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和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关系

张建丽

关键词:AMI, HRVF, SCD 风险,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源猝死(S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06/2014-06间我院接收的35例 AMI 后 SCD 患者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作回顾性研究,对比观察两组人群的临床 HRV相关指标数据的差异.探讨临床 AMI 后的 SCD 患者的 HRV各指标特征,为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同健康者相比,发生 AMI 后猝死患者的全窦性心搏 RR 间期标差(SDNN)、RR 间期平均标差(SDANN)、RR 间期邻差方根(RMSSD)、50 ms 以上 NN 期邻差百分比(PNN50)与低高频比值(LF /HF)等 HRV 指标数据值均显著更低(P <0.05).结论:AMI 后发生 SCD 者的 HRV 各项指标数据与健康者间存在明显差别,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受检者的 HRV 数据特征对其发生 SCD 的风险进行预测,可起到降低临床中 SCD 发生率及加强 AMI 预后的作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与特点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2013收治宫外孕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对其宫外孕类型以及声像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近子宫型异位妊娠,余下47例患者为附件区异位妊娠。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医生诊断宫外孕患者类型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作者:马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切除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05%(58/8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淋巴结转移、淋巴浸润呈正相关,和癌症高、低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表达在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作者: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4-12收治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内镜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内镜组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在住院时间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在满意度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内镜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进行治疗,操作简便,降低了创伤性,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赵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INS)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治疗中的重要辅助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 UC 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给予观察组患者 INS 护理,而对照组患者不予以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 UC 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营养风险评分(NRS 评分)及营养水平状况,探讨INS 对于 UC 治疗的重要辅助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 NRS 评分、BMI(体质量指数)、TP(总蛋白)无明显差异(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RS 评分明显更低(P <0.05),同时该组患者的 BMI 平均指数和 TP 平均值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INS 对于提升 UC 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加以应用和实践.

    作者:陈黎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舌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舌癌手术患者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结合临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管使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例留置胃管后,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观察组的病例通过分析胃管使用的影响因素,及时采用了相应的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正常使用胃管的原因有非计划拔管、堵管、置管后并发症等,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积极护理,均未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术后恢复。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舌癌术后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要保证胃管的正常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陆晓;秦丽英;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电解质、酸碱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肌酐、血尿氮素、血钾水平、内环境 pH 值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可见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值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艺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入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锦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旨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甲胎蛋白和 Free-β-hCG 浓度,使用计算机风险软件计算胎儿患18三体、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此外使用胰酶消化法进行产前羊水诊断.结果:A 组孕妇产前筛查率为91.64%(581/634),超声检查率为93.53%(593/634),B 组孕妇产前筛查率为94.82%(581/634),超声检查率为97.41%(593/6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初生缺陷检出率,提高人口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罗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人 still 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 still 变应性亚败血症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6例 still 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发热(93.8%)、皮疹(87.5%)和关节痛(93.8%)是该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另外,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和脾肿大等也是常见症状.血清铁蛋白的阳性率达到93.8%,85.7%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结果表明,成人 still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痛,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治疗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目的:研究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A 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B组患者西医结合大承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对患者治愈率、转手术治疗例数,记录并比较各自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B 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均治愈,A 组患者有9例经药物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跟 A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需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其中,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可降低手术治疗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高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机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对整体护理在儿科呼吸机护理中的作用加以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接受呼吸机治疗患儿8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儿科呼吸机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选患儿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干预后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出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试验组患儿家属对呼吸机专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儿群体施以整体护理干预,对降低该类患儿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陈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在治疗小儿肾衰竭(AFR)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例患有肾衰竭的儿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分析其具体护理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各项检查,有13例患儿检查指标正常并出院,2例患儿死亡,5例患儿经过治疗也恢复正常。结论:在治疗肾衰竭患儿的时候要注意其心理变化情况,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仔细测量患儿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的重量,并记录下来,密切注意患儿24 h 内尿液颜色的变化和出入量的变化,精心护理患儿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以达到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胡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11/2014-12收治的50例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25例.A 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B 组患儿辅以针对性急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例数、患儿退热时间和用药后24 h 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 B 组患儿治愈例数明显多于 A 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 A 组,用药后24 h 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采用针对性急救方法,有利于促进症状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07/2015-01所收治的32例患者,对其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0.6±17.1)min,术中出血量(321.4±2.3)mL,引流液量(166.7±2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5±2.3)d.结论:对于肺癌患者,由于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大、切口长、出血多、肋间神经疼痛以及切口疼痛等缺点,因此,并不建议采取传统开胸手术,应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若遇到特殊情况,则再转开胸手术.

    作者:贺海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8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抗生素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治愈15例(62.5%),总有效率达95.8%,腹痛开始缓解时间为(2.5±1.5)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0±2.5)d,且住院时间、不良发应率及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起效快、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传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67例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在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类型的手术予以治疗,治愈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本组67例患者实施手术后,其中65例结石一次性取出(97.01%),2例出现结石残留,再次实施手术后取出,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67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术后有合并感染和其他疾病,患者合并症发生率为10.45%.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优良率为94.03%.结论:胆道狭窄和胆汁引流通畅与否是影响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手术治疗中容易出现结石残留,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合理选择手术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共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配合中药方加减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2.86%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的 FT3、FT4与 TSH 等指标值相仿(P >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05).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有不良症状发生,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占优势(P <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促进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恢复,且安全性佳,适合推广。

    作者:余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10/2015-01到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术中选择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36例麻醉诱导选择依托咪酯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麻醉情况.结果:手术各时点比较,两组的 SBP、DPB 和 HR 指标值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术后苏醒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可有效保障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并促使患者术后尽快苏醒,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廖成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梗溶栓再通后 ST 段再抬高3例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心梗溶栓再通后 ST 段再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12/2014-12我院收治的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和 ST 段抬高情况.结果:本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有29例患者的血管再通,再通率为60.42%,其中有3例患者在溶栓治疗结束之后0~40 min 后再次发生 ST 抬高现象,ST 段抬高程度为0.4~1.1 mV,发病距离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为2.0~6.0 h,其中2例患者 ST 再抬高时伴有胸痛症状加剧情况.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例 ST 段再抬高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均完全再通(100%).其中梗死相关血管包括左前降支近端病变1例,狭窄程度为65%~85%;左前降支中段病变1例,狭窄程度为70%~85%;右冠状动脉中段1例,狭窄程度为75%~90%.冠状动脉血流监测显示,TIMI2级1例,TIMI3级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后出现 ST 段再抬高现象可以作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建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固定治疗方式更令人满意,且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生理与经济等方面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金华;高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