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吴均林;张亮
阐述了临终关怀的意义、现状及内在的伦理困境,具体有:死亡标准的变化让“临终”难以界定;患者的自主性对“关怀”要求不一;延长寿命与提高生命质量难以平衡.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临终关怀遭遇的慢性疾病增多,过度医疗及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医学困境,并提出了树立正确观念、实现临终关怀的对策,包括:管理者应树立服务意识,强化引导观念,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医者应树立整体医学观念,把握善恶伦理尺度;大众应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死亡观,推进临终关怀新理念的形成.
作者:周碧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命态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提供依据,也为提高医疗队伍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打好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地区四所高校1800名大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差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生命态度皆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需进一步提高.结论 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要加强,重点关注四年级医学生的生命态度教育.
作者:高金红;王建芬;崔焱;顾秋雨;诸志萍;王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阐述了医患沟通是道德的沟通,要注重诚与信也是医患情感交流及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说明了儿童哮喘患者诊治过程中要了解医患沟通的参与者、医患沟通的内容和医患沟通的方法,分析了诊治过程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儿童哮喘正确诊断的关键,医患沟通是儿童哮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史瑞明;房夏玲;卞旭华;冯爽;高文娟;刘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态度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相关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武汉市某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该院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用EpiData 3.0和SPSS12.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 该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态度综合平均分为2.58,78.7%的医护人员准备长期从事精神病院医护工作,48.9%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中棘手的事是患者家属的不配合,在工作过程中令医护人员烦恼的事情当中,工作风险占据了78.7%,世俗偏见占据了63.8%.结论 该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态度总体状况较好.
作者:杨坚;吴均林;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论述平衡异位的相关知识,对其携带者的疾病特点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平衡易位携带者在遗传咨询中面临以下几种生育策略时的伦理困境:尝试自然怀孕,自然流产风险高,接受产前诊断可能面临终止妊娠的决定;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其标本取样和诊断技术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和缺陷,费用相对昂贵;使用捐献的配子,可能面临保密问题和与中国传统观念相悖的困境;领养孩子,同样面临保密问题和与中国传统观念相悖的窘境.因此,遗传咨询医师在对平衡易位携带者咨询过程中应遵循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保密、严防商业化、伦理监督等原则.
作者:陆小溦;孙贻娟;谷瑞环;冯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对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性学习作为服务与学习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其服务性、复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特点为实现“卓越医生”的卓越性提供了现实路径.以多样性的组织方式、有效的过程控制建构医学生服务性学习模式,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张婕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于医学研究生的特点,提出了抓好入学阶段、临床阶段、毕业阶段“三个阶段”,立足自我主体、辅导员主体、导师主体“三个主体”,依靠党组织、人文素质课、制度保障“三个根本”进行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创新教育,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申丽娟;潘尔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华大基因生命伦理和生物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科学道德与伦理委员会、《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共同协办的“首届组学与生命伦理研讨会”于2014年6月29 ~ 30日在深圳召开.本届研讨会主题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生命伦理.
作者:康辉;付霞;曾筱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术前情绪管理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情绪和妊娠结局的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不孕症患者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方法 筛选2013年7 ~12月因原发不孕就诊于解放军174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不孕症女性患者300例,排除曾经接受过心理辅导治疗或服用过精神药物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50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恰当的术前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上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洪玉珍;时娴;褚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根管显微镜应用于开髓术及髓腔预备教学评价的医学伦理意义.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采用不记名的调查形式,对部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97%的学生通过根管显微镜较清楚的看到髓室顶是否揭除干净,100%的学生较清楚的看到髓室底、髓室侧壁、根管口的解剖结构,87%的学生认为根管显微镜用于根管治疗实验课有意义,89%的学生认为根管显微镜对实验课操作结果的评价有意义,95%的学生认为用根管显微镜对操作效果的评价比较客观.92%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能够提供充足的光源和放大解剖结构,95%的学生认为帮助理解正确的操作.结论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采取新的效果明显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宋建玲;董茜茜;邓晓红;刘青;李志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我国目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分析了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特点和优势,对比并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更加有效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方式的政策建议:制定相关法律;要全面引入并强制推行医疗责任险;建立“医调委”与医疗责任保险机构的衔接机制;完善“医调委”的队伍和制度建设.
