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万丽红
目的 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俸3(CXCR3)的表这情况,并探索复方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CXCL10及CXCR3水平.结果 服用复方中药1个月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3+ CD8+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R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CXCL10、CXCR3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所用的复方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CXCL10及CX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邓莉;江雪;王禹毅;史丙俊;刘洋;徐伟;刁庆春;郑文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意义.方法 共1 29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SLE患者148例,非SLE风湿病患者317例,肾脏疾病患者99例,血液病患者210例,其他组患者523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ANA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ROC曲线分析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在SL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SLE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34;SLE组中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93.92%,高于其他各组(P<0.01),自身抗体阳性数目大于或等于3时,阳性似然比大于10(72.78),对SLE诊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的ANAs中3种及3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高度提示SLE.
作者:李和军;李频;林顺平;郑祥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化学药物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会引起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和感受器毒性3个方面,其中CIPN(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是临床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发病率为30%~40%[1].引起CIPN常见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类、铂类、长春碱类、沙利度胺、硼替咪唑等.CIPN的发生与化疗药物的类型、累积化疗剂量及患者个人因素等相关,其可长期持续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理,进而还会影响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演变成严重、持久的甚至终身残疾的不良事件,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董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灌注等介入治疗手段已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3],尤其是持续动脉灌注,能增加氟尿嘧啶等时间依赖性化疗药物与癌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提高介入治疗效果.但是介入手术损伤、围术期禁食、持续动脉灌注期间患者体位限制等因素增加患者DVT发生危险.本研究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TACE术后持续动脉灌注治疗患者DVT的形成,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旭芳;毛剑婷;周望京;陈淑霞;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手术源性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选取该院的120台次手术,对手术室内动态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空气中和手术器械表面菌落进行菌种分析.结果 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均呈“N”字形分布;手术开始后1h,百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变化量大于千级和万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P<0.05).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度显著慢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1%聚维酮碘擦拭后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率显著慢于未擦拭血渍和生理盐水擦拭血渍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手术室空气中菌种和手术器械表面菌种分布一致.结论 儿童手术源性感染与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晶洁;李爽爽;唐绪容;李随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39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孕前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AcAb、EMAb水平,对比两组AcAb、EMAb阳性率,并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AcAb与EMAb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AcAb、EMAb阳性检出率升高(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次数与AcAb、EMAb阳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朱晓芳;张海燕;何丽;赖雪梅;王薇;顾华妍;邓雨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IVB)对急性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ADSHF)患者24小时心率(24 h HR)、24小时心率变异性(24 h 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ADSHF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试验组加用口服IVB治疗.在入院时和IVB治疗7d后,两组均予以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测定两组的24 h HR、24 h HRV时域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与相邻正常RR间期之间的差的平方的值的平方根(RMSSN)、连续正常RR间期超过50毫秒的百分比(PNN50)]和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LF/HF],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24 h H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只有轻微下降(P>0.05);试验组24 h 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N、PNN50)和频域指标(LF、HF)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只有轻微上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F/HF比值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0.57vs.0.15,P<0.05).结论 IVB可以明显且持续地减少ADSHF患者的24 h HR,增加24 h HRV,改善自主神经平衡.
作者:苟怀宇;陈艳秋;吴哓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变化、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的133例患者,同时选取该院病理科既往收集的30例患者鼻咽部慢性黏膜炎活组织蜡块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两组中iASPP蛋白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患者iASPP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72.18%)高于对照组的20.00% (P<0.05);鼻咽癌组织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与原发肿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92例鼻咽癌患者获得随访,其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63例、阴性表达患者29例,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71.43%)与阴性表达患者的86.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的范围有关,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尚不显著.
作者:焦红叶;薛飞;程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院前延迟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传统院前急诊护理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及改良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后的74例患者(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及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院前延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入院48 h内试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5 d,较对照组21 d显著缩短(P<0.05).结论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蔡少青;曾艳;杨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CRKP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18例CRKP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按1∶2的比例配对选择同期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444例作为对照组,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可能导致CRKP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手术、病情危重、有导尿管或胃管、气管插管、清蛋白小于35 g/L、抗生素使用大于或等于7d、抗生素种类大于或等于3种均为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病情危重、深静脉置管、人工气道、抗生素使用大于或等于7d比例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加强侵入性操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等手段,从而预防与减少CRKP感染发生.
