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温下不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王会芳;杨晶;高素新;刘强;朱丽莉

关键词:常温, 血常规, 影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摘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常温下不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pentra MS CRP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份在常温条件下储存的不同时间的标本,分别于10 min、8 h、24 h、48 h、72 h测定,以10 min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血常规标本常温保存72 h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比较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常规标本在常温下保存时间延长要考虑到某些参数的变化,以便为临床提供更为可信的数据.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01/2014-06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70例,共计970张处方,并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临床资料等方式,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不合理用药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次970张处方中,共有882张为抗菌药物处方,应用率为90.9%.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来看,以头孢菌素类多,占51.8%,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5%和14.7%.从联合用药情况来看,882张抗菌药物处方多为单用药物,占70.4%,且无三联以上用药处方.从不合理用药情况来看,共有68张(7.7%)处方用药不合理,主要问题集中在用药途径欠合理、用药剂量不当和疗程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仍不是特别合理,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并通过人员培训、药物联用等方式来规范用药.

    作者:廖克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螺钉联合后路抗滑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螺钉联合后路抗滑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4-10收治的股骨踝状面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螺钉联合后路抗滑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50例患者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7.3±3.4)周.患者无血管神经感染等并发症,不存在内固定松动以及不愈合的情况.膝关节功能显示,术后优良率比术前优良率高,差异显著,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髁冠状面骨折患者给予螺钉联合后路抗滑钢板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可实现早期不负重活动,疗效理想.

    作者:刘建;李强;王金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喉罩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例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喉罩组采用喉罩置管全麻,对照组采用气管导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喉罩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在操作时和苏醒时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降低(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表明两组无差异;喉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道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葭;缪小勇;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体会

    目的:讨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来防止并发症的体会.方法:抽取高血压患者88例进行讨论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服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率.结果:经干预护理措施实施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的遵医服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够控制患者血压率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两组均有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诸如切口大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损伤程度更轻,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所需时间,缓解其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压力,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曹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01/2013-09收治的43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432例患儿中,共检出 MP DNA、MP IgM阳性68例,总检出率为15.74%(68/432).其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4例,肺炎36例,急性支气管炎28例.在阳性患儿中,男38例,检出率为17.92%(38/212),女30例,检出率为13.64%(30/220).男患儿检出率略高于女患儿.从年龄分布来看,9~13岁儿童检出率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而其他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肺炎支原体在9~13儿童检出率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儿临床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晓辉;孟现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辽宁地区代谢病患病率的普查和癌症患者中的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研究

    目的:通过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3363例辽宁地区成人患者进行代谢病检测,分析其代谢病的发病率和癌症患者中氨基酸代谢紊乱情况.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辽宁地区的3363例患者进行氨基酸、酰基肉碱及其相对应比值的检测,对代谢病患病率、各种疾病发生代谢病的概率和癌症患者中代谢病指标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串联质谱分析法测定3363例成人患者的氨基酸和肉碱水平,确诊遗传代谢病病例1033,其中男性612例、女性421例.阳性率是30.7%.其概率远远高于新生儿的发病率.肿瘤科室、消化科室和神经科室的患者阳性发病率较高,均高于30%.另外针对486例肿瘤患者中的29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乳腺癌与谷氨酸代谢密切相关,谷氨酸代谢指标异常且降低.274例肺癌患者中组氨酸代谢较异常且降低.串联质谱方法对成人的代谢病检测对于患者早期筛查和诊断以及预后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结论:谷氨酸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同样肺癌中组氨酸的表现为低于正常下限,这个指标可以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中.这两个指标对于个体化治疗和预后也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晓雪;曹云峰;朱志图;房中则;孙晓宇;孙宏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炎14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4-10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实验组给予利普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比较上,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流液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利普刀对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减少了术中出血,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腰腿痛的思路与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腰腿痛患者的思路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中药治疗组和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两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5±1.5)d,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0±1.5)d,两组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序贯疗法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较短,患者对治疗效果更满意.

    作者:张慎芳;刘凤强;张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作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血清,同时采集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清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抗炎因子白介素IL-4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抗炎因子IL-6、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4水平为(0.415±0.071)ng/L,对照组未见IL-4表达.结论: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水平变化.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媒体教学系统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中的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0名2010级临床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①两组学员实施不同课堂教学方法后,在手术整体流程掌握情况和手术操作重点环节掌握情况两个方面的考试得分水平上组间比较,传统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显著地低于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且组间比较,均P<0.05;②总满意率组间比较,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水平显著地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每组均有患儿50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相对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方案治疗不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徐卫芹;韦国玉;何浩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7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结果:研究组中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病例CysC平均值为(2.06±1.08)mg/L,远高于对照组(0.85±0.20)mg/L,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Cys C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及转归起到监控作用.

    作者:陈玉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使用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都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杜英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新进展和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临床分析,对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2013-01/2014-08注射头袍硫脒和头孢三嗪的12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注射方式应用的头袍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6.28%,预防性应用药物约为60.12%,治疗性应用药物约为0.61%,经4~15 d的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式头袍硫脒药物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联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9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氟康唑+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氟康唑+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阴道炎症评分及阴道健康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与对照组的91.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的2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炎症状评分[(0.9±0.4)vs (1.5±0.8)]分、阴道健康状况评分[(13.8±3.0)vs (10.2±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甲硝唑、氟康唑+替硝唑治疗阴道炎疗效类似,但后者不良反应明显少,能显著提高阴道健康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与防范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13-10/2013-12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审核不合理用药医嘱406例,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当、载体量选择不当、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当。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从药师培训、医生交流、病区沟通三方面入手采取防范措施,规避不合理处方,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晶晶;豆兴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患牙的联合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机械性疗法、药物消毒及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牙周-牙髓联合病患者患牙的治疗效果,以帮助牙科医生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口腔科就诊并已确诊为牙周-牙髓联合病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个月.第1组50例,治疗策略: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性的进行相关治疗.对牙髓炎症的治疗具体为:牙髓内高压时进行根管治疗(彻底引流以缓解病人症状),牙龈刮治术.牙周炎症的治疗:选择合适的牙周手术以清除病变的牙周组织(有利于清除感染病灶).药物治疗:局部用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牙周清洗,再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第2组46例,采用常规刮治术.用表格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联合疗法对牙周-牙髓联合病患牙的疗效.结果:通过χ2检验,得出P<0.05,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优于单纯的局部药物治疗.结论:机械性疗法、药物消毒及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牙周-牙髓联合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推荐应用于临床上对该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瑞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杂志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