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李鹏

关键词: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治疗, 面神经解剖, 神经电生理监测
摘要: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11-05/2013-05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于术前接受MRI检查,对比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结果.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肿瘤T分期的一致性,并计算MRI各T分期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对T分期准确率为87.86%(152/173);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检验 Kappa 值为0.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高分辨T2 WI评价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手术、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作者:高永清;翁小芳;陈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探讨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11/2015-11收治的60例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和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急救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采取客观、合理的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妥善处理伤口、动态观察病情等急救措施,60例患者痊愈3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对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需要采取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垦管理局中心医院2013-01/2014-12收治的5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把外科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基本被根除的患者有20例,仅有4例患者需要经过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肿瘤的为主要的方法,和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其在治疗效果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4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通过支架的网孔在动脉瘤腔填塞GDC.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1~10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1例术后意外死亡,30例动脉瘤全部消失,8例大部分消失,2例动脉瘤复发.并发症:发生支架移位5例,其中支架释放后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动脉瘤腔时,支架向远端移位1例,但未导致任何严重后果,4例患者取出球囊时支架被球囊所带动而移位.发生血栓性脑梗死3例,颈内动脉一过性痉挛2例,1例弹簧圈末端自动脉瘤腔逸出,无其他明显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方法,结合GDC是治疗颅内宽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钟剑烽;李斌;唐太昆;邱学才;马孝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索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值的差异.方法:对81例肺癌的肿瘤病灶进行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分别获得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 TTP )、血流量( BF)、血容量( BV)、毛细血管通透性( PMB)相应灌注图并测量TTP、BF、BV、PMB值.将结果分别进行多组比较和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81例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癌均获得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灌注彩图和灌注值.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BF(mL/100 mL/min)分别是:89.34、77.27、96.4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BV( mL/100 mL)分别是:8.06、8.94、11.95;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PMB ( mL/100 m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鳞癌与腺癌的TTP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BF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鳞癌与小细胞性肺癌、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 BV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在肺肿瘤的灌注应用中是可行的;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部分CT低剂量灌注值存在差异.

    作者:张治平;李振辉;张大福;王关顺;杨光军;高德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 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46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46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中,1例位于盲肠,7例位于升结肠,4例位于横结肠,4例位于降结肠,6例位于乙状结肠,24例位于直肠.肿瘤长度2~13.4(平均5.5) cm,病变肠壁厚度1~3.8(平均2.1) cm.43例表现为同心环状肠壁增厚,均匀增厚25例,不均匀增厚17例,3例表现为偏心性增厚,7例患者表现出靶环征. CT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影,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以中度强化为主.结直肠肠周间隙中至重度浸润的有28例.6例患者出现有肠梗阻CT征象.31例伴有肠周淋巴结肿大;3例有肝脏转移灶,1例同时有肝脏及卵巢转移灶;14例有腹膜种转移;2例有盆腔内邻近器官受累.结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为年轻患者的肠壁的均匀或不均性环形增厚,病变范围较长.

    作者:林圣美;张玮;翟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工作现况与发展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在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从管理要求进展、工作现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工作达到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李梦童;王嘉琪;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2012-02/2014-07收治的66例胎母输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3)和研究组( n=33),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阿孜古丽·卡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枸杞汁对成年男性血清睾酮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枸杞汁对成年男性血清睾酮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30~70岁成年男性共40人,每晚睡前饮用枸杞汁100 mL,持续32 d,测试研究前后血睾酮和皮质醇含量,并通过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 IIEF)和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 BMSFI)评价性功能状况.结果:饮用32 d枸杞汁后,成年男性血睾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睾酮/皮质醇比值出现显著性升高现象,同时,性交满意度显著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欲、勃起功能总体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评分总分有显著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41-65岁年龄组成年男性血清激素水平和性功能评价指标提高更加明显.结论:饮用32 d枸杞汁可提高成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和睾酮/皮质醇比值水平,提高成年男性性交满意度、性欲以及勃起功能总体满意度,有助于增强成年男性性功能.

    作者:徐国琴;翁锡全;彭燕群;蓝道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肛肠医院2005-07/2015-07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18)和观察组( n=1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贠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对胃肠穿孔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使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维持体温稳定.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2011-08/2013-12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腹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 A 组( n=38)和B组( n=38),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腹腔冲洗后5 min、30 min、1 h、手术结束时体温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体温明显降低,B组患者体温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陈海帆;邹玲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5-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n=98),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 n=86).两组患者均行X线片、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对照组行复方氨基酸、藻酸双酯钠、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及硝酸酯类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漏诊率、误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症状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断中漏诊、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诊断需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且针对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钟天辉;崔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导医导诊工作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导医导诊工作新模式的效果。方法:对基层医学导医导诊工作的具体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导医导诊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结果:导医导诊可提高基层医院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中建立信任,提高患者依从率,积极主动配合医院治疗。结论:导医导诊不仅能帮助患者解决心中疑惑和顾虑,让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案,同时还提高了基层医院在大众心中的形象,促进医院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罗应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及观察组( n=30),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深麻醉拔管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深麻醉拔管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01/2015-06择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术毕气管导管拔管方式的不同,将接受清醒拔管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深麻醉拔管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拔管时,观察组HR、MAP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后,观察组HR、MAP、Sp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采取深麻醉拔管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庆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 n=36)和研究组( 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艳军;邵宏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护理对策对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适当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中能够发挥的良好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 n=100)和研究组( n=100),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良后的护理干预,包括加强基础护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及教育引导等.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儿的治疗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严萍;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5例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树脂血液灌流对400余例患者进行5000余次血液灌流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临床应对进行分析。结果: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中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性。结论: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需严格规范流程,对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迅速判断,采取正确有效抢救措施。

    作者:冯子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作者:卢言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