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美国医患关系的相关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熊楠楠;杜萍;吕丽娜;杨放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利益, 卫生制度, 权利义务,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摘要:介绍了美国应对紧张医患关系所采取的一些制度和措施,如立法规范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完善健康维持制度,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方式等;并提出了缓解我国医患关系的一些启示:完善医疗立法,明晰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推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发展,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利益;建立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分担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 Based Learning,PBL)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 将某校留校实习的学生分为PBL教学组与传统大课教学对照组,PBL教学组以学生为中心,其基本模式为:以问题引导(或精讲)→自学(及临床实践)→讨论→评估;传统大课教学组以教师为中心,其基本模式为:理论课→见习课.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独自完成医患沟通进行考核,由患者和/或家属及考核教师评分.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评分普遍高于传统大课教学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大课教学模式相比能明显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王忠琼;王烜;邓明明;陈霞;钟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诊辅检科室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通过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及整改,提高门诊辅检科室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患者不满意原因及关注点,提出整改意见.结果 整改后患者平均满意度提高17.36%,不满意度下降70.67%.患者认为需要改进的建议从447条下降至100条.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不满意原因及关注点进行整改,能有效提升辅检科室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宜筠;王青丽;屈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护理效果的干预

    对80例住院的Ⅱ型糖尿病足患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糖尿病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继续进行教育,并加强出院随访.在糖尿病足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实用、可行、针对性、保护、阶段性等伦理原则,才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彩丽;秦芳;周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广州医学院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把医学伦理学作为重点课程、学科来建设;建立研究机构进行专题研究与学术交流,举办骨干培训班;关注热点问题,开展生命伦理学研究.

    作者:伍天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论大众健康传播医学伦理评价的四个关键问题

    在分析健康传播属性的基础上,认为大众健康传播活动既是传播活动,也是医疗保健活动,既要符合传播伦理,更不能违背医学伦理规范,必须进行医学伦理评价.应当由以医学伦理学专家为核心的专业评价队伍作为评价主体——社会公众的代言人,以不伤害、有利、尊重和公正四大医学伦理学原则为标准,对大众健康传播活动的动机和结果进行价值确定和道德决断.

    作者:王勇安;张建耕;吴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某省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应对策,一是要从根本出发,扭转现有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二是要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注重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侯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新的后坐力——医学创新外部成本内部化探讨

    医学创新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创新技术的使用,一些难以解决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引用了经济学中“外部成本”的概念,从医学伦理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医学创新萌芽、研发和实践三个阶段中外部成本的存在形式.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人员对创新成果的两面性缺乏全面认识,在其利弊博弈中重视优势,而忽略其负面影响,从而对医学创新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产生负效应.针对医学领域中的各类创新主体,引用经济学中外部成本降解方法:通过提高科研人员思想认识,约束外部成本的产生;或将外部成本内部化,通过患者或医疗机构的价格补偿减少其危害,从而降低医学创新外部成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使医学创新实践更加安全、高效.

    作者:范靖;徐幻;胡新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方式,探讨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与满足HIV感染者/AIDS患者需求的对策,以期能为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明旭;马乐;王小琴;陈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影响美国医患关系的相关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介绍了美国应对紧张医患关系所采取的一些制度和措施,如立法规范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完善健康维持制度,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方式等;并提出了缓解我国医患关系的一些启示:完善医疗立法,明晰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推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发展,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利益;建立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分担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作者:熊楠楠;杜萍;吕丽娜;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伦理查房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医疗机构进行伦理查房工作,需构建可行的医学伦理查房体系;落实医学伦理查房措施;注重医学伦理查房实效.采取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完善伦理查房评价机制等途径,从伦理学的角度去促进、完善医疗服务,并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切实做好隐私保护操作、履行知情告知及完善环境布局设施等建议.

    作者:廖绮霞;贺小伶;刘俊荣;吴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夫精人工授精前对不孕症患者的伦理关怀

    实施夫精人工授精术前给予不孕患者适当的伦理关怀,消除患者困惑、压抑、自卑心理,保障不孕患者的基本权利,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让此项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不孕不育患者,同时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并对实施夫精人工授精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提出探讨.

    作者: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药品采购监管工作的实践与伦理思考

    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市场及药品采购方面存在着医保药品商品名滥用、药品流通渠道不畅,同种药品价格差异大,招标后基本用药的品种供销矛盾突出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实根本原因在于医疗行业的伦理道德意识缺失.故此建议建立科学的药品名称管理体系,保障患者用药权益;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建立职能单位及主要人员问责制;严格资格审查,重视普通药品采购,控制药品价格;招标单位建立用标情况反馈制度.

    作者:苗立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伦理问题

    通过探讨一些药物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几种伦理问题以及我国在保障受试者权益方面面临的一些挑战.提出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受试者,长远地发展我国临床试验工作,需要从亟待完善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者专业水平尚待提高,伦理审查的力度有待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方式有待调整等方面加快我国临床试验的能力建设的步伐.

    作者:江春艳;杨国斌;郑均;王倩;罗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谈谈如何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会表现出与一般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固执已见、自尊心极强、易怒等.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应具备以下素质:全面的专业知识;足够的耐心;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医患沟通能力又包括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作者:李敬会;李清;徐剑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本科实习护生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和相关因素,以提出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44人,使用自编调查表,以及根据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改编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情况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职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评分为103.19±13.11,职业认可感五个因子中职业认知评价为26.46±6.54、职业社会支持为23.13±3.32、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为19.73±3.16、职业挫折应对为22.71±3.51、职业自我反思为11.17±2.02.结论 加强本科护生实习各期的针对性、规范化培训及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度,稳定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作者:崔丽君;李姗姗;何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果 实施前后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了临床护生的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晓芬;何剑;花霞;汪海飞;李涵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论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

    中国传统医学职业规范,西方医学道德标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三者构成了我国当代医学职业道德的来源,《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则是对医学职业道德的现代要求.当前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总体情况乐观,但由于原有政策设计偏移、医患利益冲突,职业道德观念存在误区等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医改政策跟进落实机制、医德医风监督审查机制、职业道德长效教育机制、先进典型示范引导机制等方面完善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

    作者:杜萍;杨威;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因素,为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的46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25±1.074)分,其中医药类学生(3.42±1.053)、父亲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3.63±1.049)得分较高;78.2%的学生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认知得分、是否愿意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态度以及亲人对其捐献行为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捐献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和社会舆论误导等;46.8%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是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主要措施.结论 应提高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重要举措.

    作者:邓杨;李宁;王天一;汪剑云;蔡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军事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伦理诉求

    从伦理角度阐述了死亡教育对军事医学院校学生的特殊意义.即:可以促使学生正视生死抉择;强化军人奉献意识;克服战斗应激反应(CSR),作出正确的善恶选择;做好临终关怀,维护死亡尊严;公正对待俘虏,抒写军医的伦理道德情怀.同时,提出教学内容贯穿本科教育始终、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等两项教学措施.

    作者:顾珊;常运立;杜萍;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的军医伦理学情结——为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而作

    结合自身从事军医伦理学研究的经历体验,讲述了自己的“军医伦理学之路”:走医学辩证法与医学伦理学兼容之路;走有军队特色的医学伦理学研究之路;走为军队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服务之路;走人才队伍建设与课题研究互补之路.

    作者:郭照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