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剑烽;李斌;唐太昆;邱学才;马孝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肛肠医院2005-07/2015-07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18)和观察组( n=1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贠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树脂血液灌流对400余例患者进行5000余次血液灌流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临床应对进行分析。结果: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中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性。结论: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需严格规范流程,对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迅速判断,采取正确有效抢救措施。
作者:冯子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使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维持体温稳定.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2011-08/2013-12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腹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 A 组( n=38)和B组( n=38),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腹腔冲洗后5 min、30 min、1 h、手术结束时体温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体温明显降低,B组患者体温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陈海帆;邹玲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作者:卢言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肺炎实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妇幼保健院2014-06/2015-06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 n=43)与对照组( n=43).对照组给予常规医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混悬液实行雾化吸入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湿啰音消失、气喘缓解、咳嗽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湿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住院、肺部哮鸣音消失、气喘缓解时间方面两组实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肺炎实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医治在消除哮鸣音和气喘方面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和病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小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0引言神经性心脏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1].具体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伴有呼吸困难、头晕痛、失眠多梦等其他神经症.其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55岁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中医属“心悸”、“怔忡”、“胸痹”、“郁证”、“脏躁”等多个范畴.多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久郁气滞,气郁化火,灼津生痰,甚者血行不畅,脉络失利,而发诸症.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柴胡疏肝散,辅之以心理疏导,疗效佳,现举证如下。
作者:孙聪;章代亮;刘永家;黄睿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实验组( n=16)和对照组( n=16).实验组患者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后,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玉萍;何仙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肺癌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值的差异.方法:对81例肺癌的肿瘤病灶进行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分别获得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 TTP )、血流量( BF)、血容量( BV)、毛细血管通透性( PMB)相应灌注图并测量TTP、BF、BV、PMB值.将结果分别进行多组比较和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81例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性癌均获得70 kV·50 mAs 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的灌注彩图和灌注值.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BF(mL/100 mL/min)分别是:89.34、77.27、96.4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BV( mL/100 mL)分别是:8.06、8.94、11.95;鳞癌、腺癌、小细胞性癌的 PMB ( mL/100 m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鳞癌与腺癌的TTP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BF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鳞癌与小细胞性肺癌、腺癌与小细胞性癌的 BV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剂量灌注扫描在肺肿瘤的灌注应用中是可行的;肺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部分CT低剂量灌注值存在差异.
作者:张治平;李振辉;张大福;王关顺;杨光军;高德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 n=36)和研究组( 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艳军;邵宏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对照组样本未做溶血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并就如何预防溶血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亚军;郭云霞;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部分小肠破裂病例在入院时可通过其既往史、临床表现和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但个别案例X线下表现无明显游离气体。易导致误诊、漏诊。本研究报告了1例剖腹探查确诊膈下游离气体阴性小肠破裂案例,讨论出膈下游离气体阴性急腹症的剖腹探查术指征,对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继;徐岩;郑润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垦管理局中心医院2013-01/2014-12收治的5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把外科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基本被根除的患者有20例,仅有4例患者需要经过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肿瘤的为主要的方法,和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其在治疗效果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5-0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凌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 n=48)与对照组( n=48),分别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和仅使用西沙必利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治疗后,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胆汁反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纯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张小龙教授应用古人经典小方、个人经验小方在膏方调理中的应用。其膏方在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和调理气血津液,维持阴阳平衡和改善体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教授认为膏方调理的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往往主诉多种疾病,所陈述的病症和症状错综复杂,虚实相现,处方很难用单方应对,同样用药也不能用单味君药和几味臣药、佐药、使药解决问题,而在考虑总体保持阴阳、寒热、温凉平衡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应用经典小方或经验小方调理机体失衡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膏方定制和平时治病一样,辨证是关键,据证而辨,量身定做,一人一膏,在此前提下正确遣方用药。
作者:陈建新;张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导医导诊工作新模式的效果。方法:对基层医学导医导诊工作的具体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导医导诊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结果:导医导诊可提高基层医院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中建立信任,提高患者依从率,积极主动配合医院治疗。结论:导医导诊不仅能帮助患者解决心中疑惑和顾虑,让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案,同时还提高了基层医院在大众心中的形象,促进医院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罗应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及观察组( n=30),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的准确性及实用值.方法:选取2013-04/2014-04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准备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43)与对照组( n=43),观察组采用 Narcotrend 麻醉深度监测仪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按经验给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量、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有利于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荣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手术切除标本按常规制成石蜡包埋切片,对KLF4和BIRC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KLF4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直肠癌BIRC7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的病理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情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压( CVP )检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应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医院2013-01/2014-03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中心静脉压上机天数及血气改善情况与不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情况.对比上呼吸机的患者行静脉压测定与不测定静脉压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结果:收治的25例患者中,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血气改善情况优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治疗时间也少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及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通气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时宪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