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安;张建耕;吴洁
目的 探索医学研究生的医德教育现状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采用SAS9.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医学誓言的了解程度、在医患关系沟通能力上和是否勇于冲到一线上,女生高于男生(P <0.05,P<0.05,P<0.01);在医患沟通和是否勇于冲到一线上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P<0.05);在责任心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在对于医德规范和医学生誓言的了解上独生子女略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博士生相对于硕士生更注重个人利益(P<0.05).结论 医德教育的主流意识是积极的,但形势依然严峻.要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研究生,需要加强他们的医德教育,并改善教育方法.
作者:顾艳琼;苏秀娟;王嫱;陈霞;周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是法医学检验工作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从权利的角度阐述了交通事故中闭合性损伤尸体的处分权和特殊干预权.通过对两种权利的概念解读,进一步分析了尸体处分权主体和特殊干预权相冲突的现象,探讨了交通事故尸体检验鉴定工作中的相关伦理学问题,并期待相关法律保障的具体实施.
作者:李西宁;高小雁;陈五虎;邢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现医患关系和谐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诉求.医院在处理群众投诉性信访问题的过程中,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医患间相互信任,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投诉性信访问题的伦理机制,有利于投诉性信访问题的解决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
作者:马秋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核事故中的医学应急救援不同于一般灾害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它有着特殊的伦理要求.在核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中,需要确立全局责任的伦理观念,要有环境道德意识,要具备安全道德理念,需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李诚杰;李海涛;张京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施夫精人工授精术前给予不孕患者适当的伦理关怀,消除患者困惑、压抑、自卑心理,保障不孕患者的基本权利,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让此项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不孕不育患者,同时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并对实施夫精人工授精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提出探讨.
作者: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当前,存在部分大学生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简历造假等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社会伦理诚信的负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家庭伦理诚信教育偏差、“惩戒机制”缺失、就业形势严峻等,提出重构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对策有: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教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评价机制.
作者:师会芳;梁俊凤;党静萍;朱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会表现出与一般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固执已见、自尊心极强、易怒等.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应具备以下素质:全面的专业知识;足够的耐心;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医患沟通能力又包括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作者:李敬会;李清;徐剑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某省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应对策,一是要从根本出发,扭转现有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二是要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注重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侯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广州医学院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把医学伦理学作为重点课程、学科来建设;建立研究机构进行专题研究与学术交流,举办骨干培训班;关注热点问题,开展生命伦理学研究.
作者:伍天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调查与分析.结果 在危害医学生健康的行为因素中,吸烟占21.10%,饮酒占75.00%,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占24.24%.多种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三个专业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健康影响很大,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性别给予医学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导.
作者:程怀志;曹德品;孙国栋;郭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卫生系统的重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问题是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有公益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卫生系统重建过程中的公平性包括健康保障的公平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策制度的公平性.
作者:安伟;杜萍;张鹭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毕业生助学贷款还款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并研究对策.方法 采用“助学贷款大学生还款行为调查表”,调查助学贷款大学生还款行为情况.结果 不同生源地的助学贷款毕业生在还款行为上没有区别;还款行为在不同政治面貌上无显著差异;还款行为有在是否学生干部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单位所有制工作的毕业生还款行为不一致.结论 建议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及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还款能力,针对不同情况,国家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
作者:郑节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399例医疗投诉记录,分析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提供意见及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和鱼骨图法,以《医师宣言》中10条医师职责为基本框架,分析医疗投诉的主要原因.结果 医师告知不充分、与患者缺乏有效沟通、未遵守诊疗常规等是医疗投诉的主要原因,揭示了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结论 在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中,应强调医师尊重患者权利、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
作者:井玲;钟林涛;亢雪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疗技术作为一门科学与技术,对于维系人类生命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疗技术既可以用来为善,也可以用来为恶.人是道德主体,对于技术的应用存在着道德取向.医学技术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机械式操作,医疗诊治过程也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应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技术如何为“善”,值得深思.
作者:杨萍;徐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及整改,提高门诊辅检科室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患者不满意原因及关注点,提出整改意见.结果 整改后患者平均满意度提高17.36%,不满意度下降70.67%.患者认为需要改进的建议从447条下降至100条.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不满意原因及关注点进行整改,能有效提升辅检科室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宜筠;王青丽;屈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1年10月16日,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大会暨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西安交通大学闫剑群副校长,《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首都医科大学纪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义庭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贺浪冲书记,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侯培琪副主任,著名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杜治政、石大璞、郭照江、邱世昌、沈铭贤、伍天章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医学伦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参加会议.唐闻捷、涂玲、黄钢、张京平、汪一江、况成云、郑尚维、兰礼吉分别主持了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李恩昌;吉鹏程;王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探讨一些药物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几种伦理问题以及我国在保障受试者权益方面面临的一些挑战.提出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受试者,长远地发展我国临床试验工作,需要从亟待完善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者专业水平尚待提高,伦理审查的力度有待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方式有待调整等方面加快我国临床试验的能力建设的步伐.
作者:江春艳;杨国斌;郑均;王倩;罗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传统医学职业规范,西方医学道德标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三者构成了我国当代医学职业道德的来源,《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则是对医学职业道德的现代要求.当前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总体情况乐观,但由于原有政策设计偏移、医患利益冲突,职业道德观念存在误区等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医改政策跟进落实机制、医德医风监督审查机制、职业道德长效教育机制、先进典型示范引导机制等方面完善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
作者:杜萍;杨威;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德考评是医院制度伦理、管理伦理极为关键的一环.医德考评的终目的是通过考评全员提升医德素质.在医德考评全过程中,转化他律的规范作用为其自律导向,才能克服其自身的局限性,才能够充分保证医德考评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必须在医德宣传教育的自律导向、各种评价的自律导向、考评效应的自律导向、全方位活动的自律导向等方面,有效地、综合性地加以强化.
作者:马晓慧;孙福川;王鲲;吕丽萍;李素;郝莹;王培军;孙梦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1年10月17 ~18日,第六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拉什大学的多名专家以及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卫生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医学院校的青年医学人文教师骨干和各大医院的同行等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分为六个单元:卫生保健中的医师职业精神及其新进展;医师职业精神的支持组织;中心第一轮获资助课题结题答辩以及第二轮获资助课题中期报告;利益冲突;基于医院的职业精神推动计划.
作者:张海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