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福巧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11/2014-11我院收治的施行妇科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呼吸恢复及呼叫睁眼等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思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08-11/2014-12收治的100例符合 ICD-10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博思清组患者采用博思清治疗,氯氮平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治疗3个月和6个月分别采用 PANSS 量表减分率评价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博思清组相当(P >0.05);而治疗6个月后博思清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氯氮平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博思清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 <0.05).结论:博思清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近期效果相当,但从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来看,博思清有明显优势,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毕见好;高丽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因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日常的护理方法,后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手术)。结果:手术前后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三个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出错率大大低于前者,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通过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腰间盘突出手术效果,增强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出错率,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金瑞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03收治的60例椎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核磁共振与术前病理学检查,60例患者具体肿瘤分型均为星形细胞癌14例,转移癌12例,脊膜癌11例,室管膜癌9例,神经纤维癌7例,血管母细胞癌4例,脂肪癌3例,两组检查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采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清太;李玉梅;谷瓅;黄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抑郁程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使康复效果提高,降低复发现象.
作者:田华;赵景;刘瑶瑶;纪爱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07/2015-01所收治的32例患者,对其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0.6±17.1)min,术中出血量(321.4±2.3)mL,引流液量(166.7±2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5±2.3)d.结论:对于肺癌患者,由于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大、切口长、出血多、肋间神经疼痛以及切口疼痛等缺点,因此,并不建议采取传统开胸手术,应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若遇到特殊情况,则再转开胸手术.
作者:贺海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源猝死(S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06/2014-06间我院接收的35例 AMI 后 SCD 患者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作回顾性研究,对比观察两组人群的临床 HRV相关指标数据的差异.探讨临床 AMI 后的 SCD 患者的 HRV各指标特征,为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同健康者相比,发生 AMI 后猝死患者的全窦性心搏 RR 间期标差(SDNN)、RR 间期平均标差(SDANN)、RR 间期邻差方根(RMSSD)、50 ms 以上 NN 期邻差百分比(PNN50)与低高频比值(LF /HF)等 HRV 指标数据值均显著更低(P <0.05).结论:AMI 后发生 SCD 者的 HRV 各项指标数据与健康者间存在明显差别,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受检者的 HRV 数据特征对其发生 SCD 的风险进行预测,可起到降低临床中 SCD 发生率及加强 AMI 预后的作用.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复杂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01/2014-12我院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的胎儿心脏复杂畸形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胎儿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胎儿心脏复杂畸形的超声表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50例胎儿中,9例为心内膜垫缺损,7例为洛四联症,5例为大动脉转位,4例为永存动脉干,4例为单心室,3例为单心房,3例为肺动脉狭窄或闭锁,1例为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缩窄,2例为误诊,8例为其他畸形。结论:四腔心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以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心脏复杂畸形主要的切面,对于胎儿心脏复杂畸形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注重心房连接关系、肺动脉长轴切面和静脉、右室流出道、图像的缩放功能以及高频探头是避免诊断不全面和漏诊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长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改良 Macfer 切口行功能性颈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01/2014-12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颈淋巴结清除术,观察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施行改良Macfer 切口,行规范性功能性颈清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出血、淋巴漏、皮下积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以及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皮瓣坏死、无疤痕挛缩、切口疤痕不明显、耳垂感觉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改良 Macfer 切口行功能性颈清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具有疤痕隐蔽、无疤痕挛缩、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龙龙;李海霞;连金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后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96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施以一般护理,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病例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胃大部切除术病例干预后并发症出现比例和护理质量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手术病例的并发症出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病例,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病例施以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群体的并发症出现比例,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学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8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抗生素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治愈15例(62.5%),总有效率达95.8%,腹痛开始缓解时间为(2.5±1.5)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0±2.5)d,且住院时间、不良发应率及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起效快、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传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切除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05%(58/8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淋巴结转移、淋巴浸润呈正相关,和癌症高、低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表达在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作者: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和近期预后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肌缺血预适应,60例)和对照组(无心肌缺血预适应,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和近期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血清 cTnI、LDH、Ck-MB 及 CK 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发病1个月内,观察组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近期预后较好.
作者:杨菊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调剂是中药应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中药调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还应该严格按照中药调剂规程进行调配。本文探讨了影响中药疗效的调剂因素。
作者:陈泽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 HP 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 HP 转阴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经过1年的跟踪采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经比较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HP 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消毒工作以及用药指导,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瑞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VITROS350干化学分析仪是美国强生公司推出的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全自动分析系统,它采用独特的多层薄膜干化学技术及光的反射和投射原理,只需将少量标本加在膜上即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结果准确可靠、除吸头和废干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等优点,在医院检验科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使用过程中在样本处理、仪器操作、维护保养和一般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作一综述。
作者:于彩霞;赵江彦;孙国宗;杨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A 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B组患者西医结合大承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对患者治愈率、转手术治疗例数,记录并比较各自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B 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均治愈,A 组患者有9例经药物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跟 A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需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其中,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可降低手术治疗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高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01/2014-01接收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修改为2011-01/2014-01接收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采用16排螺旋 CT 对40例患者给予诊断,观察和比较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CT 检查显示患者影像均表现为脑沟裂内条带状或者线状高密度影,或者脑池内高密度转型。其中5例患者脑梗死,20例患者脑室内出血,7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8例患者为硬膜外血肿。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脑挫裂伤,有21例患者存在脑中线偏移,13例患者存在颅骨骨折。结论:采用16排螺旋 CT 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耿俊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11/2014-12收治的50例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25例.A 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B 组患儿辅以针对性急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例数、患儿退热时间和用药后24 h 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 B 组患儿治愈例数明显多于 A 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 A 组,用药后24 h 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采用针对性急救方法,有利于促进症状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4-12收治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内镜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内镜组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在住院时间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在满意度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进行治疗,操作简便,降低了创伤性,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赵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