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医院文化培育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几点思考

肖丽芳;廖生武;赖俊梅

关键词:医院文化, 实习医学生, 医德医风教育, 以人为本, 医德品质
摘要:实习期间是实习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利用医院文化对实习医学生进行良好医德的培育,树立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抓好实习医学生岗前培训教育,实习医院需严把带教老师质量关,同时,采取医德医风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妇住院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产妇在住院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为提高产妇住院期间的隐私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对隐私保护需求”问卷调查表,对577例住院产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住院期间产妇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居首位,对委托人和异性医务人员的保护需求较低.结论 产妇住院期间对个人的隐私保护需求较高,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增强产妇隐私保护意识,将产妇病史、隐私部位作为保护重点,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产妇隐私,可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住院满意度.

    作者:卢蓉;吕苏芳;张春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道德风险防范研究

    通过分析门诊统筹道德风险,包括以下四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道德风险;参保居民的道德风险;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与参保居民合谋的道德风险;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道德风险.提出防范门诊统筹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创新门诊统筹支付方式、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声誉机制、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经办能力、完善门诊统筹监管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

    作者:李华业;胡西厚;于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干预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消极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某院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A、B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A组在传统护理的同时,加以人文关怀进行干预.监测记录A、B两组患者在进行人文关怀干预前后心理消极状况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8%,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7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进行人文干预后的平均SAS评分为(37.50±3.78),较进行人文干预前明显减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进行人文干预后的SAS评分为(50.05±2.88),较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此外,与B组相比,A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其焦虑紧张情绪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人文关怀能帮助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的消极心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胜娥;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以医德教育推动和谐医院建设的思考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角度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论述医德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医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医德规范;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等,对促进和谐医院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文娟;廖生武;周燕莉;刘道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医学生仁爱情感的调查与认识

    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医学生对医业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等仁爱情感的现状,并探讨培育医学生仁爱情感的有效对策和途径.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医学生仁爱情感状况;进行访谈,了解医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结果 当前,医学生医德情感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人情淡漠,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等问题.结论 要通过激发对医业的热爱,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道德自律,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心理疏导,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措施,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水平.

    作者:何学军;张荣波;赵昌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于军医大学护生视角的护理伦理学课程现状与改革

    目的 了解当前某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的现状,根据学生反馈,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完善课程设置,促进《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改革.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某军医大学2009级和2010级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5.7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和学习《护理伦理学》课程;35.19%的学生认为课程开设应贯穿四年护理本科教育的始终;48.15%的学生认为恰当的课时数为21 ~ 30学时;46.29%的学生选择开卷考试作为考试方式;74.0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具备哲学、伦理学专业背景;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前三类排序及分值依次为:观看教学影片(475分)、外出参观见习(428分)、课堂案例分析(420分);学生认为必要的授课内容前三项排序及分值依次为:护理伦理问题判断与决策技能(569分)、临床护理伦理实践准则(552分)、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和原则(533分).结论 对于军医大学护生,其在校伦理教育必须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课程设置需符合学生特点;道德教育需结合高低标准;师资建设需强化专业背景.

    作者:杜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士亚健康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 研究影响血液透析护士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对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调查表明,大部分护士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导致护士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大(97.5%).结论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护士亚健康问题,制定有利于提升护士健康水平的政策、制度;医院要重视护士身心健康的提升,护士长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护士要提升自身心理压力调适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外,需要呼吁全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

    作者:徐美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论医德情感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各种医学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造成医患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少,针对当前医学科技不断进步而医德情感却逐渐滑坡的现状,探讨医德情感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培养方式:利用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认识医德情感的重要性;采取课本知识与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通过到医院实习、调查,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

    作者:刘瑛;高磊;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的优点、价值,目的在于促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性格,提高个体、群体、社会的幸福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总结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认识存在差异、医疗中的人文关怀减少、医患双方彼此缺乏信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与体验,需要转变科室、个人的工作观念;加强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转变患者的观念、态度;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度.

    作者:张静平;郭玉芳;张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文化是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是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相统一、科学管理与舆论引导相统一、专业化与全员化相统一、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全面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用医院文化培育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几点思考

    实习期间是实习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利用医院文化对实习医学生进行良好医德的培育,树立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抓好实习医学生岗前培训教育,实习医院需严把带教老师质量关,同时,采取医德医风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肖丽芳;廖生武;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金大米”事件的反思——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做好伦理审查

    “黄金大米”事件所暴露的问题既有伦理委员会本身缺乏道德自律的原因,也有相关法规制度设计上的欠缺.强调伦理委员会对知情同意全过程的监管,在伦理审查中引入问责机制,通过制度设计,使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的全过程尽可能实行信息公开,加大审查的透明度,尽快出台涉及人的临床研究法律规范.

