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钟
中医药类学生应具有包括认知要素、道德要素、人文精神和行为要素在内的人文素养,但当前有部分中医药学生人文素养欠缺,要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中医经典,用中医药精神文化感染中医药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贯通一二课堂,用中医药物质文化丰富中医药类学生的认知文化素养;加强文化教育,用中医药制度文化熏陶中医药类学生的行为文化素养.
作者:蔡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本研究寻找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更好服务患者的方法.方法 对某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69.56%的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一般,58.69%的医护人员存在着焦虑或抑郁的情况,且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 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重的,建立健全的社会伦理环境,制定明确、规范的医疗伦理行为规范,普及精神心理伦理知识,关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可以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压力.
作者:姚红梅;郑有礼;任洁;赵雯静;张剑琴;宋戈;靳菊英;鲜瑶;李卫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保肢治疗、截肢术治疗、放化疗肢体骨肿瘤的原则及特点,以及由并发症引发的伦理问题和手术中所遇到的医学伦理问题,提出了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思考肢体骨肿瘤患者和医师决策治疗的方式,包括:医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水平;要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要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作者:谢远龙;蔡林;王文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了检验医师慎独修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检验分析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论述了慎独修养在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为此,慎独精神的建立和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贯彻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检验操作规程,养成慎独行为;建立自律精神;实施人性化管理,进一步促进检验医学伦理学的快速发展.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评价西安市十个涉农区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果,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方法 运用现场调查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及随机访谈法对西安市十个涉农区县村卫生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标准化建设,西安市十个涉农区县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改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结论 村卫生室是整个农村基层医疗体系的基础,只有从多方面加强村卫生室的建设,改进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网底”作用.
作者:邓春光;鱼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全国各省级医学伦理学会的主要工作与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为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交流合作、规范管理、咨询鉴定、宣传普及与服务会员七个方面,并结合福建省医学伦理学发展现状,提出学会在职能发挥中对民众医学伦理观引导与互动上应有所加强,同时论述了这些经验对构建福建省医学伦理学会的启示.
作者:陈旻;莫楠;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德育课程重专业而轻德育,“知”与“行”存在分离,德育目标存在特殊性的现状,指出医学生德育课程中,简单的说教或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往往缺乏能动性,其中的形式主义制约着教学效果.提升医学院校德育教学的效果,需要适时地引入道德体验模式,并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式:角色扮演,结合实例进行实际演练,医患纠纷典型案例学习使医学生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引起心理过程的变化,重新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从而强化了对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宣雅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社区卫生工作的特点及对全科医生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科医生培养的体系设置要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师资;建设全科医生培养训练基地,狠抓社区在职医生转型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社区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以此来培养符合社区卫生工作需要的全科医生.
作者:司庆燕;陈士福;孙莹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荷兰等国安乐死合法化十年的临床实践显示,请求安乐死的患者人数和实施安乐死案例逐渐增加;主要涉及终末期不可治愈的癌症患者,没有扩大病种范围的现象;有80%的执行案例都上报安乐死复审委员会接受监督;医生未经患者明确请求终止其生命的行为有所减少.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依法提高患者临终关怀质量、保证患者人格尊严,促进其它国家安乐死立法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亦萌;李旭;李恩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德情感内涵及其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叙述,指出了医学院校医德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医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技能,轻医德情感;情感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及内容陈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采用ESP手段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的对策:通过英语课堂活动,播放相关视频;开展辩论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组织编排有关医患关系的情景剧;利用校园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图书馆书籍、期刊;去附属医院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作者:刘瑛;许丹凌;张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分析护患双方在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信任度方面存在的不对称现象,进而认识到其对护患关系产生的影响表现在:患者期望超出合理水平,患者刻意隐瞒信息,护理人员诱导需求,护理人员轻视患者知情权.并由此提出解决对策:成立医德医风监督机构;完善告知制度,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建立领导定期接待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作者:张艳;周勤;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立足于医患关系的解决,分析《弟子规》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价值判断鲜明、明确了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了主体的道德认同,道德行为规范操作性强、养成主体的道德行为.建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弟子规》纳入到医德教育内容、使学做人内化于心,结合《弟子规》内容评议医患矛盾、培养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利用《弟子规》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体验式教学使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情操.
作者:梁飞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改善医患关系,在制定、完善法律制度之外,还需医患双方的美德建设.这就需要:减少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重建亲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减少医患认知差异和冲突;培育和提升医护人员的美德和职业精神;提高公民文化与道德素养,提高患者就医道德.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源于古代战争的军事精神医学自18世纪确立之始,即开启了对患者的人道关爱;越南战争后相关伦理问题逐步突显,并纳入了精神医学共同体关注视野.由此,依据军事实践的转变,军事精神医学伦理研究经历了由传统战争中精神医学伦理、到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精神医学伦理、再到反恐战争中精神医学伦理三个发展阶段.
作者:常运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法律伦理问题、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缺乏人文内涵、心理咨询因角色冲突面临伦理两难等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伦理制度体系和机构;加强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培训,重视人文关怀;应重视角色理解,形成不同工作部门及个体间的良性沟通;应按照正确、合理的工作目标、伦理学原则及内容和方法,作出正确的伦理评判和指导.
作者:多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014·南京)于2014年3月8~9日在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邱仁宗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翟晓梅院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史兆荣院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杨国斌副院长、英国《生命伦理学》杂志(Bioethics) Ruth Chadwick主编、英国One World Analytics Anthony Mark Cutter主任、《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王明旭主编、《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李恩昌主任、副主编等近百人出席了会议.
作者:吉鹏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既要遵循医药学伦理审查的原则、规范,又要遵循中医药研究的规律,重视自身的特点.注重对项目既往临床基础的审查是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的一个显著特征.审查项目临床基础的目的是保护受试者安全.审查项目的临床基础要和落实《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结合在一起.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调研和访谈从医患关系的模式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医疗领域中的“自主性原则”,对医生来说,虽然医生对患者的自主性表示尊重和接受,但很多时候仍将患者自主式作为医生履行职责的障碍;对患者来说,患者也没有将自主视为理想医患关系的要素,反而认为自主在很多情况下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提出在西方医疗实践的影响下,医患关系的模式处于传统的家长制和西方的消费主义两种极端模式相重叠的阶段,自主性原则在两种模式中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因而导致了自主性原则在当前中国医疗实践中的两难处境.
作者:李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患双方对家属代理同意的认识与态度、探究制约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96名临床医师、230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家属代理同意的态度受其自身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生活自理能力和学历的影响;家属倾向于向年老、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隐瞒病情;除法律规定外,避免与家属产生纠纷是医生更注重与家属沟通的主要目的.结论 法律制度、家属对知情同意作用的认识及患者自身的年龄、经济状况、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主要因素.
作者:廖锋;张栋;何静;肖滋润;马炜;郑伟成;阿拉努尔·加索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目前麻醉医生与患者双方接触时间短,无效交流多,患者对知情同意不满意的现状,采取将工作流程分解并制作一套符合伦理学和相关法规,提高工作效率,易推广的自助式麻醉术前访视视频的新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率,使麻醉这一过程更形象化,更利于理解,减少主观偏倚,自助式麻醉知情同意视频符合伦理学要求和相关法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期望值,有助于改变医患关系.
作者:吕淞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