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医学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赵晓英;王艳菊;丁云鹏;侯小宝;李汝德

关键词:医学生, 网络道德, 行为失范, 德育
摘要: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归纳出了医学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深入分析了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因和外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建设新型政工队伍;强化阵地意识,建立网上德育平台;强化引导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伦理思考

    对目前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所面临的几个临床伦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认为该手术方式符合不伤害原则和有利原则,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且患者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是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的。

    作者:费阳;田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论感染病学实习中医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

    感染性疾病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防治中尤其应该重视伦理学教育及伦理意识培养。通过在感染病学临床教学中注重教师医学伦理素养水平的提升、发挥带教教师的模范作用、鼓励互动交流,消除实习生的恐惧与歧视心理,加强医学伦理意识与法律观念的有机结合,促进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意识养成。

    作者:翟嵩;王媛;党双锁;刘拉羊;赵文学;贾晓黎;张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以食品企业为例

    企业承担经济责任,能够促进物质文化建设,承担法律责任,能够促进制度文化建设,承担伦理责任,能够促进行为文化建设,承担慈善责任,能够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中国企业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充分认识和利用两者之间必然联系,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全面、高效发展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科技与人文结合视角下关于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思考

    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下,提出了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树立“医学是人学”的医学教育观;医学通识教育既要借鉴传统又要吸收世界经验;医学通识教育内容和方法要实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医学与人文通识教育综合性课程来加强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进一步促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完善。

    作者:何兰萍;亓曙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析伦理审查会议中的常见问题(二)--比较中美两国伦理审查会议之不同

    具体阐述了中美两国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审查在项目汇报、项目答疑、伦理讨论、投票表决等各环节的不同,分析了两国伦理审查模式的差异,并就中美两国伦理审查会议的模式进行了比较,有助于发现自身伦理审查会议模式的不足,提高自身伦理委员会会议审查效率。

    作者:訾明杰;何军;高蕊;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伦理学》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和城市医生信任机制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H区的实地观察研究

    目的:在对国内外信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农村居民对乡村和城市医生信任机制的异同。方法对北京市H区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观察和二次深入访谈。结果农村居民对乡村和城市医生的信任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别,对乡村医生的信任以社会相似型信任为主,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和城市大医院的医患信任存在着声誉型信任、制度型信任和关系运作型信任,但本质有所不同。结论城乡迥异的环境和文化,城乡医疗机构的性质、农村居民与城乡医生关系的疏密程度、城乡医疗机构的声誉、城乡医疗卫生制度的区别等是造成城乡医患信任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佳;王晓燕;彭迎春;刘扬;董屹;周慧姊;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命伦理视域下的残疾人竞技体育价值辨析

    通过残疾人竞技体育对残疾个体存在价值的生命关注,残疾人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应有的视域,残疾人生命的意义与竞技体育价值的博弈,残疾人竞技体育工具理性价值观和人文理性价值观的对话,残疾人竞技体育与现实生活的链接等方面的分析,对残疾人竞技体育在生命伦理视域下的价值进行了辨析。

    作者:马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西安市体育教师紫外线职业损伤的KAP调查及伦理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西安市体育教师对紫外线职业损伤KAP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有关体育教师日光紫外线职业损伤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3-7月选择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1200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安市体育教师就紫外线职业损伤KAP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过晒伤史的占21.5%,做过专业皮肤检查的占5.1%;认为长期室外紫外线对皮肤危害性的占34.1%,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占58.9%,对紫外线能正确认识的占3.2%;采取防护措施的目的方面,43.9%的调查对象采取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晒黑而不是防止晒伤。结论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室外工作群体,整体上紫外线职业损伤防护知识水平较低,防护目的有所偏差,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看,应本着健康伦理的原则,加强紫外线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并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宋建驷;宋健文;任平社;宋建玲;徐桂玲;孙云;庄希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移动医疗的伦理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移动医疗的概念进行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健康数据可靠性问题,患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否涉及非法行医的问题,网上咨询的医患关系法律责任界定问题,使还原论、身心二元论的缺陷凸显及工具理性泛滥问题。并从技术层面,法律、政策层面及意识层面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颖;陈晓阳;杨同卫;陈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生都市生存锻炼实施路径及成效分析