    作者:田晓山;袁洪;欧阳冬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护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伦理意识调查和分析

    目的 了解医护学生对于动物实验的态度和动物伦理教育的现状,探讨解决医护学生心理困惑的途径及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对247名医护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医护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基本看法、对实验动物保护法规的了解、医护学生动物实验的伦理意识现状以及对于动物实验与临床工作的关系四个方面,并对部分医护学生进行心理访谈.结果 64.7%的医护学生接受动物实验,而35.3%的医护学生对此感到困惑或直接反对动物实验.医护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伦理教育缺失严重,大部分医护学生对于开设动物实验的目的、如何进行学习等目标不明确.结论 教师必须帮助医护学生分析动物实验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做好动物伦理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研究适合护理专业的实验项目.

    作者:潘丽;涂腊根;江婉明;钟翠芬;阳小雅;林小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建立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保险和补偿机制的意见

    在介绍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往案件的赔付情况及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补偿”的概念,并提出医疗输血所致HIV感染的保险和补偿机制的伦理原则,包括公正原则、责任原则、相称原则、尊重原则、包容原则、应急优先原则、共济原则,以及建立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的保险和补偿机制,包括保险、基金会或补偿基金、国家补偿等;说明了经医疗输血或者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补偿的程序,以及补偿内容、补偿办法、补偿金额等;并提出建立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补偿问题协调机制.同时,阐述了对若干问题的建议.

    作者:邱仁宗;翟晓梅;贾平;戴苏娜;刘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教学医院七年制开展人文执业技能培训的探索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级临床七年制学生人文技能掌握情况,探讨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沟通技能的方法和改革方向.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实习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人文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结果 在42份问卷中,有27人认为在接诊患者过程中,精湛的医术占主要地位;有14人认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和高尚的人文素质重要;有30人认为目前的人文技能水平不高,有待提高;有34人希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技能水平.结论 通过人文技能培训,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和人文技能均有所提高.

    作者:马玲娜;仰曙芬;尹梅;陈志涛;孟德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职3+2护生人格特征与生命态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 为优化护生人格、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培养护理伦理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300余名高职3+2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在爽直、重情、随和3个维度的分值高于常模,在坚韧、利他2个维度的分值低于常模,在活跃和严谨2个维度分值与常模无明显差异;护生对生命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跃、坚韧、重情、随和4个维度与生命态度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有坚韧和活跃维度进入回归方程,二者对生命态度的解释量为49.9%.结论 护生人格中的坚韧和活跃维度是影响生命态度的主要因素,作为护理教育者要注意培养护生的积极人格,树立护理伦理道德.

    作者:李红;刘堃;郭蕾蕾;张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与教学改革

    医事法学着重探讨医事活动涉及法律规范的理论体系以及司法实务及立法兴废等问题,应当有其独立的法律体系;但其尚未被正式列入专业目录,与医学法学、卫生法学之间定位存在的模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通过廓清其内涵,分析国外经验,建议医事法学教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医事法学理论体系.

    作者:峗怡;贺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从世界名人猝死谈开展亚健康教育干预的伦理学意义

    通过对一再发生的世界名人猝死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身心健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用健康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开展亚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层次地思考,指出亚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开展亚健康教育的伦理学意义在于其是帮助个体实现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是构建健康型社会的必要手段;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控制医疗行为的垄断,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阮伟清;廖生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肿瘤放射治疗中若干伦理问题的思考

    从肿瘤放射治疗的不确定性、患者知情权与“善意的谎言”之间的伦理悖论和终末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选择三个方面讨论了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旨在引发医务人员对放射治疗相关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不断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实现对安乐死等医学伦理问题的法律规范,以更好保障肿瘤患者的生命权和生命尊严.

    作者:高春玲;应可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良好医患沟通的伦理基础

    通过对医患沟通中的伦理原则加以分析、讨论,从准确理解和定位医患关系、纠正医患双方信息上的不对称、强调医患双方道德和行为上的约束、维护医患双方主体地位上的平等、注重医患双方人格与价值取向上的独立等方面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从而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建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

    作者:吉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