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压检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应用

时宪锋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检测, 机械通气, 肺心病呼吸衰竭, 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压( CVP )检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应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医院2013-01/2014-03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中心静脉压上机天数及血气改善情况与不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情况.对比上呼吸机的患者行静脉压测定与不测定静脉压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结果:收治的25例患者中,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血气改善情况优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治疗时间也少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及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通气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工作现况与发展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在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从管理要求进展、工作现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工作达到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李梦童;王嘉琪;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对胃肠穿孔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使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维持体温稳定.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2011-08/2013-12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腹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 A 组( n=38)和B组( n=38),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腹腔冲洗后5 min、30 min、1 h、手术结束时体温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体温明显降低,B组患者体温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陈海帆;邹玲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民医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以及同期抽取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次采用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进行诊断,观察心电图诊断情况以及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检测情况.结果:在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上,冠心病患者的病理性Q波、ST段下移合并T波倒置的发生率均比健康志愿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方法在冠心病患者阴阳性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志愿者比较上,心电图的阳性率比冠状动脉造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且不存在创伤性,然而为了降低误诊漏诊率,建议与其余方法联合.

    作者:冯云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肛肠医院2005-07/2015-07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18)和观察组( n=1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贠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11-05/2013-05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于术前接受MRI检查,对比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结果.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肿瘤T分期的一致性,并计算MRI各T分期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对T分期准确率为87.86%(152/173);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检验 Kappa 值为0.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高分辨T2 WI评价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手术、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作者:高永清;翁小芳;陈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2012-02/2014-07收治的66例胎母输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3)和研究组( n=33),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阿孜古丽·卡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5-01我院ICU收治的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院内肺部发生感染的患者有75例,未发生感染25例,统计发生肺部感染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吸烟、是否昏迷、开放气管方式以及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结果:在所有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中,患者年龄≥60、住院天数≥14、会吸烟、昏迷患者、合并COPD以及采用气管切口或插管治疗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比率明显升高,同项目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比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超过60岁、住院时间超过14 d、有吸烟史、合并COPD、昏迷患者以及采用气管切口或插管治疗,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作者:刘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作者:卢言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 KLF4和 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中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腺瘤手术切除标本按常规制成石蜡包埋切片,对KLF4和BIRC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KLF4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直肠癌BIRC7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和腺瘤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F4和BIRC7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的病理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情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假病毒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构建含有汉滩病毒( HTNV)标准株76~118株包膜糖蛋白的假病毒,并对其进行检测。方法:将表达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质粒和以VSVΔG为骨架的假病毒颗粒,与293T细胞共转染,构建汉滩病毒的假病毒,用中和实验,受体抑制实验,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对其抗原性、中和反应、受体作用等进行检测。结果:汉滩病毒假病毒与活病毒有相似的抗原特性,汉滩病毒假病毒可以模拟活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其糖蛋白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结论:成功构建含有汉滩病毒标准株包膜糖蛋白的假病毒,它与活病毒的抗原特性和受体作用的方式相似,这为进一步研究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作者:钟研;李金林;陈良君;杨占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垦管理局中心医院2013-01/2014-12收治的5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把外科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基本被根除的患者有20例,仅有4例患者需要经过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肿瘤的为主要的方法,和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其在治疗效果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5-0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凌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 n=48)与对照组( n=48),分别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和仅使用西沙必利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治疗后,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胆汁反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纯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在对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上,研究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的方法.方法:选取四川省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2013-08/2015-08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治疗;同期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设为对照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对比,同时对其收缩压值以及舒张压值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值为(120.15±8.42) mmHg,对照组为(136.53±11.46)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值为(80.42±4.44)mmHg,对照组为(93.70±6.11)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潘大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梗阻MSCT诊断进展

    介绍了肠梗阻的临床常见原因,着重分析了各种肠梗阻的CT表现,并对其检查方法、鉴别、对手术及预后评估进行了分析,指出MSCT可有效显示绝大部分肠梗阻的原因及病变局部细节,可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是肠梗阻的无创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并分析了CT检查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影像新技术在肠梗阻中的应用可能。

    作者:胡凡刚;梁文杰;张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对照组样本未做溶血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并就如何预防溶血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亚军;郭云霞;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5例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治疗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树脂血液灌流对400余例患者进行5000余次血液灌流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临床应对进行分析。结果: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中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性。结论:树脂型血液灌流治疗需严格规范流程,对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迅速判断,采取正确有效抢救措施。

    作者:冯子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方在膏方调理中的应用

    介绍张小龙教授应用古人经典小方、个人经验小方在膏方调理中的应用。其膏方在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和调理气血津液,维持阴阳平衡和改善体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教授认为膏方调理的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往往主诉多种疾病,所陈述的病症和症状错综复杂,虚实相现,处方很难用单方应对,同样用药也不能用单味君药和几味臣药、佐药、使药解决问题,而在考虑总体保持阴阳、寒热、温凉平衡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应用经典小方或经验小方调理机体失衡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膏方定制和平时治病一样,辨证是关键,据证而辨,量身定做,一人一膏,在此前提下正确遣方用药。

    作者:陈建新;张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5-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n=98),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 n=86).两组患者均行X线片、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对照组行复方氨基酸、藻酸双酯钠、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及硝酸酯类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漏诊率、误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症状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的诊断中漏诊、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诊断需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且针对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钟天辉;崔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