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凤菊
通过对所选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了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的关于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伦理问题,并针对这一现状讨论研究了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在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实施中的指导功能:一是为需求者提供相关性伦理咨询,二是对辅助生殖技术及相关性研究开展全程监督和指导。
作者:殷宝莉;张宇晖;张平;王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按照“知—情—意—信—行”的思路展开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的构建:晓之以理,让医学生重视医德认知,拓展医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医德教育教学方法;动之以情,让医学生培养医德情感,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打造高尚情感的师资队伍;笃之以信,让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榜样的力量弘扬医德;炼之以志,让医学生锤炼医德意志,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加强迎难而上精神教育;导之以行,让医学生落实医德行为,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开展医疗实践活动。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构建“五位一体”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汪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指出了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内涵、外延;提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真实具体感人、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原则;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实践中的实训室建设、实训教学管理、实训教学报告书写、实训载体建设等做了总结。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中知情同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医务人员知情信息告知与患方知情同意的现状与问题,从而完善知情告知的内容与方法,提高知情同意效果。方法自拟知情同意调查问卷,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形式,由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中医务人员和门诊不孕症患方夫妇填写完成。结果医务人员知情告知执行情况有待提高,在告知过程中存在不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的情况,而患方自身对知情同意也重视程度不够。医务人员期待伦理培训。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机构知情同意情况并不乐观,亟需加强伦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知情告知意识,规范知情告知内容与方式,并探索患方知情效果评价方法。
作者:郭靖;袁蕙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社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教学尤其是医患沟通英语教学已成为这一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医患沟通学是研究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如何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共同战胜疾病的一门学科,而ESP教学理念强调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相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把英语教学作为手段与工具来学习运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践表明,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英语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成效。
作者:刘瑛;张淑玲;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高空建筑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受损伤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惊恐、紧张、焦虑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强调医护人员应从人文关怀入手,针对患者心理特征,在救治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有效措施,帮助患者解除已经存在或潜在的负面心理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强化人文意识,这对高空坠落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风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存在的问题,包括LIS安全和功能扩展、患者的隐私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自动核准风险。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其整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加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保障特殊检查项目的机密性,保护患者隐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量和财力确定LIS的功能模块;定期核对检验数据,避免职业性伤害;持续改进自动核准规则的严谨性。
作者:沈丹;孙莉;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进修护士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内容及学习方式,为提高短期进修护士培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3~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短期进修的1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培训需求内容、需求方法三部分组成。利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2.7%的进修护士认为岗前培训非常必要。岗前培训前三位的需求内容为:职业防护(82.7%)、医护患沟通技巧(80.0%)和感染预防控制(78.2%);进修期间培训需求前三位依次为: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88.2%)、护理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及处理(79.1%)、护患有效沟通(79.1%)。需求内容得分在不同学历和职称的进修护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方法选择的前三项依次为:实践操作(89.10%)、专题讲座(74.5%)、案例分析与讨论(67.30%)。结论应根据短期进修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需求,考虑其学历、职称等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提高短期培训效果。
作者:辛爱利;韦欢欢;雷春梅;辛霞;张银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对于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测评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当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精神评测的研究较少。介绍了责任指数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介绍国外医学院校应用责任指数对于在校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测,分析该方法的优劣。认为责任指数是基于具体行为的评测、其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是适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评测系统,与其他评测系统相比,责任指数更注重预先的指导和规范。但责任指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责任指数评估过程中须面对一些伦理挑战,且评测框架设计缺乏整体性。
作者:陈恺;李瑞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医生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医生上网习惯情况、医生与患者的网络交流沟通情况、网络环境对医生实际诊疗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对医生的影响以及医生群体关于网络发展对医患关系影响的综合看法。指出了目前网络环境给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互联网成为一些医生知识信息更新与积累的源地,网络成为一些医生与患者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医生需要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型”患者,医生对媒体负面报道的反应性出现转变。
作者:戴菲菲;杨国斌;刘玉秀;魏强;易学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首先介绍了医学伦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想象力,其次阐释了医学生的道德想象力的具体内涵:道德敏感性、视角转换能力、情境认知与超越能力和道德反思与评价能力,后分析了基于叙事法的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课堂培育,其中再叙事是培育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主要教学方法。
作者:李德玲;卢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子诊断尤其是基因诊断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产前基因诊断、儿童基因诊断及成人基因诊断。从医学实践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领域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开展分子诊断方面的医疗实践工作,旨在指导所有的医学工作者在分子诊断领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
作者:熊汉真;陈辉;张金山;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研究使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开发量表条目,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克朗巴赫系数、相关系数法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修订,形成终版量表。《门诊医生接诊态度量表》包含19个条目,沟通技巧、尊重、关心、责任感四个维度。该量表条目间一致性高,量表维度设置合理,总分较好地反映了医生接诊态度,可以作为研究医生态度的测量工具。
作者:潘子奇;谢铮;郭娜;郑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征引隋前正史中医学史料,从高层之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教育及医学传播三个伦理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医与政有着天然紧密相连的渊源关系,医政充分体现了政府有无政治作为和是否实施人文关怀;汉魏南北朝时期太学、地方官学、私学都很活跃,在医学教育方面,也有深刻的进步理念;中医药作为加强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的友好使者,对当今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
作者:赵仁龙;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15年6月26日-28日,“南京201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高峰会议暨全国第二届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此次学术活动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会等单位协办。著名伦理学家、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致开幕辞并为“老龄化国际研究中心”揭牌,该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伦理学和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作者:许启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简述了Ilizarov技术的发展史,引出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设计与应用,并具体论述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对骨延长成长日记临床应用的伦理学思考进行了以下探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作者:莫兰;傅育红;韦旭明;郭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湖南省为研究现场,从平等主义角度具体分析了新医改以来该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公平性状况,认为目前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本医疗服务经济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度方面仍存在差距,应通过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逐步促进不同人群之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作者:刘俊香;张旭平;陈鸿君;罗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作者:姚煜;史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国对于医学临床试验研究受试者的保护仍存在研究者和受试者认知有偏差、知情同意落实难、后续跟踪审查乏力等问题。基于美国经验和国内某医院的探索,提出完善我国受试者保护的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受试者保护体系;提高受试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伦理委员应实地考察、保证审查质量;建立强制保险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
作者:江学维;曹江;王冬;白楠;王瑾;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考核在提高年轻护士伦理人文素养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起在新护士入院后三年内,通过先简单后复杂、先规范化常规后专科特色的模拟、案例操作的阶梯式培训考核方法,比较以前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考核、考核优秀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新的培训考核方法让年轻护士在临床操作考核中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考核优秀率31.25%,高于前一年考核的优秀率19.82%,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比较中,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新的培训考核方法,显著提高了年轻护士的自身素质和医德修养,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能更好的注重人文关怀,做好护患沟通,提高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判断能力、急救能力、交流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年轻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和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满琴;陈菊娣;居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