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杨锦菊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氨溴索, 喜炎平注射液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入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1于我院住院分娩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则施以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服务,比较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经干预后,产后2 h 出血量和产后24 h 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产后出血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施以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服务,在降低该类病例产后出血量、提高其对产后出血专项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朱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肋骨及软骨损伤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 X 线和多层螺旋 CT 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 线检查结果显示103例肋骨及软骨损伤患者均表现为阴性,经36排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检查显示均存在骨折,且骨折多发于4~10肋骨(P <0.05),以腋段骨折为常见(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可准确的诊断肋骨及软骨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缺损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其它类型疾病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均会发生剧烈变化,对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用奥拉西坦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保障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效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梗溶栓再通后 ST 段再抬高3例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心梗溶栓再通后 ST 段再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12/2014-12我院收治的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和 ST 段抬高情况.结果:本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有29例患者的血管再通,再通率为60.42%,其中有3例患者在溶栓治疗结束之后0~40 min 后再次发生 ST 抬高现象,ST 段抬高程度为0.4~1.1 mV,发病距离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为2.0~6.0 h,其中2例患者 ST 再抬高时伴有胸痛症状加剧情况.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例 ST 段再抬高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均完全再通(100%).其中梗死相关血管包括左前降支近端病变1例,狭窄程度为65%~85%;左前降支中段病变1例,狭窄程度为70%~85%;右冠状动脉中段1例,狭窄程度为75%~90%.冠状动脉血流监测显示,TIMI2级1例,TIMI3级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后出现 ST 段再抬高现象可以作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建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5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明显降低(P <0.05),但植骨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轴长、跟骨宽度、Bohler 角、Gissane 角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根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傅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影响中药疗效的调剂因素

    中药调剂是中药应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中药调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还应该严格按照中药调剂规程进行调配。本文探讨了影响中药疗效的调剂因素。

    作者:陈泽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和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源猝死(S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06/2014-06间我院接收的35例 AMI 后 SCD 患者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作回顾性研究,对比观察两组人群的临床 HRV相关指标数据的差异.探讨临床 AMI 后的 SCD 患者的 HRV各指标特征,为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同健康者相比,发生 AMI 后猝死患者的全窦性心搏 RR 间期标差(SDNN)、RR 间期平均标差(SDANN)、RR 间期邻差方根(RMSSD)、50 ms 以上 NN 期邻差百分比(PNN50)与低高频比值(LF /HF)等 HRV 指标数据值均显著更低(P <0.05).结论:AMI 后发生 SCD 者的 HRV 各项指标数据与健康者间存在明显差别,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受检者的 HRV 数据特征对其发生 SCD 的风险进行预测,可起到降低临床中 SCD 发生率及加强 AMI 预后的作用.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共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配合中药方加减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2.86%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的 FT3、FT4与 TSH 等指标值相仿(P >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05).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有不良症状发生,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占优势(P <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促进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恢复,且安全性佳,适合推广。

    作者:余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X 线片与 CT 检测法对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收治的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均进行 X 线片和 CT 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CT 检测法在毛刺征、分叶征、棘样突起、支气管气象征、胸膜凹陷征、气管聚集征、骨转移、肺块征等方面准确性明显高于X 线片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厚壁空洞、胸水指标等方面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检查法应用在周围型肺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X线片检查法应用于早期肺炎诊断具有明显效果,两者结合运用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仕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梗死也叫做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是神经病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主要是由于脑内供血动脉紧闭或狭窄、脑补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造成的。一般而言,脑梗死患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较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在西医治疗中,主要以抗凝、溶栓、脑保护以及降纤为主。本文立足于中医药治疗,对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徐兴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治疗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炎性程度以及非典型增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胃部暖气吞噬、胃脘部痞满以及纳呆等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贾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切除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05%(58/8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淋巴结转移、淋巴浸润呈正相关,和癌症高、低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表达在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作者: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4-06我院收治的3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比较和总结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度恢复明显优于术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有利于促进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建波;樊磊;郑建英;王任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4-12收治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内镜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内镜组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在住院时间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在满意度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进行治疗,操作简便,降低了创伤性,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赵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后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96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施以一般护理,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病例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胃大部切除术病例干预后并发症出现比例和护理质量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手术病例的并发症出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病例,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施以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群体的并发症出现比例,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学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与特点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2013收治宫外孕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对其宫外孕类型以及声像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近子宫型异位妊娠,余下47例患者为附件区异位妊娠。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医生诊断宫外孕患者类型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作者:马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对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到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30例实施介入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施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66.67%)相比对照组(36.67%)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合并症方面观察组(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疗效相对理想、可靠,且利于规避合并症的发生,适合推广.

    作者:董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舌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舌癌手术患者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结合临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管使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例留置胃管后,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观察组的病例通过分析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及时采用了相应的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正常使用胃管的原因有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等,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积极护理,均未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术后恢复。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舌癌术后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要保证胃管的正常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陆晓;秦丽英;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氯吡格雷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05/2015-01到我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根据常规心血管病治疗标准用药,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氯吡格雷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防治情况.结果:施治前,两组的血小板凝集率基本接近,无统计学意义(t =0.374, P >0.05),施治后血小板凝集率均出现变化,且观察组的平均凝集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t =2.938,P <0.05).在治疗安全性上,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例数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氯吡格雷防治,可有效改善血小板凝集状况,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疗效更加安全理想,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刘帅;赵艳茹;王红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目的: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条件优化。方法:加水量、提取次数、醇沉用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蒙药让·阿嘎日-8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A2B1C3,即药材加20倍量95°乙醇提取1次。结论:通过正交设计对蒙药让·阿嘎日-8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佳工艺条件,为其提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贺喜格达来;乌日娜;杨乌日娜;赵萨如拉;额尔登高娃;杨苏雅拉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