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锋;张栋;何静;肖滋润;马炜;郑伟成;阿拉努尔·加索尔
改善医患关系,在制定、完善法律制度之外,还需医患双方的美德建设.这就需要:减少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重建亲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减少医患认知差异和冲突;培育和提升医护人员的美德和职业精神;提高公民文化与道德素养,提高患者就医道德.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德情感内涵及其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叙述,指出了医学院校医德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医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技能,轻医德情感;情感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及内容陈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采用ESP手段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的对策:通过英语课堂活动,播放相关视频;开展辩论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组织编排有关医患关系的情景剧;利用校园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图书馆书籍、期刊;去附属医院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作者:刘瑛;许丹凌;张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全国各省级医学伦理学会的主要工作与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为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交流合作、规范管理、咨询鉴定、宣传普及与服务会员七个方面,并结合福建省医学伦理学发展现状,提出学会在职能发挥中对民众医学伦理观引导与互动上应有所加强,同时论述了这些经验对构建福建省医学伦理学会的启示.
作者:陈旻;莫楠;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药类学生应具有包括认知要素、道德要素、人文精神和行为要素在内的人文素养,但当前有部分中医药学生人文素养欠缺,要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中医经典,用中医药精神文化感染中医药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贯通一二课堂,用中医药物质文化丰富中医药类学生的认知文化素养;加强文化教育,用中医药制度文化熏陶中医药类学生的行为文化素养.
作者:蔡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指出医护人员非正常年龄早逝与其相关的问题包括:过劳猝死;职业暴露;抑郁自杀;袭医杀医;工伤意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暴露;改善待遇、减轻压力,提供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心理健康;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患关系;明确急救责任区,完善急救交通安全规范,保证人员安全.
作者:彭英姿;任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与时俱进、实用性好、可操作性强的《护士伦理准则》.方法 通过中华医学会全国护理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搭建的平台,组织国内国际100多名专家、教授、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按照科研方法学程序,历时4年多,先后撰写修改28稿,召开专题高层论坛研讨审修定稿会.结果 形成了7章23条《护士伦理准则》,初步发放400多份给各级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及境外学者,获得良好的评价.结论 反映《护士伦理准则》坚持了伦理和护理紧密相融、传承和发扬紧密结合、立足国情接轨国际、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原则,应该是当前国内结构清晰、内容完整新颖,实用性好、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性准则,充分强调了护士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引导护士理性思考和审慎护理行为;增强护士的职业伦理责任和伦理决策能力;为提升护士的专业形象、专业尊严和专业精神作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作者:潘绍山;张金钟;张新庆;谢红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精子的质量与储存、卵子组合、子宫的来源与子宫的年龄、试管婴儿的数量、性别、健康以及人类辅助生殖经费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伦理分析与思考.提出思考与对策: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布局医疗机构;合理使用精子、卵子;建立并完善机构伦理委员会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技术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推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研究.
作者:董莉;董玉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分析护患双方在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信任度方面存在的不对称现象,进而认识到其对护患关系产生的影响表现在:患者期望超出合理水平,患者刻意隐瞒信息,护理人员诱导需求,护理人员轻视患者知情权.并由此提出解决对策:成立医德医风监督机构;完善告知制度,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建立领导定期接待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作者:张艳;周勤;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准则提供通用的护理伦理原则与伦理规范,指导护士临床实践、护理行为和伦理决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护士职责为护理对象提供专业的关怀照顾,协同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开展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提供全人护理,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护理宗旨.第二条护理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第三条伦理原则尊重、关爱、不伤害、公正.
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全国护理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从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涉及的道德责任、道德权力和道德利益三个层面来分析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的职业道德行为.方法 使用Epidata3.0建立录入模板,并用SPSS17.0进行定量分析;借助QSRNvivo8.0中文版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尚不能令村民满意,医疗技术有待提高,大多数乡村卫生人才队伍没有把握患者自主性原则,对专业收益严重不满.结论 医学职业精神式微已经成为阻碍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伦理要素.
