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李琤;邵军

关键词:癌症, 过度医疗, 伦理观念, 医德修养, 人文意识
摘要: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成因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征,造成癌症过度医疗的因素既有癌症医学发展的客观原因,又有来自社会、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医学伦理学的各个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制定双向诊治规范、转变癌症治疗伦理观念、提高医者的人文意识与医德修养、改变信息不对等状态、健全医疗管理政策法规等,为杜绝癌症诊疗中的过度医疗行为提供参考.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医院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努力营造安全、优美的诊疗环境,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现代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感受,科学设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医患交流沟通,建立和完善随访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温馨、满意的服务.

    作者:钟声;吴蔚;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伦理学视域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医学伦理关系,这就需要从医学生抓起,除了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外,培育良好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人文素养;注重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增设人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文理念,浓郁校园文化;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作者:王爱英;夏吉凯;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群体发展模型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干预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多方关注,也给相关部门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前移、防范、化解、有效应对是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引用群体发展模型理论,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呈现、冲突、凝聚、转变和平息等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干预体系.

    作者:唐闻捷;彭红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学审查的意义与规范

    阐述了实验动物对医院医、教、研的作用,即借助实验动物完成的新药新技术对于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动物平台是医院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提升医院科研水平与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讨论了保护、关爱动物对建立和谐医院、提高医生医德、促进科技交流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某医院规范实验动物伦理审查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作者:朱玉峰;王元占;杨培梁;弓莉;刘谋荣;吴湘慧;曾俊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河南省医疗改革的健康公正视野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实背景下完善制度设计以实现健康公正是河南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诉求.河南省探索医疗改革面临卫生资源配置悬殊、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医疗鸿沟扩大等公正隐忧.实现河南省健康公正的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秉承医学人文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作者:朱培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测评嵌入研究生复试中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测评嵌入研究生复试的有效测评方法.方法 以2011年和2012年复试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大学生人格问卷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2011年和2012年,UPI第一类检出率分别为1.07%和1.31%,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考生分别为6人和5人.结论 心理测试组织有序,能有效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考生,及时反馈给面试导师作为录取参考.

    作者:金晓凤;陈庆健;卢中秋;刘洁;金理奏;郑曼曼;戴哲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男科护理管理的人文关怀

    护士承担着多重角色,加之繁重的护理工作,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亟需人文关怀.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尤以人的管理更为重要,需要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在男科护理管理中,对护士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以人为本、制度、护理行为、绩效管理、医学继续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异性护理等伦理道德的引导中.

    作者:刘俊;谭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的思考

    制度伦理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伦理现状入手,剖析了产生伦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即政府主导功能错位、医疗功利化趋向明显和缺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履行职责,实现卫生正义公平;维护健康权益,构建完善保障体系;形成制度伦理,将伦理道德规范化.

    作者:徐青松;周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促进物联网应用引发的伦理思考

    在介绍物联网内涵和健康促进应用模式的基础上,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健康物联工程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挑战、医患关系与医德医风面临的挑战、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定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提高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技术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发挥政府和社会的指导、监督作用;营造有利于健康促进物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秀敏;曹高芳;雷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与思考

    了解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医学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开展了有关人文素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认为应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克服医学教育“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认识偏差;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医学人文核心课堂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人文生态”,重塑医学人文教育之魂.

    作者:张喆;张占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探索建立本土化医院志愿服务体系,成为当前医院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以某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该医院建立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

    作者:关婷;郝徐杰;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医学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医学信息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医疗各个环节之中,其具有高效、私密和功利性等特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折射了部分医务工作者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医疗机构对此缺少防范技术和监管等问题.对于信息技术所导致的伦理问题,应当从加强立法、强化和规范医院的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教育等方面抓起,化解现代医学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龙艺;田宗远;陈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研究生德育主体效能探索

    分析当前研究生德育三个主体(即辅导员、导师、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即不重视研究生德育或德育效果不明显;从“主体效能”视角出发,提出研究生德育主体应从辅导员、导师、研究生本人三个方面的德育认知和德育行为入手,增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能感.

    作者:申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伦理学》课程考试改革及教学促进

    目的 改变以期末考试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形成新的学习考核方式.方法 护理本科生66人参加《护理伦理学》课程改革.结果 84.5%学生满意课程改革,87.1%的同学赞同将学习过程纳入考核.结论 开展《护理伦理学》课程考试改革,促进了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作者:张凤英;李晓玲;郭红霞;胡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弃治疗与预先指示

    一方面,放弃治疗违背了我国传统的生死观,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责;另一方面,在进行放弃治疗的决策中,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被剥夺,由其家属进行代理,导致患者的权利无法完全保障.制定预先指示,患者在还有能力自主作出医疗决策时,就可通过生前预嘱或预立医疗代理人的方式,表明其在终末期的医疗选择或由谁代理其作出医疗决策.这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

    作者:梁爱华;张凤佩;韩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服务质量

    急诊医护人员存在风险意识待增强、应急能力待提高、沟通障碍待消除、服务质量待改善等问题.强化急诊医德医风教育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关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的策略:立足于说服教育、典型引导;健全管理、考核、绩效、创新等制度;践行人文精神,培养高尚医德,力求掌握高超医术,以急诊窗口服务特色取信于患者.

    作者:贾海娜;廖生武;徐恒;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执业伦理现状——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医改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课题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在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农村“熟人社会”,对村医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而因为宗亲、姻亲等传统关系形成的亲情、乡情、友情等使得村医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执业环境.在“人情味”比较重的乡村社会所形成的具有乡土特色的诊疗方式为村民就医带来便捷,但由于资源、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村医的服务提供中存在“重医轻防”现象.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高清;王玉;汉业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运作实践

    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并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为确保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须成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介绍了某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及备案、规范伦理委员会运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与方法.

    作者:鲁瑞萍;单志桂;申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做一名合格的检验人才之伦理思考

    新的形势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名合格的军队医院检验人才,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其次,需要立足岗位,要把职业当事业干,积极进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此外,还要注重创新思维观念、要在创新理论上倾注心血、要在科研攻关上求突破,树立开拓创新的目标.

    作者:黄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成因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征,造成癌症过度医疗的因素既有癌症医学发展的客观原因,又有来自社会、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医学伦理学的各个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制定双向诊治规范、转变癌症治疗伦理观念、提高医者的人文意识与医德修养、改变信息不对等状态、健全医疗管理政策法规等,为杜绝癌症诊疗中的过度医疗行为提供参考.

    作者:李琤;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