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促进物联网应用引发的伦理思考

李秀敏;曹高芳;雷国华

关键词:物联网, 健康促进, 伦理思考, 医患关系, 人文关怀
摘要:在介绍物联网内涵和健康促进应用模式的基础上,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健康物联工程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挑战、医患关系与医德医风面临的挑战、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定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提高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技术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发挥政府和社会的指导、监督作用;营造有利于健康促进物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的思考

    制度伦理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伦理现状入手,剖析了产生伦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即政府主导功能错位、医疗功利化趋向明显和缺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履行职责,实现卫生正义公平;维护健康权益,构建完善保障体系;形成制度伦理,将伦理道德规范化.

    作者:徐青松;周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促进物联网应用引发的伦理思考

    在介绍物联网内涵和健康促进应用模式的基础上,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健康物联工程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挑战、医患关系与医德医风面临的挑战、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定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提高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技术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发挥政府和社会的指导、监督作用;营造有利于健康促进物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秀敏;曹高芳;雷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成因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征,造成癌症过度医疗的因素既有癌症医学发展的客观原因,又有来自社会、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医学伦理学的各个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制定双向诊治规范、转变癌症治疗伦理观念、提高医者的人文意识与医德修养、改变信息不对等状态、健全医疗管理政策法规等,为杜绝癌症诊疗中的过度医疗行为提供参考.

    作者:李琤;邵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伦理学视域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医学伦理关系,这就需要从医学生抓起,除了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外,培育良好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人文素养;注重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增设人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文理念,浓郁校园文化;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作者:王爱英;夏吉凯;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服务质量

    急诊医护人员存在风险意识待增强、应急能力待提高、沟通障碍待消除、服务质量待改善等问题.强化急诊医德医风教育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关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的策略:立足于说服教育、典型引导;健全管理、考核、绩效、创新等制度;践行人文精神,培养高尚医德,力求掌握高超医术,以急诊窗口服务特色取信于患者.

    作者:贾海娜;廖生武;徐恒;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论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功能定位与体系构建策略

    自国内外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的历史沿革着手,从政策、法律、技术以及医患关系等角度重新审视,提出医院伦理委员会可以具备研究伦理、临床伦理、医院管理伦理等多元功能,并从建立组织与监督体系、统一内部管理规范与流程制度、分步实施委员资格认定与考试制度、加快人才梯队培训机制等方面对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提出建议.

    作者:袁蕙芸;许善华;陈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与思考

    了解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医学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开展了有关人文素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认为应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克服医学教育“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认识偏差;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医学人文核心课堂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人文生态”,重塑医学人文教育之魂.

    作者:张喆;张占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卫生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及伦理学研究

    通过分析循证卫生政策研究的概念,论述了我国及国际的循证卫生政策研究现状,讨论了现阶段卫生系统环境设定下循证卫生政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循证卫生决策中面临的伦理学问题,认为我国在进行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时,可汲取国际经验,将研究嵌入决策过程,加强决策者使用证据的能力,建立广泛的证据基础,加大伦理审查力度,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伦理思维.

    作者:崔伊萌;徐凌忠;盖若琰;祁华金;梅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医院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努力营造安全、优美的诊疗环境,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现代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感受,科学设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医患交流沟通,建立和完善随访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温馨、满意的服务.

    作者:钟声;吴蔚;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学生自杀的病因学及预防对策

    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情感受挫、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和躯体疾患、内心冲突.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策略: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的力度、建立大学生自杀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作者:郝雁;刘晓瑞;高小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辟径拓荒一代先驱——邱仁宗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

    本刊讯:2012年12月15日下午,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的中外与会者共同研讨了我国著名哲学家、生命伦理学开创者邱仁宗教授的学术思想.胡庆澧、顾媛、张新庆、李恩昌、胡林英、Alexander Capron、Ruth Chadwick、Daniel Wikler、Richard Cash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翟晓梅主持了会议,刚从国外出席完国际会议的邱教授出席了会议.

    作者:李恩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伦理学对策探讨——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

    实地观察发现,村卫生室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人才选拔问题、基本药物的使用问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实现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行,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将公平可及作为重要前提;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选拔与培养应考虑乡土文化的人际环境;基本药物的使用政策上应力争实现义与利的有机统一;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高清;王玉;汉业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伦理学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伦理学思想在法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为:从事法医工作应了解我国丧葬文化,伦理学思想在古代法医学和现代法医学中均有体现.了解法医伦理学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法医伦理学这一课题,也有助于指导法医实践,尤其是指导公安法医工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法医伦理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法医伦理学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衡量法医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准,其思想在活体检验和尸体检验中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汤家全;陈德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近年来诺贝尔医学奖中的伦理学思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接受了卡佩基(Mario R.Capecchi)的课题申请后,以成功率太小的理由拒绝予以批准;而在卡氏自行研究获得成功以后反而自嘲地认为,尽管决定错误,但也无伤大雅,这就为科研课题审批中的瑕疵开了绿灯.在科研合作上,埃文思(Sir Martin J.Evans)主动而审慎地将自己的成果——胚胎干细胞巧妙地介绍给了史密瑟斯(Oliver Smithies)和卡佩基,铸成了没有共同署名论文的另类科研合作.这一合作为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的荣誉,这种另类科研合作在医学伦理学中值得研究,而对共同发现艾滋病病毒,却无缘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来说是个遗憾.

    作者:熊耀斌;傅缨;资晓飞;冷红文;俞红;杨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校师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初探

    目的 分析高校师生对健康的认知与需求,探讨面向该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向大学在校师生发放健康意识和需求的调查问卷,利用Excel及SPSS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校师生健康状况有待改善,高校师生对健康管理有强烈的需求.结论 高校师生健康管理十分必要,适合高校师生特点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其健康水平的提高,应建立面向该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作者:于莹;姜淼;唐海萍;沈珏;王啸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探索建立本土化医院志愿服务体系,成为当前医院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以某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该医院建立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

    作者:关婷;郝徐杰;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伦理学思考

    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要求.针对研究型读者,图书馆为其提供全面、系统、新颖的网络信息资源,帮助他们成为科研课题和知识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针对求知欲型的读者,帮助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针对技能型的读者,帮助其转变以往的应付临床护理工作的思想,使他们成为复合创新型的临床科研护理人员.个性化服务下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了以下要求: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技能;深入开展信息伦理教育工作.

    作者:徐静;苏春萍;张晓文;张甦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和探讨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度访问某“三甲”传染病手术室工作的10名护士.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超负荷高强度劳动.结论 医院应增强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尽量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教育,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工作饱和度,运用和谐伦理观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使传染病手术室护士更加积极有效地工作.

    作者:陈丽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沟通是化解医患信任危机的有效方法

    患者的猜疑、矛盾心理和医务人员的困惑、消极自保态度使医患彼此间产生信任危机,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这会影响患者健康利益诉求的实现和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口头语言的运用,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促使双方互相理解与了解,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

    作者:张金凤;胡文华;张永利;岳长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从医院管理角度改善医患沟通

    医院是医患沟通的参与者,是医患沟通平台的提供者,也是利益攸关者.但一些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医患沟通技巧或者不够重视医患沟通等原因,加之患者对医学知识认知程度低、对医院流程不熟悉等,致使医患沟通出现问题,影响医患关系和谐.建议从医院管理层面采取措施,改善医患沟通.主要有:加强医务工作者沟通技巧培训;开展诊前诊后沟通;将医患评价加入医生考评;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普及医疗知识;设立“医院开放日”;加强医政沟通建设;设立医患沟通室.

    作者:韩田;孙豪庭;黄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