作者:孙咏莉;吕兆丰;王晓燕;黄昊;李珑;王玉;陈世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患双方利益差别导致利益冲突,医患双方认知存在巨大差异,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ICU病房的封闭化管理、高额治疗费用等缺陷,容易诱发医患冲突.通过提升医患双方素质,加强医患沟通,对医者主体给予人文关怀,完善法律法规和监控体系等方法,减少ICU医患冲突发生,在确保发挥ICU救治作用的同时,充分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权益.
作者:王蔚;周愚;苏真娇;郑伟;赵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立足于医患关系的解决,分析《弟子规》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价值判断鲜明、明确了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了主体的道德认同,道德行为规范操作性强、养成主体的道德行为.建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弟子规》纳入到医德教育内容、使学做人内化于心,结合《弟子规》内容评议医患矛盾、培养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利用《弟子规》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体验式教学使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情操.
作者:梁飞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护士伦理准则》提供通用的护理伦理原则、规范,以指导护士作为临床实践、护理行为和伦理决策的评价标准.本准则包括有七章内容.第一章 总则.其中包含三条:第一条是护士职责“为护理对象提供专业的关怀照顾;协同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全人护理.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护理宗旨.”这一条开宗明义的明确了护士肩负的道德职责.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护理工作范畴的报告中指出,护士的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而提供全人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下所要求的整体护理思想.这条宗旨是参考国际护士协会(ICN)制定的《国际护士伦理准则》,但增加了“保护生命”这一项内容.
作者:潘绍山;张金钟;张新庆;谢红珍;李恩昌;贾启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患双方对家属代理同意的认识与态度、探究制约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96名临床医师、230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家属代理同意的态度受其自身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生活自理能力和学历的影响;家属倾向于向年老、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隐瞒病情;除法律规定外,避免与家属产生纠纷是医生更注重与家属沟通的主要目的.结论 法律制度、家属对知情同意作用的认识及患者自身的年龄、经济状况、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主要因素.
作者:廖锋;张栋;何静;肖滋润;马炜;郑伟成;阿拉努尔·加索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论述医院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及分析目前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而从管理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对策:加强管理伦理建设,细化医疗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变等待服务为上门服务;不断提高人员的工作素养;统筹规划,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杨党忠;刘梦春;吕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和旧版本进行比较,分析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新进展:一是对受试者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表现在从研究设计的源头管控保障受试者利益和从知情同意的过程管控维护受试者权利两方面.二是对研究医生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涉及研究医生的定义问题、资质问题、职责问题.三是对伦理委员会的定位进一步明确.此外,新版宣言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者:郑金;曲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基于护理角色强化护德人性化服务取向、人性化服务取向是护理职业精神的基本因素、护理职业本位的担当、护理职业的起点和归宿、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实效平台等方面论述了人性化服务取向是护理职业的基本属性.从语言人性化化沟通的具体形式、语言艺术是形象反应的人性化、形体语言的人性化等方面阐述语言沟通环节的护理人性服务取向,认为护士的行为要靠人性化服务取向加以规范.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社区卫生工作的特点及对全科医生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科医生培养的体系设置要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师资;建设全科医生培养训练基地,狠抓社区在职医生转型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社区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以此来培养符合社区卫生工作需要的全科医生.
作者:司庆燕;陈士福;孙莹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法律伦理问题、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缺乏人文内涵、心理咨询因角色冲突面临伦理两难等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伦理制度体系和机构;加强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培训,重视人文关怀;应重视角色理解,形成不同工作部门及个体间的良性沟通;应按照正确、合理的工作目标、伦理学原则及内容和方法,作出正确的伦理评判和指导.
作者:多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各种误区,这与领导者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差异性、伦理性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应当将医院目标内化为所有员工的共识,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重视员工的培养和发展,正确处理医院内部小群体文化,从而打造出符合医院实际、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
作者:杨练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