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吴仕学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X 线片, CT 检查法,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 X 线片与 CT 检测法对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收治的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均进行 X 线片和 CT 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CT 检测法在毛刺征、分叶征、棘样突起、支气管气象征、胸膜凹陷征、气管聚集征、骨转移、肺块征等方面准确性明显高于X 线片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厚壁空洞、胸水指标等方面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检查法应用在周围型肺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X线片检查法应用于早期肺炎诊断具有明显效果,两者结合运用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和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源猝死(S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06/2014-06间我院接收的35例 AMI 后 SCD 患者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作回顾性研究,对比观察两组人群的临床 HRV相关指标数据的差异.探讨临床 AMI 后的 SCD 患者的 HRV各指标特征,为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同健康者相比,发生 AMI 后猝死患者的全窦性心搏 RR 间期标差(SDNN)、RR 间期平均标差(SDANN)、RR 间期邻差方根(RMSSD)、50 ms 以上 NN 期邻差百分比(PNN50)与低高频比值(LF /HF)等 HRV 指标数据值均显著更低(P <0.05).结论:AMI 后发生 SCD 者的 HRV 各项指标数据与健康者间存在明显差别,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受检者的 HRV 数据特征对其发生 SCD 的风险进行预测,可起到降低临床中 SCD 发生率及加强 AMI 预后的作用.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 Macfer 切口在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清中的合理性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改良 Macfer 切口行功能性颈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01/2014-12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颈淋巴结清除术,观察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施行改良Macfer 切口,行规范性功能性颈清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出血、淋巴漏、皮下积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以及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无疤痕挛缩、切口疤痕不明显、耳垂感觉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改良 Macfer 切口行功能性颈清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具有疤痕隐蔽、无疤痕挛缩、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龙龙;李海霞;连金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03收治的60例椎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核磁共振与术前病理学检查,60例患者具体肿瘤分型均为星形细胞癌14例,转移癌12例,脊膜癌11例,室管膜癌9例,神经纤维癌7例,血管母细胞癌4例,脂肪癌3例,两组检查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采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清太;李玉梅;谷瓅;黄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3-05收治的76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排石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尿路结石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排石汤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大黄、地黄和马钱子三种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观察炮制前后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地黄炮制后,地黄苷 A、D,梓醇和总多糖的含量均下降,改变了地黄的四气五味;大黄炮制后致泻效价值明显降低,熟大黄降低45.24%,酒大黄下降14.25%,大黄炭无法测出;马钱子经不同的炮制方法处理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的含量均明显降低,毒性也降低.结论:中药的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副作用等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影响显著,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胡太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1于我院住院分娩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则施以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服务,比较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经干预后,产后2 h 出血量和产后24 h 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产后出血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施以全程护理观察与干预服务,在降低该类病例产后出血量、提高其对产后出血专项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朱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60例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抗过敏药及鼻部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脱敏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脱敏汤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实验组降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口服抗过敏药及鼻部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口服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段兵权;孙永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增强 CT 的胃肠道准备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腹部增强 CT 的胃肠道准备的影响。方法:对430例腹部增强 CT 的患者做好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检查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对进行腹部检查的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及护理配合能有效保证 CT 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邱爽华;陈佳儿;江红;王雯;郑静云;蔡娇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人 still 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 still 变应性亚败血症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6例 still 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发热(93.8%)、皮疹(87.5%)和关节痛(93.8%)是该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另外,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和脾肿大等也是常见症状.血清铁蛋白的阳性率达到93.8%,85.7%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结果表明,成人 still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痛,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治疗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机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提高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54名甲亢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名患者在起始治疗就联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7名患者在治疗中期联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11名患者未行抗病毒治疗.结果:54名患者在2014-05为止的随访中,肝功能都处于正常水平.结论:甲亢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其病史及临床症状不同选择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差异性不大(P <0.05).

    作者:程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

    目的:浅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6/2012-06期间182批次,1000个品种中药饮片的验收及退货记录,对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中药饮片共13批次,涉及品种达55种,主要原因包括有害物质超标、加工保管环节处理不当、生产加工标准较低、炮制不合格、掺伪掺假。结论: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善和处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的提高。

    作者:苏福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入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锦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05/2013-05收治的6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68例患者中有7例治疗期间死亡,死亡率为8.82%;治疗显效的有24例,治疗有效的有37例,治疗有效率为89.71%.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律、LVEF、LVDd 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针对这种病的治疗没有特效的方法,只能早诊断、早治疗,尽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宋云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旨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甲胎蛋白和 Free-β-hCG 浓度,使用计算机风险软件计算胎儿患18三体、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此外使用胰酶消化法进行产前羊水诊断.结果:A 组孕妇产前筛查率为91.64%(581/634),超声检查率为93.53%(593/634),B 组孕妇产前筛查率为94.82%(581/634),超声检查率为97.41%(593/6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初生缺陷检出率,提高人口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罗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舌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舌癌手术患者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结合临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管使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例留置胃管后,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观察组的病例通过分析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及时采用了相应的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正常使用胃管的原因有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等,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积极护理,均未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术后恢复。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舌癌术后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要保证胃管的正常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陆晓;秦丽英;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目的:比较国内外的养老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方法:分析比较国内外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寻找国外养老模式与我国文化的交汇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养老模式。结果: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养老模式均与其文化一一对应。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借鉴国外养老模式,通过中外文化融合的途径,完善和发展我国养老模式。结论:借鉴国外的养老模式时,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加快养老法律法规的建设,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富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

    作者:毛丽芳;何捷;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沙棘果实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探讨沙棘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HPLC 柱色谱分析和 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方法对沙棘果实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物质的理化性质等数据来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实验共得到β-谷甾醇、β-豆甾醇、5-羟基糠醛、胡萝卜苷、4-羟基苯甲酸、齐墩果酸、2-羟基-丁二酸-4-甲酯、3,4-二羟基苯甲酸和γ-N-(2呋喃基-甲基-)丁胺酸等9种化合物。结论:将沙棘萃取物进行化学和波谱法分离鉴定可有效分离鉴定沙棘有效成分。

    作者:郭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防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方法:将8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小剂量组[300 U /(kg·w)]42例、大剂量组[750 U /(kg·w)]46例。出生后1周开始皮下注射 rh-EPO,隔日1次,3次/周,共6周。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肌肉注射维生素K11 mg/次。结果:疗程结束后小剂量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比大剂量组下降程度明显,输血率差异显著。结论:rh-EPO 能预防早产儿贫血,大剂量[750 U /(kg·w)]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婷;刘金和;张桂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目的:探讨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的预防以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3-10我院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98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再出血的预防措施;分析10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资料,用格拉斯昏迷评分法(GCS 评分法)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资料显示术后发生再出血10例,发生率10.2%,其中再次手术7例,保守治疗2例,放弃治疗1例;其中死亡2例,按照 GCS 评分,意识清楚1例,轻度意识障碍2例,中度意识障碍4例,昏迷1例.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钻骨孔点位置、重视手术操作、控制围手术期血压平稳等手段能够有效预防基底节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基底节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重点在于预防.

    作者:邹祥;贺英;郭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2014收治的应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收治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诸如切口大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损伤程度更轻,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所需时间,缓解其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压力,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李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