作者:林琳;王军;胡志军;方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提高超声对阑尾炎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该院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经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观察二维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情况,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52例患者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50例,诊断符合率96.1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以规则指状低回声居多,点状血供;化脓性阑尾炎多为混合回声,外形规则,边界清晰,短条状较丰富血供;不规则形包块常为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边界不清晰,乏血供.与其他两种类型阑尾炎比较,坏疽性阑尾炎为混合回声且间接征象多,化脓性阑尾炎富血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都有特定的声像图特征,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张立平;邢建华;汤代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该院18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分析比较抑郁状态与来发生抑郁状态两组肺结核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家庭支持、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结核病分型、病程、并发症、结核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患关系、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80例肺结核患者合并抑郁状态50例(27.78%),影响肺结核患者抑郁状态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抑郁状态的独立因素为缺乏家庭支持(OR=4.30,95%CI:1.09~24.48)、护患关系一般(OR=3.97,95%CI:1.87~22.76)、肺结核知识缺少(OR=3.62,95%CI:1.35~20.60).结论 肺结核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避免减少肺结核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锥形术CT(CBCT)分析泸州地区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及根管形态.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拍摄CBCT影像学资料,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的左右间和性别间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中,牙根数目以融根牙(56.70%)为主,其次为三根牙(26.48%);根管数目以三根管(38.94%)为主,其次为单根管(30.84%);根据Vertucci根管系统分类,以Ⅰ型根管(65.73%)为主,其次为Ⅴ型根管(10.60%).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多样,根管形态变异性大,根管系统复杂.
作者:蔡雪;王望;刘瑶;杨维虹;刘兴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和单切口可调节吊带(AjustTM)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远期并发症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TVT组27例,AjustTM组18例,随访时间0.5~2.5年.随访内容包括治疗效果以及性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 TVT组27例患者中20例获得满意随访,AjustTM组18例均获得满意随访.其中TVT组4例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AjustTM组患者2例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功能改善方面均较术前有效提高(P<0.05).结论 AjustTM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TVT组.
作者:陈刚;何云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颞肌上入路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颅颌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传统入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其面神经损伤情况.对30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并记录其面神经损伤情况,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 82例患者术后面型、张口度及咬舍功能恢复良好.传统入路组中,8例患者发生面神经暂时性损伤;颞肌上入路组中,无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P<0.05).结论 颞肌上入路头皮冠状切口能有效避免面神经损伤.
作者:罗文;文少敏;周岚;郑根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经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无效的难治性RA住院患者4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UC-MSCs混悬液静脉榆注1次,细胞数为1×106个/kg.对比输注前后患者关节肿胀压痛数、血沉、C反应蛋白、28个关节痰病活动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 UC-MSCs输注治疗后3名患者关节肿胀压痛数、血沉及DAS28(4)明显改善,另1名患者无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过敏、排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变化.结论 UC-MSCs输注治疗RA安全性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难治性RA患者的病情.
作者:高乐女;钟兵;王勇;陈雪猛;陈珏蓉;方勇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非衍生)对常州地区20 027例新生儿进行27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的筛查,对可疑阳性病例进行尿气相色谱、DNA质谱基因分析或NGS进行确诊,并对阳性病例随访分析.结果 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阳性率0.19%,总阳性预测值为3.38%,终确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8例,总体发病率为1∶2 503,其中氨基酸代谢异常4例、有机酸代谢异常4例;筛查假阳性达1.16%,其中以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假阳性率高,氨基酸代谢异常其次、有机酸代谢异常低;所有确诊患儿均得到及时干预,除1例甲基丙二酸患儿外其他7例患儿现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可对部分遗传代谢病进行早期筛查,使疾病得到及时干预.
作者:杨宇奇;蒋曙红;韩小亚;江丽华;虞斌;朱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在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2008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复发性胆石症患者54例,总结三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的体会.结果 54例患者中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Oddis括约肌切开(EST)中9例取净,45例无法取净胆总管结石,放置鼻胆管(ENBD)引流,择期再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5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45例,中转开腹8例,中转率17.7%,45例病例中1例死亡,42例无结石残留,2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残石率4.5%,术后胆漏3例,均保守治疗治愈,2例留置T管,术后3个月再次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后取净结石,术后随访2~24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多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是安全可行的,需要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并做好中转手术的准备.
作者: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黄玉斌;黄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术前影像诊断效能及腹腔镜手术治疗M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经手术治疗证实为MS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合术中情况,确诊为Ⅰ型23例,Ⅱ型24例,Ⅲ型4例,Ⅳ型2例,B超、CT、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前诊断率分别为7.5%、44.8%、69.2%、63.6%、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6例中转开腹,其中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2例.47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术后无残余结石、出血、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胆漏出现3例,经处理后痊愈出院;术后进行8~31个月的随访,均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MRCP为MS术前诊断的必要检查,腹腔镜手术治疗Ⅰ、Ⅱ型MS是安全有效的,但对Ⅲ、Ⅳ型仍具局限性.
作者:宋超;乔刚;杜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介入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265例.A组为直接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B组为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结果 B组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心脏核磁共振检查(CMRI)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心肌坏死面积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作者:耿涛;宋志远;王炳勋;徐泽升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