作者:武海波;张妮洁;黄奕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死亡患者作为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提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也遇到了诸多困境和问题,如脑死亡患者的死亡判定、脑死亡患者的意志遵循、脑死亡患者供体器官的管理、脑死亡患者供体器官的经济补偿等,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和医疗环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借鉴国外器官移植相关法律,严格遵守《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完善立法和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
作者:李信晓;张娴;肖培;孙鹏飞;付升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阐述了宏观视角下的健康管理新内涵,解析了健康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发展远景明晰但缺乏统筹规划;居民意识觉醒但依从性低;信息来源广泛但缺乏规范;体检企业趋多但同质竞争;有准入但无可测量性评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宏观视角下健康管理新模式构建,包括内外结合,实现政府、医疗机构、健康产业联动;教育引领,提升全社会健康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构建全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新体系;继承创新,传统医学健康管理有机结合;数据共享,推行移动健康;循证干预,探索可测量的健康管理评价工具.
作者:黄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士的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劳动是否在社会压力(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和护士的情绪耗竭间发挥着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处理的方法.结果 病人不切实际的期望与护士的表层扮演、护士的深层扮演均呈正相关,病人的言语侵犯到护士的情绪耗竭的路径系数显著,护士的表层扮演到护士的情绪耗竭的路径系数显著,护士的表层扮演在病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护士的情绪耗竭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护士的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护士的表层扮演在社会压力和护士的情绪耗竭间发挥着中介效应,而深层扮演则没有这样的中介效应.所以,医院应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对护士们进行深层扮演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种情绪劳动方式,以减少情绪资源的耗费.
作者:陈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下口腔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医德医风教育的问题,从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医学生、口腔专业特殊性四个方面存在的多种原因着手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提出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医德医风教育的标准与评估体系,改善课程设置,在医学教育不同时期采取相应不同的教育手段,加强带教教师选拔与队伍建设等提升医德教育水平的方法.
作者:林欣;戴艳梅;杨颖;郭怡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279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器官捐献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器官捐献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知识、流程、用途及相关法规等知晓程度较低;有22.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捐献器官的意愿,且仍有66.9%的人还未做决定;大学生整体器官捐献态度呈正向态度,但不同年级、性别、科系类别、风俗习惯及献血习惯者的器官捐献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器官捐献知识和价值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的知识水平,促进器官捐献态度的改善和器官捐献意愿的提升.
作者:曾春燕;朱奕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院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作为器官捐献潜在者信息主要来源地、部分医院器官摘取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器官捐献与全力抢救、脑死亡与心死亡判定、协调沟通与知情同意、人文关怀与重症监护、器官获取与维护尊严,以及特殊人群与自愿捐献等六种关系,以使在ICU内的器官捐献既遵守法律法规,又符合伦理道德.
作者:韦林山;黄海;霍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ICU病房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2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应用.
作者:史敏;陈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职业危害会损害妊娠期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职业幸福感,甚至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职业、个人及医院管理等.为预防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医院需要加强职业防护的伦理化管理,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手术室需要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合理排班和完善休假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和预防措施;妊娠期护士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预防职业危害的能力,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刘雄涛;赵丽燕;钞海莲;赵莉;薛鹏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处理患者关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摄生为医学首务,不贸然诊治死证疑证,任医如任将忌猜疑,明白治病是艰难涉险的过程,鼓励病患树立信心等.将其中涉及到医患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引申至当前现实中,分析了其在医疗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选择、医生处置权与患者同意权之对立,医疗受益与风险之冲突中的应用,以助我们把握医患关系的底线,找到良好医患关系的起点.
作者:张俊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