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孔令杉;王彩霞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伦理学, 责任伦理, 生命责任感
摘要:从健康意识和生命责任方面阐述当代部分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并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及其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剖析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根源,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学校应创新课程、注重临床实习、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深化生命价值教育;政府应加强行政干预;网络、媒体等应充分发挥正确导向功能;要发挥家庭环境的熏陶作用并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要提高自我意识能力、进行自我挫折教育和情感教育。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隋前正史医事伦理探骊

    征引隋前正史中医学史料,从高层之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教育及医学传播三个伦理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医与政有着天然紧密相连的渊源关系,医政充分体现了政府有无政治作为和是否实施人文关怀;汉魏南北朝时期太学、地方官学、私学都很活跃,在医学教育方面,也有深刻的进步理念;中医药作为加强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的友好使者,对当今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

    作者:赵仁龙;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

    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概述,分析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原因。基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特殊性的基础,提出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实现路径:即完善西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适应性改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相互通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建设。

    作者:刘春娇;张槊;邓玉霞;吴彬彬;刘艳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美国伦理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述了美国伦理审查制度的溯源、发展史,提出了美国伦理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完善伦理审查规范的顶层设计,提升规范位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信息交流渠道建设;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持续性审查制度,制定具体执行规范。

    作者:于丹丹;徐源;张雪;孙福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伦理学思考

    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存在的问题,包括LIS安全和功能扩展、患者的隐私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自动核准风险。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其整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加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保障特殊检查项目的机密性,保护患者隐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量和财力确定LIS的功能模块;定期核对检验数据,避免职业性伤害;持续改进自动核准规则的严谨性。

    作者:沈丹;孙莉;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某院儿科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调研及建议

    回顾调查了某院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2008年至2013年审查的儿科临床试验的15个项目的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分别对风险级别、方案设计依据、风险小化措施,知情同意书告知要素、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找出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存在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作者:段茹;陈岚;贺晴;张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护士与进修医生间的医护关系探讨

    探讨临床护士与进修医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进修医生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角色差异、缺乏交流和理解、制度不健全。提出要针对其特殊性,确定好各自的角色和位置,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沟通交流以及完善医护管理体制的措施,从而建立和谐良好的新型医护关系,营造和谐的医院人际关系,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张萍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南京201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高峰会议暨全国第二届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

    2015年6月26日-28日,“南京201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高峰会议暨全国第二届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此次学术活动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会等单位协办。著名伦理学家、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致开幕辞并为“老龄化国际研究中心”揭牌,该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伦理学和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作者:许启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门诊医生接诊态度评价量表的开发

    研究使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开发量表条目,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克朗巴赫系数、相关系数法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修订,形成终版量表。《门诊医生接诊态度量表》包含19个条目,沟通技巧、尊重、关心、责任感四个维度。该量表条目间一致性高,量表维度设置合理,总分较好地反映了医生接诊态度,可以作为研究医生态度的测量工具。

    作者:潘子奇;谢铮;郭娜;郑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医精诚”协同生命伦理学融入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日新月异的新兴科技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刷新了医学伦理情景,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医学伦理盲区。搭建学术科研平台,利用新媒体力量、MOOC及“翻转课堂”,继承中国本土大医精诚的传统中医学教育,探索“包容并蓄、协同创新”的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路,对改善我国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彭波;宋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

    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措施及遇到的问题。

    作者:遇时;尹梅;邰升;岳玺中;王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护理伦理原则的实践

    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尊重、公正、不伤害、有利的伦理原则为孕产妇提供护理服务,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维护患者的自主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和保护孕产妇的隐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新生儿不被母婴传播所伤害,尊重并保护产妇作为母亲的权利,大限度地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蒋凤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医生视角下网络环境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医生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医生上网习惯情况、医生与患者的网络交流沟通情况、网络环境对医生实际诊疗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对医生的影响以及医生群体关于网络发展对医患关系影响的综合看法。指出了目前网络环境给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互联网成为一些医生知识信息更新与积累的源地,网络成为一些医生与患者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医生需要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型”患者,医生对媒体负面报道的反应性出现转变。

    作者:戴菲菲;杨国斌;刘玉秀;魏强;易学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知情意信行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按照“知—情—意—信—行”的思路展开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的构建:晓之以理,让医学生重视医德认知,拓展医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医德教育教学方法;动之以情,让医学生培养医德情感,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打造高尚情感的师资队伍;笃之以信,让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榜样的力量弘扬医德;炼之以志,让医学生锤炼医德意志,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加强迎难而上精神教育;导之以行,让医学生落实医德行为,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开展医疗实践活动。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构建“五位一体”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汪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高空作业坠落损伤患者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高空建筑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受损伤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惊恐、紧张、焦虑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强调医护人员应从人文关怀入手,针对患者心理特征,在救治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有效措施,帮助患者解除已经存在或潜在的负面心理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强化人文意识,这对高空坠落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风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山东省医患信任状况的调查分析

    从医患双方的视角出发对山东省12所医院的1080名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医患信任极其发展趋势的评价是具有相关性的,医患双方均注重了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在医患信任的构建中,医患双方均重视的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建设、继续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作者:陈士福;尹瑞法;魏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作者:姚煜;史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阐述护士职业精神的概念与内涵,介绍国外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综合论述了护士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并提出构建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方式、倡导护士职业精神培育和营造健康的护理职业环境等建议,为发展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理论和提高护士职业精神提供参考。

    作者:吴茜;孙晓;施雁;张曙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遗传伦理学的困惑及案例教学中的对策

    案例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遗传伦理案例的复杂性与“悖理”性自然会引发医学伦理观念上的碰撞与困惑。如何对典型的遗传伦理案例做出以恰如其分地解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医学伦理观,使其在未来的医务生涯中面对医学伦理困惑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是当前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杨利丽;刘红英;王刚;沈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知情同意原则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与医患沟通之间关系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医患沟通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方法:以知情同意指导医患沟通,以有效沟通方式实现知情同意。强化知情同意原则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建议。

    作者:康鹤;孙福川;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案例分析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在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实施中的指导功能

    通过对所选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了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的关于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伦理问题,并针对这一现状讨论研究了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在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实施中的指导功能:一是为需求者提供相关性伦理咨询,二是对辅助生殖技术及相关性研究开展全程监督和指导。

    作者:殷宝莉;张宇晖;张平;王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