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回顾调查了某院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2008年至2013年审查的儿科临床试验的15个项目的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分别对风险级别、方案设计依据、风险小化措施,知情同意书告知要素、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找出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存在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作者:段茹;陈岚;贺晴;张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子诊断尤其是基因诊断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产前基因诊断、儿童基因诊断及成人基因诊断。从医学实践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领域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开展分子诊断方面的医疗实践工作,旨在指导所有的医学工作者在分子诊断领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
作者:熊汉真;陈辉;张金山;江庆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本主义理念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将人本主义护理管理理念贯穿于常规护理管理中。结果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主义护理理念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而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的心理适应性。
作者:吕惠茹;郭晓英;李珂;陈静;袁翠翠;贺西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与医患沟通之间关系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医患沟通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方法:以知情同意指导医患沟通,以有效沟通方式实现知情同意。强化知情同意原则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完善医患沟通的具体建议。
作者:康鹤;孙福川;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按照“知—情—意—信—行”的思路展开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的构建:晓之以理,让医学生重视医德认知,拓展医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医德教育教学方法;动之以情,让医学生培养医德情感,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打造高尚情感的师资队伍;笃之以信,让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榜样的力量弘扬医德;炼之以志,让医学生锤炼医德意志,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加强迎难而上精神教育;导之以行,让医学生落实医德行为,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开展医疗实践活动。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构建“五位一体”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汪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简述了Ilizarov技术的发展史,引出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设计与应用,并具体论述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对骨延长成长日记临床应用的伦理学思考进行了以下探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作者:莫兰;傅育红;韦旭明;郭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考核在提高年轻护士伦理人文素养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起在新护士入院后三年内,通过先简单后复杂、先规范化常规后专科特色的模拟、案例操作的阶梯式培训考核方法,比较以前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考核、考核优秀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新的培训考核方法让年轻护士在临床操作考核中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考核优秀率31.25%,高于前一年考核的优秀率19.82%,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比较中,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新的培训考核方法,显著提高了年轻护士的自身素质和医德修养,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能更好的注重人文关怀,做好护患沟通,提高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判断能力、急救能力、交流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年轻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和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满琴;陈菊娣;居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阐述护士职业精神的概念与内涵,介绍国外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综合论述了护士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并提出构建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方式、倡导护士职业精神培育和营造健康的护理职业环境等建议,为发展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理论和提高护士职业精神提供参考。
作者:吴茜;孙晓;施雁;张曙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进修护士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内容及学习方式,为提高短期进修护士培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3~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短期进修的1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培训需求内容、需求方法三部分组成。利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2.7%的进修护士认为岗前培训非常必要。岗前培训前三位的需求内容为:职业防护(82.7%)、医护患沟通技巧(80.0%)和感染预防控制(78.2%);进修期间培训需求前三位依次为: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88.2%)、护理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及处理(79.1%)、护患有效沟通(79.1%)。需求内容得分在不同学历和职称的进修护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方法选择的前三项依次为:实践操作(89.10%)、专题讲座(74.5%)、案例分析与讨论(67.30%)。结论应根据短期进修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需求,考虑其学历、职称等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提高短期培训效果。
作者:辛爱利;韦欢欢;雷春梅;辛霞;张银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激励机制满意度的现状调查,找到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激励因子。方法选择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Krukal-Wallis检验。结果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激励公因子有培训和发展、薪酬待遇与保障水平、管理方式和团队合作、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并且不同属性的医务人员对激励满意度存在差异。结论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结合陕西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的激励机制。
作者:李秀芹;秋增超;罗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首先介绍了医学伦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想象力,其次阐释了医学生的道德想象力的具体内涵:道德敏感性、视角转换能力、情境认知与超越能力和道德反思与评价能力,后分析了基于叙事法的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课堂培育,其中再叙事是培育医学生道德想象力的主要教学方法。
作者:李德玲;卢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15年6月26日-28日,“南京201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高峰会议暨全国第二届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此次学术活动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会等单位协办。著名伦理学家、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致开幕辞并为“老龄化国际研究中心”揭牌,该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伦理学和老龄生命伦理学与老龄科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作者:许启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从健康意识和生命责任方面阐述当代部分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并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及其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剖析医学生生命责任感缺失的根源,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学校应创新课程、注重临床实习、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深化生命价值教育;政府应加强行政干预;网络、媒体等应充分发挥正确导向功能;要发挥家庭环境的熏陶作用并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要提高自我意识能力、进行自我挫折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者:孔令杉;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作者:姚煜;史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研究使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开发量表条目,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克朗巴赫系数、相关系数法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修订,形成终版量表。《门诊医生接诊态度量表》包含19个条目,沟通技巧、尊重、关心、责任感四个维度。该量表条目间一致性高,量表维度设置合理,总分较好地反映了医生接诊态度,可以作为研究医生态度的测量工具。
作者:潘子奇;谢铮;郭娜;郑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措施及遇到的问题。
作者:遇时;尹梅;邰升;岳玺中;王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从医患双方的视角出发对山东省12所医院的1080名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医患信任极其发展趋势的评价是具有相关性的,医患双方均注重了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在医患信任的构建中,医患双方均重视的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建设、继续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作者:陈士福;尹瑞法;魏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尊重、公正、不伤害、有利的伦理原则为孕产妇提供护理服务,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维护患者的自主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和保护孕产妇的隐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新生儿不被母婴传播所伤害,尊重并保护产妇作为母亲的权利,大限度地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蒋凤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指出了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内涵、外延;提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真实具体感人、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原则;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实践中的实训室建设、实训教学管理、实训教学报告书写、实训载体建设等做了总结。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对于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测评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当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精神评测的研究较少。介绍了责任指数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介绍国外医学院校应用责任指数对于在校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测,分析该方法的优劣。认为责任指数是基于具体行为的评测、其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是适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评测系统,与其他评测系统相比,责任指数更注重预先的指导和规范。但责任指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责任指数评估过程中须面对一些伦理挑战,且评测框架设计缺乏整体性。
作者:陈恺;李瑞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