    由于医学生忙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社会体验、生活体验尚有欠缺,耐挫能力还相对较弱。鉴于此,温州医科大学组织开展医学生都市生存锻炼实践活动,分规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取得了强化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促进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助推医学生抗逆境心理素质的养成等三方面的成效。此外,还需通过推广普及、优化形式、挖掘典型等方式优化活动质量。

    作者:陈忠浓;官仲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措施探讨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新时期医患矛盾的特点,明确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提出发挥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作用,后概述医院党委在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伦理措施,包括: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深入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积极推进伦理查房制度;完善就医环境,调动各党支部的积极性;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保护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整治医药商业贿赂,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

    作者:张鑫怡;董淑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案例探讨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难题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数量的大幅提升,有关受试者保护的新问题不断挑战着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智慧。基于既往伦理审查的经验,总结梳理几个典型的临床研究案例,涉及研究目的、知情同意、研究损害赔偿等实践伦理内容,分析其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临床研究者、机构伦理委员会及决策部门参考。

    作者:梁立智;柴华旗;李红英;徐溢涛;眭文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院在医患纠纷处理中的媒体应对策略

    阐述了医患纠纷中媒体介入的影响及媒体应对在医院医患纠纷处理中的重要性,讨论了目前医院媒体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医院在医患纠纷中的媒体应对策略,主要有:迅速查明真相,积极配合媒体报道;发布权威消息,还原事件真相;监督媒体报道,严惩侵权行为;开通医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梁时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咨询服务的伦理建议

    针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孕妇需求细致的咨询服务的这一现状。提出以下伦理建议:超声心动图医师要树立咨询服务的意识,耐心、通俗、细致地为患者答疑解惑;超声心动图医师要理解患者家庭的情绪反映并注重心理关怀;超声心动图患者检查和咨询服务的环境要求;鼓励多学科联合参与的咨询服务。

    作者:梁宇彤;周田;王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思考

    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伦理审查工作中有助于我国审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进一步规范伦理审查工作,也有助于保护医学研究中受试者的隐私,且在我国建立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信息化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可借鉴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通过建立伦理跟踪审查信息化系统、建立电子签名权限管理系统、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立与主要研究者的沟通平台等方式,以构建和完善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信息化体系。

    作者:谢贤;胡晋红;项耀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医学与哲学关系的视角谈古希腊医学与中国古医学的分野--以《希波克拉底文集》和《黄帝内经》为例

    与现代中西医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同,在人类发展初期,古希腊医学与中国古医学在各自的探索过程中有着惊人的一致。它们都代表了当时智慧的哲学思想并对一个医生所应具有的优良品质作了规范,又由此形成了影响后世的医学伦理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早的医典《黄帝内经》与代表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医学高成就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之理论体系的类比可见一斑。但是自此之后,中西医实现了后的碰撞,并于公元二世纪左右彻底分道扬镳。从中国和古希腊这两种异质的土壤中寻找导源,研究那一时期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为其差别寻找有益的启示。

    作者:张建霞;苏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伦理对策探讨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共发生101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0.40%;多集中在30岁以下职工,占70.29%;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以外科居多(42.57%),其次为内科(36.63%);病房(60.40%)、手术室(15.84%)和治疗室(11.88%)是职业暴露常发生的场所;锐器伤发生的构成比为87.12%,居首位,其中以锐器处置(23.76%)、拔针(18.81%)、采血环节(15.84%)、手术缝合(14.85%)和输液注射(13.86%)为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多发环节;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1.38%)。结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大,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必须重视全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伦理化管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伤害。

    作者:王晓艳;平宝华;林永杰;关仙花;禄韶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价量表对400例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2.16±0.45)分和(3.49±0.84)分;不同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和聘用方式护士的职业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和聘用方式护士的组织承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组织承诺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巧、职业挫折应对、职业社会支持及职业认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蒋莎莎;阮灵肖;金佳佳;洪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生命伦理思想的启示

    从发掘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入手,通过探寻、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视生命、众生平等、仁爱精神等朴素的生命伦理思想的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思想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创新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命伦理智慧可以为解决现实伦理问题提供思想启迪,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命伦理思想的梳理有利于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