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赵亚军;郭云霞;邢军

关键词: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对照组样本未做溶血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并就如何预防溶血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11-05/2013-05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于术前接受MRI检查,对比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结果.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肿瘤T分期的一致性,并计算MRI各T分期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对T分期准确率为87.86%(152/173);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检验 Kappa 值为0.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高分辨T2 WI评价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手术、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作者:高永清;翁小芳;陈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5例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树脂血液灌流对400余例患者进行5000余次血液灌流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临床应对进行分析。结果: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中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性。结论: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需严格规范流程,对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迅速判断,采取正确有效抢救措施。

    作者:冯子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假病毒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构建含有汉滩病毒( HTNV)标准株76~118株包膜糖蛋白的假病毒,并对其进行检测。方法:将表达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质粒和以VSVΔG为骨架的假病毒颗粒,与293T细胞共转染,构建汉滩病毒的假病毒,用中和实验,受体抑制实验,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对其抗原性、中和反应、受体作用等进行检测。结果:汉滩病毒假病毒与活病毒有相似的抗原特性,汉滩病毒假病毒可以模拟活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其糖蛋白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结论:成功构建含有汉滩病毒标准株包膜糖蛋白的假病毒,它与活病毒的抗原特性和受体作用的方式相似,这为进一步研究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作者:钟研;李金林;陈良君;杨占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对照组样本未做溶血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并就如何预防溶血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亚军;郭云霞;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2-04/2014-12克拉玛依市社区居民患恶性肿瘤患者并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同时接受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血糖管理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其化疗前、化疗过程中、化疗后发生糖尿病状况,依据患者糖尿病状况分为A组( n=68)和B组( n=232),并对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A组6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并发恶性肿瘤后,患者血糖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上升幅度大概在20%~150%左右,在接受化疗过程中,血糖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增高幅度大概在20%~180%左右,而血糖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有明显增加,每天胰岛素用量高达100 U.整个化疗期间,A组中共4例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 B组共12例患者在化疗第3~10周时,血糖呈上升状况.两组化疗前后合并糖尿病疾病患者均随访2年时间,A组6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疾病减轻(22.06%)、53例患者为稳定状态(77.94%);B组化疗后合并糖尿病的12例患者中共4例患者为减轻(33.33%),3例为稳定状态(25.00%),5例为糖耐量恢复正常(41.67%).结论: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两者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糖尿病可加大恶性肿瘤发生可能性,恶性肿瘤在化疗过程中,也有可能引发糖尿病,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吴胜利;潘巧云;吴克雄;谢爱霞;高丽霞;朱玉婧;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拔除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不同病种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时间,白天与夜晚拔除对排尿的影响,拔除前夹管训练的必要性,按需夹闭与定时夹闭对拔管后排尿的影响,膀胱充盈与空虚时拔管的比较。主动充盈与被动充盈时拔管的比较,以及不同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旨在为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减少尿路感染、降低尿潴留提供依据。。

    作者:金淑霞;高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护理对策对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适当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中能够发挥的良好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 n=100)和研究组( n=100),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良后的护理干预,包括加强基础护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及教育引导等.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儿的治疗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严萍;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索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值的差异.方法:对81例肺癌的肿瘤病灶进行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分别获得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 TTP )、血流量( BF)、血容量( BV)、毛细血管通透性( PMB)相应灌注图并测量TTP、BF、BV、PMB值.将结果分别进行多组比较和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81例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癌均获得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灌注彩图和灌注值.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BF(mL/100 mL/min)分别是:89.34、77.27、96.4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BV( mL/100 mL)分别是:8.06、8.94、11.95;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PMB ( mL/100 m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鳞癌与腺癌的TTP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BF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鳞癌与小细胞性肺癌、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 BV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在肺肿瘤的灌注应用中是可行的;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部分CT低剂量灌注值存在差异.

    作者:张治平;李振辉;张大福;王关顺;杨光军;高德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深麻醉拔管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深麻醉拔管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01/2015-06择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术毕气管导管拔管方式的不同,将接受清醒拔管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深麻醉拔管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拔管时,观察组HR、MAP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后,观察组HR、MAP、Sp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采取深麻醉拔管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庆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腹探查确诊膈下游离气体阴性小肠破裂1例报告

    大部分小肠破裂病例在入院时可通过其既往史、临床表现和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但个别案例X线下表现无明显游离气体。易导致误诊、漏诊。本研究报告了1例剖腹探查确诊膈下游离气体阴性小肠破裂案例,讨论出膈下游离气体阴性急腹症的剖腹探查术指征,对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继;徐岩;郑润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工作现况与发展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在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从管理要求进展、工作现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工作达到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李梦童;王嘉琪;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在对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上,研究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的方法.方法:选取四川省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2013-08/2015-08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治疗;同期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设为对照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对比,同时对其收缩压值以及舒张压值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值为(120.15±8.42) mmHg,对照组为(136.53±11.46)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值为(80.42±4.44)mmHg,对照组为(93.70±6.11)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潘大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及观察组( n=30),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 KLF4和 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手术切除标本按常规制成石蜡包埋切片,对KLF4和BIRC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KLF4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直肠癌BIRC7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的病理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情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2012-02/2014-07收治的66例胎母输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3)和研究组( n=33),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阿孜古丽·卡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 n=36)和研究组( 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艳军;邵宏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5-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n=98),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 n=86).两组患者均行X线片、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对照组行复方氨基酸、藻酸双酯钠、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及硝酸酯类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漏诊率、误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症状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断中漏诊、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诊断需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且针对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钟天辉;崔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肛肠医院2005-07/2015-07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18)和观察组( n=1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贠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