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现状调查

刘卫云;刘彩双;赵立波;程志国;于海红;马秀芬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 基层医务人员, 情绪劳动, 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现状,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管理政策及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承德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在职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83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承德市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3个维度水平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层扮演(11.67±2.19)、情绪表达要求(14.72±2.67)、表层扮演(26.29±5.19),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情绪劳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方面均受职称、学历、年龄、工龄的影响,而且这几方面的影响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在编的医务人员高于不在编的医务人员.结论 情绪劳动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数均超过3.5分,其中深层扮演表现程度高.此外,根据情绪劳动得分情况,年龄小于30岁的,工龄低于10年的,尤其是不在编的医务人员是今后情绪劳动的重点干预对象.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组织文化特征与医院短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组织文化特征与医院短期发展的相关关系,并对促进医院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结果 组织文化特征的四个特质分别与总诊疗人次增减呈正相关关系,一致性、适应性与平均每一诊疗人次药费比重增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加强伦理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作者:廖绮霞;赖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妇科门诊会话语料的否定句分析及伦理学研究

    以100例妇科门诊医患会话语料中的否定句为研究对象,运用句法分析对妇科门诊会话语料中出现的否定句进行分类.根据形式可将否定句分为:封闭式否定句、开放式否定句;根据内容可将否定句分为:理解式否定句、不确定式否定句、不理解式否定句.分析发现医患双方在会话过程当中由于表达、倾听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理解领会对方的语义,建议医生在医患会话中使用否定句时要辅助解释性言语.针对患者的否定句,医生要学会倾听,理解患者的真实意图.

    作者:崔婉星;王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 总结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和2014年院方共接待的投诉例数及投诉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2012年和2014年投诉例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服务规范上的投诉明显减少,而医疗水平方面的投诉无显著变化.2014年投诉总数较2012年明显下降.并且门诊管辖科室投诉比例明显下降,而病房各科室投诉例数无明显下降.结论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的成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瑛;王小梅;李伟;白莉平;高稳侠;王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基于万方数据库对研究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对文献中涉及的医疗纠纷、医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来自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会环境以及媒体等多重原因.对此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政府加大投入、优化配置,医院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修养、设置处理医患纠纷的专职部门,媒体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作者:位珍珍;张淑萍;段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路径的探讨

    我国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不充分、教学内容单调、考核方式简单、学校不够重视、教学没有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积极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引进了如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床旁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与法制教育结合等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建议医学院校和医学伦理学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安排,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加强继续教育.

    作者:魏恒顺;李燕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士岗位管理在老年CCU病房应用中的伦理价值分析——以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老年CCU病房中应用的伦理价值效果观察.方法 按照原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通过科学设立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士基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护士岗位培训,保障合同制护士权益,提高护理伦理道德水准六方面,针对老年CCU病房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及护理管理方式改革.结果 规范了护士行为准则,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15%,护理伦理道德水准提高了20%,患者满意度提高了10%,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率下降了5%.结论 实施护理岗位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李红文;柳莎莎;刘晓梅;王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制约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四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即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严重稀缺,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等环境局限,适应不同层次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研究匮乏进行分析.并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田冬霞;刘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健康人文》课程为例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健康人文》课程为例,从健康服务业的兴起、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校办学定位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开发的背景,从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出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的实施方面阐述了课程开发的经过,以探索卫生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路子.

    作者:汪文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农村居民对城乡医患信任本质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H县的实地观察

    目的 在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农村居民对城乡医患信任程度和医患信任本质.方法 对北京市H区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观察.结果 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和城市大医院医生的信任程度高于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信任程度.结论 村民对医生的医患信任与其熟悉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村民对乡村医生的医患信任以情感性信任为主导;村民对城市大医院的医患信任以工具性信任为主导.

    作者:杨佳;王晓燕;彭迎春;刘扬;董屹;周慧姊;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外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差异研究

    目的 研究中外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中相关要素告知的差异.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原则设计审查内容,采取两个研究员独立、交叉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2009-2015年受理的中外药物临床试验类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各内容的告知进行审查,使用四格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194份知情同意书中筛选出安慰剂对照共113份(中国56份);中国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知情同意书在安慰剂相关告知的可替代治疗(45.9% vs16.7%,P=0.000)、安慰剂介绍(37.0% vs15.3%,P =0.001)等4项内容的缺失明显多于国外,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一般告知中伦理委员的联系方式(55.7% vs30.6%,P=0.001)的缺失多于国外.结论 目前中国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内容缺失情况严重,中外关于研究背景、补偿与赔偿的告知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瑞芳;陆瑶;温改艳;徐娜娜;阳国平;黄志军;项玉霞;李莹;袁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现状,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管理政策及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承德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在职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83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承德市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3个维度水平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层扮演(11.67±2.19)、情绪表达要求(14.72±2.67)、表层扮演(26.29±5.19),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情绪劳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方面均受职称、学历、年龄、工龄的影响,而且这几方面的影响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在编的医务人员高于不在编的医务人员.结论 情绪劳动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数均超过3.5分,其中深层扮演表现程度高.此外,根据情绪劳动得分情况,年龄小于30岁的,工龄低于10年的,尤其是不在编的医务人员是今后情绪劳动的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刘卫云;刘彩双;赵立波;程志国;于海红;马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伦理思考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对心理、生理的一些负面问题,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性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开展大学生性教育,以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作者:刘瑜;俞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教育探讨

    阐述了关怀教育是顺应现代护理的需要,而且现代护理需要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人员.分析了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因素:护理专业态度、教育教学环境、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但不同护理教育阶段的人文关怀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关怀氛围、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关怀理念、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让护理人员养成较高的人文素养,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向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物临床试验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存在儿科试验机构缺乏,研究者缺少专业性培训,试验方案不符合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要求,知情同意流于形式,不良反应的隐瞒不报以及伦理审查趋于形式化等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大力扶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加强研究者的专业培训和伦理素质,试验方案应当针对儿童受试者的安全保障进行特殊设计,采取措施保障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实现,完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汇报程序,强化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从而保证儿童受试者得到较全面的安全保障.

    作者:谢兰珍;古津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优化

    通过对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未能厘清医学人文与思政、通识类课程的关系,存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比重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序贯性等弊端.基于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在改革与优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人文与医学的交叉性、注重人文知识传授的实用性和序贯性,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谢冬梅;黄艳玲;宋一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循证护理与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0例自愿选择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5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患者清醒时间及所用麻药总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心理反应明显重于循证组,循证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P<0.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缩短检查时间,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作者:李雪荣;杨会;王秀莹;王丽娜;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生殖医学实践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简述了患者隐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生殖医学活动中的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诊疗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和科研活动中的隐私泄露,提出了在生殖医学实践中,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隐私保护意识,规范患者病历尤其是试管婴儿档案的管理,跟进科研实践中的样品取材管理,规避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

    作者:张怡;杨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护理学院2011级280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选取2010级285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伦理学》结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4.37±3.47)分和(80.59 ±5.51)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有差异(t=8.19,P<0.05).实验组82.86%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结论 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尝试及思考

    与晚期癌症患者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医疗诊治工作的开展,但沟通需选择方式、方法.根据科室工作,总结以下经验:医护人员需有共情心;有技巧的向患者本人交代病情;与有决定权的家属讨论病情及治疗;尊重患方治疗意愿;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及时与患方有效沟通;必要的心理干预.且爱心和尊重生命是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前提及保证.

    作者:李宝兰;胡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础医学教育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育的价值、特征及实施措施探讨

    对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医德培养的价值及其五个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具体分析了其实施方法:改变教育思想是先决条件,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医德培养活动.

    作者: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