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公平性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调查

刘俊香;张旭平;陈鸿君;罗朝霞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 公平, 平等, 差别原则
摘要:以湖南省为研究现场,从平等主义角度具体分析了新医改以来该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公平性状况,认为目前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本医疗服务经济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度方面仍存在差距,应通过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逐步促进不同人群之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

    指出了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内涵、外延;提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真实具体感人、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原则;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实践中的实训室建设、实训教学管理、实训教学报告书写、实训载体建设等做了总结。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党组织在弘扬医院精神中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分析医院精神及其伦理涵义得出:医院精神不仅是医院全体人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也是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心理趋向、文化定势以及意志统一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医院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应以党组织为核心领导,彰显鲜明而深刻的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并阐述了在孕育、传承和创新医院精神的实践中,医院党委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对其进行伦理分析,旨在对当前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花蕾;王蕾;王香平;吴宇彤;张卓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医精诚”协同生命伦理学融入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日新月异的新兴科技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刷新了医学伦理情景,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医学伦理盲区。搭建学术科研平台,利用新媒体力量、MOOC及“翻转课堂”,继承中国本土大医精诚的传统中医学教育,探索“包容并蓄、协同创新”的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路,对改善我国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彭波;宋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交流分享,共同提高京沪两地医学伦理工作交流暨相关培训活动在上海举办

    2015年6月26日-27日,京沪两地医学伦理工作交流暨北京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五期培训活动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办。

    作者:北京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知情意信行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按照“知—情—意—信—行”的思路展开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的构建:晓之以理,让医学生重视医德认知,拓展医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医德教育教学方法;动之以情,让医学生培养医德情感,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打造高尚情感的师资队伍;笃之以信,让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榜样的力量弘扬医德;炼之以志,让医学生锤炼医德意志,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加强迎难而上精神教育;导之以行,让医学生落实医德行为,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开展医疗实践活动。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构建“五位一体”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汪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门诊医生接诊态度评价量表的开发

    研究使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开发量表条目,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克朗巴赫系数、相关系数法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修订,形成终版量表。《门诊医生接诊态度量表》包含19个条目,沟通技巧、尊重、关心、责任感四个维度。该量表条目间一致性高,量表维度设置合理,总分较好地反映了医生接诊态度,可以作为研究医生态度的测量工具。

    作者:潘子奇;谢铮;郭娜;郑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进修护士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内容及学习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进修护士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内容及学习方式,为提高短期进修护士培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3~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短期进修的1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培训需求内容、需求方法三部分组成。利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2.7%的进修护士认为岗前培训非常必要。岗前培训前三位的需求内容为:职业防护(82.7%)、医护患沟通技巧(80.0%)和感染预防控制(78.2%);进修期间培训需求前三位依次为: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88.2%)、护理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及处理(79.1%)、护患有效沟通(79.1%)。需求内容得分在不同学历和职称的进修护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方法选择的前三项依次为:实践操作(89.10%)、专题讲座(74.5%)、案例分析与讨论(67.30%)。结论应根据短期进修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需求,考虑其学历、职称等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提高短期培训效果。

    作者:辛爱利;韦欢欢;雷春梅;辛霞;张银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从健康意识和生命责任方面阐述当代部分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并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及其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剖析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根源,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学校应创新课程、注重临床实习、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深化生命价值教育;政府应加强行政干预;网络、媒体等应充分发挥正确导向功能;要发挥家庭环境的熏陶作用并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要提高自我意识能力、进行自我挫折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者:孔令杉;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作者:姚煜;史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高空作业坠落损伤患者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高空建筑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受损伤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惊恐、紧张、焦虑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强调医护人员应从人文关怀入手,针对患者心理特征,在救治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有效措施,帮助患者解除已经存在或潜在的负面心理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强化人文意识,这对高空坠落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风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知情同意原则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与医患沟通之间关系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医患沟通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方法:以知情同意指导医患沟通,以有效沟通方式实现知情同意。强化知情同意原则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建议。

    作者:康鹤;孙福川;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加强医学临床研究受试者保护的建议

    我国对于医学临床试验研究受试者的保护仍存在研究者和受试者认知有偏差、知情同意落实难、后续跟踪审查乏力等问题。基于美国经验和国内某医院的探索,提出完善我国受试者保护的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受试者保护体系;提高受试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伦理委员应实地考察、保证审查质量;建立强制保险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

    作者:江学维;曹江;王冬;白楠;王瑾;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伦理学思考

    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存在的问题,包括LIS安全和功能扩展、患者的隐私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自动核准风险。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其整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加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保障特殊检查项目的机密性,保护患者隐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量和财力确定LIS的功能模块;定期核对检验数据,避免职业性伤害;持续改进自动核准规则的严谨性。

    作者:沈丹;孙莉;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

    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措施及遇到的问题。

    作者:遇时;尹梅;邰升;岳玺中;王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患者视角下的医患沟通需求及现状调查

    目的:从患者的视角来了解医患沟通现状以及患者对医患沟通内容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利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在患者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知方面,有560人认为医患沟通很重要;患者对医患沟通作用的认知表现在多方面,但大部分人(382人)认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在患者对医患沟通的需求方面,582人非常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及费用;医患沟通现状不容乐观。结论建立医患沟通平台并对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陈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和谐医德观的价值追求

    医德观念的发展与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建设良好医德医风的先导。适应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新医改实施的新要求,提出了“和谐医德观”的新概念及其基本内容,重点论述了和谐医德观的价值追求,即健康价值、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目标,病人利益至上的价值主导以及其价值追求的根本标准。

    作者:徐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责任指数在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评测中的应用初探

    目前对于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测评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当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精神评测的研究较少。介绍了责任指数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介绍国外医学院校应用责任指数对于在校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测,分析该方法的优劣。认为责任指数是基于具体行为的评测、其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是适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评测系统,与其他评测系统相比,责任指数更注重预先的指导和规范。但责任指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责任指数评估过程中须面对一些伦理挑战,且评测框架设计缺乏整体性。

    作者:陈恺;李瑞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新医疗环境下临床实习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研究

    职业胜任力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备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实习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利于塑造医学院校“综合素质教育”新形象。针对当前临床实习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新医疗环境下临床实习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主要内容入手:培养其坚守仁心、医德自律的能力,医学知识循证与实践的能力,医护合作、医患沟通的能力。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临床实习医生的职业胜任力:完善职业胜任力教育内容及相关课程;举办职业胜任力培训及模拟竞赛;强化临床实习生自觉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构建临床实习生职业胜任力评估机制。

    作者:朱宏晋;徐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教育思想

    《黄帝内经》,缘起于德,在传道授业方面,其倡导医者应匪人勿教,择人而授,高风亮节,开放不狭隘;在职业追求方面,其倡导医者应博采勤求,深得医道,志于上工,为天下师;在职业操守方面,其倡导医者应珍视生命,以不病调病,一丝不苟,大医风范;在职业信仰方面,其倡导医者应法于往古,验于来今,坚信科学,反对迷信;《黄帝内经》倡导医术要精湛、医德要高尚的职业理念,影响深远,成为后世医德思想生发的渊源,对当今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变玲;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课堂培育--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例

    首先介绍了医学伦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想象力,其次阐释了医学生的道德想象力的具体内涵:道德敏感性、视角转换能力、情境认知与超越能力和道德反思与评价能力,后分析了基于叙事法的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课堂培育,其中再叙事是培育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主要教学方法。

    作者:李德玲;卢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