;吕静美;殷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吡嘧司特对 OVA 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 IL-4mRNA、IL-5mRNA 及IL-1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口服吡嘧司特对IL?4mRNA、IL?5mRNA及IL?13mRNA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每组10只.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使用卵清白蛋白(OVA,Grade V)致敏液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同时给予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模型小鼠连续四周分别喂养开瑞坦及吡嘧司特干预处理,并设立对照组,RT?PCR法检测四组小鼠肺组织 IL?4mRNA、IL?5mRNA、IL?13mRNA表达水平.结果:IL?4mRNA、IL?5mRNA、IL?13mRNA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呈低表达,在哮喘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瑞坦、吡嘧司特组小鼠IL?4mRNA、IL?5mRNA、IL?13mRNA 的表达抑制,且开瑞坦组与吡嘧斯特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嘧司特可能通过下调IL?4mRNA、IL?5mRNA、IL?13mRNA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发挥作用,在急性期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毛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的护理

    目的:探究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3-06/2014-09治疗的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导致不孕症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91)和研究组( n=91),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探究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怀孕率为65%、卵泡数量增加率为68%、FSH值下降率为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导致不孕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预后情况.

    作者:韩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4-03收治的120例声带息肉患者,按手术术式不同分为甲组( n=60)和乙组( n=60),甲组采用显微支撑喉镜治疗,乙组采用纤维喉镜治疗,对两组术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一次切除成功率高于乙组,嗓音恢复时间及复发率较乙组更低(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治疗中,显微支撑喉镜与纤维喉镜均能实现不错的临床效果,显微支撑喉镜有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嗓音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金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