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珩

关键词:ICU,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5-01我院ICU收治的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院内肺部发生感染的患者有75例,未发生感染25例,统计发生肺部感染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吸烟、是否昏迷、开放气管方式以及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结果:在所有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中,患者年龄≥60、住院天数≥14、会吸烟、昏迷患者、合并COPD以及采用气管切口或插管治疗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比率明显升高,同项目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比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超过60岁、住院时间超过14 d、有吸烟史、合并COPD、昏迷患者以及采用气管切口或插管治疗,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0引言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8%,桥小脑角肿瘤的65%~90%[1],多为起源于听神经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分支,因此以前庭神经鞘瘤命名更为准确,但临床仍习惯使用听神经瘤这一名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因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对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邻近神经刺激症状、小脑和脑干症状等,肿瘤较大者甚至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治疗不仅仅限于全切,还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全切肿瘤(包括内听道内肿瘤)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②保留有效的面神经功能;③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力争保留有效听力[2]。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及观察组( n=30),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2012-02/2014-07收治的66例胎母输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3)和研究组( n=33),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对胎母输血综合征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阿孜古丽·卡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肺炎实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妇幼保健院2014-06/2015-06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 n=43)与对照组( n=43).对照组给予常规医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混悬液实行雾化吸入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湿啰音消失、气喘缓解、咳嗽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湿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住院、肺部哮鸣音消失、气喘缓解时间方面两组实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肺炎实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医治在消除哮鸣音和气喘方面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和病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小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约稿信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Online-ISSN:2395-3012,Print-ISSN:2395-3977)是一本开放获取、同行评议、学术性英文双月刊。本刊由中国转化医学和生物技术创新联盟、美国非营利性科技机构赛福地合作出版,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编委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内外100多位专家组成。本刊旨在发表癌症转化医学研究新动态,促进该领域研究人员和临床从业者的交流和合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拔除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不同病种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时间,白天与夜晚拔除对排尿的影响,拔除前夹管训练的必要性,按需夹闭与定时夹闭对拔管后排尿的影响,膀胱充盈与空虚时拔管的比较。主动充盈与被动充盈时拔管的比较,以及不同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旨在为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减少尿路感染、降低尿潴留提供依据。。

    作者:金淑霞;高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

    0引言神经性心脏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1].具体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伴有呼吸困难、头晕痛、失眠多梦等其他神经症.其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55岁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中医属“心悸”、“怔忡”、“胸痹”、“郁证”、“脏躁”等多个范畴.多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久郁气滞,气郁化火,灼津生痰,甚者血行不畅,脉络失利,而发诸症.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柴胡疏肝散,辅之以心理疏导,疗效佳,现举证如下。

    作者:孙聪;章代亮;刘永家;黄睿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梗阻MSCT诊断进展

    介绍了肠梗阻的临床常见原因,着重分析了各种肠梗阻的CT表现,并对其检查方法、鉴别、对手术及预后评估进行了分析,指出MSCT可有效显示绝大部分肠梗阻的原因及病变局部细节,可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是肠梗阻的无创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并分析了CT检查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影像新技术在肠梗阻中的应用可能。

    作者:胡凡刚;梁文杰;张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在对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上,研究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的方法.方法:选取四川省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2013-08/2015-08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治疗;同期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设为对照组( n=50),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对比,同时对其收缩压值以及舒张压值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值为(120.15±8.42) mmHg,对照组为(136.53±11.46)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值为(80.42±4.44)mmHg,对照组为(93.70±6.11)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潘大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 n=36)和研究组( 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艳军;邵宏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11-05/2013-05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于术前接受MRI检查,对比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结果.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肿瘤T分期的一致性,并计算MRI各T分期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对T分期准确率为87.86%(152/173);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检验 Kappa 值为0.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高分辨T2 WI评价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手术、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作者:高永清;翁小芳;陈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探讨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11/2015-11收治的60例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和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急救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采取客观、合理的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妥善处理伤口、动态观察病情等急救措施,60例患者痊愈3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对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需要采取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对胃肠穿孔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使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维持体温稳定.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2011-08/2013-12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腹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 A 组( n=38)和B组( n=38),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腹腔冲洗后5 min、30 min、1 h、手术结束时体温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体温明显降低,B组患者体温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使用压缩空气热交换毯配合加温冲洗液等综合体温干预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陈海帆;邹玲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腹探查确诊膈下游离气体阴性小肠破裂1例报告

    大部分小肠破裂病例在入院时可通过其既往史、临床表现和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但个别案例X线下表现无明显游离气体。易导致误诊、漏诊。本研究报告了1例剖腹探查确诊膈下游离气体阴性小肠破裂案例,讨论出膈下游离气体阴性急腹症的剖腹探查术指征,对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继;徐岩;郑润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压检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压( CVP )检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应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医院2013-01/2014-03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中心静脉压上机天数及血气改善情况与不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情况.对比上呼吸机的患者行静脉压测定与不测定静脉压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结果:收治的25例患者中,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血气改善情况优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治疗时间也少于未应用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及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通气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时宪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54例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磁共振(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07/2014-07收治的5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检查,以术后确诊情况作为标准,分析磁共振诊断准确性.结果:本组54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MRI检查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3.33%,准确率为90.74%;MRI诊断准确率与术前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磁共振检查敏感性和准确率较高,可减少误诊、漏诊事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专业参考.

    作者:黄冬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垦管理局中心医院2013-01/2014-12收治的5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把外科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基本被根除的患者有20例,仅有4例患者需要经过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肿瘤的为主要的方法,和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其在治疗效果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2-04/2014-12克拉玛依市社区居民患恶性肿瘤患者并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同时接受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血糖管理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其化疗前、化疗过程中、化疗后发生糖尿病状况,依据患者糖尿病状况分为A组( n=68)和B组( n=232),并对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A组6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并发恶性肿瘤后,患者血糖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上升幅度大概在20%~150%左右,在接受化疗过程中,血糖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增高幅度大概在20%~180%左右,而血糖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有明显增加,每天胰岛素用量高达100 U.整个化疗期间,A组中共4例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 B组共12例患者在化疗第3~10周时,血糖呈上升状况.两组化疗前后合并糖尿病疾病患者均随访2年时间,A组6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疾病减轻(22.06%)、53例患者为稳定状态(77.94%);B组化疗后合并糖尿病的12例患者中共4例患者为减轻(33.33%),3例为稳定状态(25.00%),5例为糖耐量恢复正常(41.67%).结论: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两者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糖尿病可加大恶性肿瘤发生可能性,恶性肿瘤在化疗过程中,也有可能引发糖尿病,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吴胜利;潘巧云;吴克雄;谢爱霞;高丽霞;朱玉婧;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的准确性及实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的准确性及实用值.方法:选取2013-04/2014-04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准备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43)与对照组( n=43),观察组采用 Narcotrend 麻醉深度监测仪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按经验给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量、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有利于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荣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