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目的:探讨在脑血栓患者中运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方式将2012-01/2015-01到我院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用药,连续用药满5个月后,研究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相比对照组的82.5%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平均面积相比对照组明显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对脑血栓患者展开治疗,疗效更加理想,更利于颈动脉斑块的缩小,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韩永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乡镇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实施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3?12收治的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为研究对象,认真观察并统计各种危险因素,对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并比较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结果: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在多种危险因素中,用药依从性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约占患者总数量的58.13%.结论:在对乡镇高血压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中,应将治疗重点放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干预上,这可以持续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率.
作者:邓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小儿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02/2014-01收治的50例小儿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n=25)与对照组( n=25).实验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5.5%,实验组的患儿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窍醒脑针刺法对于小儿脑病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小儿脑病临床治疗中值得参考.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脑梗后自理缺陷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我院收治的脑梗后自理缺陷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程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可有效提高脑梗后自理缺陷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三种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4-12收治的24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 n=80)、乙组( n=80)及丙组( n=80).甲组患者采用钩拉辅助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丙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甲组、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丙组更高,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三种方法均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来讲,钩拉辅助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张升山;张佐;李攻克;肖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分析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03/2015?02外科收治的100例上腹部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术中麻醉方式为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50例,术中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浅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包括麻醉后心率、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时间等,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腹部手术中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浅全身麻醉方式能够让患者的心率、镇痛效果更佳,术后由于麻醉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吕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04/2014-04我院收治的老年眩晕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门诊无眩晕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诊断其颈部及颅内血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狭窄共36例,其中颈总动脉( CCA )、颈内动脉( ICA )狭窄6例;椎动脉( VA)狭窄2例;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MCA)狭隘10例;大脑前动脉(PCA)、椎基底动脉(V?BA)狭隘18例.对照组颈部及颅内血管狭窄共8例,ICA、CCA狭窄1例,ACA、MCA狭隘2例,PCA、V?BA狭隘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老年眩晕患者颈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较普通老年患者明显较高.
作者: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口服吡嘧司特对IL?4mRNA、IL?5mRNA及IL?13mRNA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每组10只.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使用卵清白蛋白(OVA,Grade V)致敏液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同时给予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模型小鼠连续四周分别喂养开瑞坦及吡嘧司特干预处理,并设立对照组,RT?PCR法检测四组小鼠肺组织 IL?4mRNA、IL?5mRNA、IL?13mRNA表达水平.结果:IL?4mRNA、IL?5mRNA、IL?13mRNA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呈低表达,在哮喘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瑞坦、吡嘧司特组小鼠IL?4mRNA、IL?5mRNA、IL?13mRNA 的表达抑制,且开瑞坦组与吡嘧斯特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嘧司特可能通过下调IL?4mRNA、IL?5mRNA、IL?13mRNA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发挥作用,在急性期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毛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8例)、B组(28例)、C组(30例),A组采取口服补液盐治疗,B组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C组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85.71%、96.67%, C组与A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的脱水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吉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5-03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7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39)和对照组( n=39).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齐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血管活性药对产妇联合麻醉( CSEA )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70例行剖宫产产妇,全部患者均行联合麻醉,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5)和观察组( n=3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30 min使用静脉滴注0.9%氯化钠进行扩容,观察组患者麻醉前30 min给予胶体液进行扩容,穿刺成功后给予麻黄碱泵注,对两组产妇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联合麻醉后,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变化,MA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T1、T2、T4时刻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T2时刻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对照组产妇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剖宫产行联合麻醉时,采用胶体液预扩容,并预注血管活性药,有利于降低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剖宫产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对产妇及婴儿造成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承范;李哲龙;林桂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剖宫产后出现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实施经阴道手术治疗的疗效果。方法:将2012-08/2014-08到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8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同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和研究。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经期均在术后1个月缩短至4~6d;术后3个月对子宫形态进行复查,显示子宫与创口恢复良好;术后1年的跟踪随访发现全体患者经期与月经量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剖宫产后出现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实施经阴道手术治疗,手术安全性好、疗效高,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值得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李国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02/2015-02收治24例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全脑放疗以及立体定位放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完全缓解患者2例,占8.33%;部分缓解患者11例,占45.83%;疾病稳定患者8例,占33.33%;疾病进展患者3例,占12.50%;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3例,占12.50%,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因放射造成的脑梗死及其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塔娜;李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对妇科阴道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案.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健康行为接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接受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阴道炎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及健康行为接受程度,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阿孜旦木·阿吾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吸入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本院2011~2014年收治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均接受吸入麻醉方式,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平均睁眼时间及术前、术后各时间段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MMSE)评分指数.结果:相对于术前,患者术后MMSE评分显著下降,随后逐渐恢复,在术后24 h内恢复与术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吸入麻醉方式可能引发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但患者苏醒所需时间更短且术后恢复较快.这对老年人而言更具临床应用价值,不会对患者意识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下积液的 X 线特点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03我院收治的84例肺下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不同体位情况进行X线检查,观察其特点。结果:肺下积液的X线检查的主要表现结果显示,患者站立时,X线表现结果较为明显;站立侧位时胸片显示膈后侧的部分呈现轻度的弧形,且向上延伸;仰卧时,发现假膈会消失,仅有少部分积液会流出,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假膈位置会下降并未消失;侧卧时,肺野会呈现带状形态,假膈未消失。结论:X线可以用于肺下积液患者的检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褚爱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与病因.方法:选取本院2012?05/2014?12收治的3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 n=19)和参照组( n=19).所有患儿均积极治疗病理因素,参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清肝利胆口服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d 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5d后所有患儿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代谢异常有关,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刘春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