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咨询服务的伦理建议

梁宇彤;周田;王臻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超声心动图, 咨询服务, 医学伦理
摘要:针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孕妇需求细致的咨询服务的这一现状。提出以下伦理建议:超声心动图医师要树立咨询服务的意识,耐心、通俗、细致地为患者答疑解惑;超声心动图医师要理解患者家庭的情绪反映并注重心理关怀;超声心动图患者检查和咨询服务的环境要求;鼓励多学科联合参与的咨询服务。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通过对当下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目前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卓越医师的培养需要,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并指出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医学生提升人文素质的途径:准确定位“自我提升”的行动主体,树立“仁心仁术”的提升目标,整合国内外优质的学习资源,运用新媒体网络学习平台,实践“知行合一”的提升方法。

    作者:徐金虎;陈双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生职业安全调查与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北京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为例

    目的:合理界定医生职业风险内涵,科学判断医生职业风险事实,寻求医生职业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长效机制,维护医生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方法以医患关系的发生为研究背景,采取问卷调查法,分析医患关系与医生职业风险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以青年医务工作者为例,实证调研医生职业风险存在状况及现实原因。结果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职业焦虑与不安,医生职业倦怠与危害,医疗环境复杂无法有效化解医生职业安全危机,制度安排与防控机制不合理诱发职业危机。结论政府应加强职业风险管理及防控的机构设立与制度设计,医院要加强职业风险管理与防控体系建设,医生应提升职业风险防控意识与医患沟通能力,社会要加强职业风险管理与防控的环境整治。

    作者:袁和静;胡兵;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伦理思考

    对目前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所面临的几个临床伦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认为该手术方式符合不伤害原则和有利原则,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且患者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是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的。

    作者:费阳;田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产前诊断手术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分析

    分析了产前诊断手术护理中的道德建设和护理特性,包括:严格性和复杂性、专业性和广泛性、协同性和独立性,从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实施及术后效果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用护理伦理道德的理论指导和规范护理行为,正确处理各种伦理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以双方互动为前提的现代护患关系。

    作者:欧燕媚;韩瑾;麦炜碧;杨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村民自治环境中村级医患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市H县的实地观察研究

    通过对H县的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分析了村级医患间的多维现状,具体论述了村民自治环境下村级医患间制度信任构建的障碍及村级医患间人际信任独具的特色,进一步提出改善村级医患信任的对策及建议: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力度;在绩效考核中强化村医的公益性目标,巩固村级医患间情感信任;建立差异化的收入补偿机制,调动村医服务积极性,提高村级医患信任水平。

    作者:周慧姊;王晓燕;董屹;王玉;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CICARE沟通模式,建立急诊患者在急诊就诊、治疗、护理等每个环节的沟通服务程序,采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模式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培训,分组练习、考核。结果护士的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责任感、健康宣教水平、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升。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护士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会玲;赵亚锋;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风险沟通理论及其在医疗风险沟通中的运用

    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风险沟通的原则:建立信任、尽早公布、保持透明、听取公众意见并促使其参与进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互动的医疗风险沟通七个步骤,不仅包括告知疾病诊治信息,也包括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安抚。并提出了医疗风险沟通的三种情况即高风险、低风险及好坏消息告知的方法与对策。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建设及运作中的伦理思考

    器官获取组织在建立、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伦理问题,如医院公益性质受质疑,OPO机制不健全,统一规范模式未建立,人员组成结构不尽合理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梳理,建议在今后实践中实施适当补偿和大限度利用原则,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伦理培训,以促进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

    作者:池文婷;黄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咨询服务的伦理建议

    针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孕妇需求细致的咨询服务的这一现状。提出以下伦理建议:超声心动图医师要树立咨询服务的意识,耐心、通俗、细致地为患者答疑解惑;超声心动图医师要理解患者家庭的情绪反映并注重心理关怀;超声心动图患者检查和咨询服务的环境要求;鼓励多学科联合参与的咨询服务。

    作者:梁宇彤;周田;王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论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临床沟通课程的现状及实践状况,强调了开展临床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意义:有利于推进医学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并针对临床交流课程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扩展内容,整合相关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加大交流课程的重视力度。

    作者:付洋;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医改视域下山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新医改实施中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并与2011年的调研作对比,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东营市、烟台市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326名在职职工进行调研,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对当前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很满意人数仅占5.2%,总体满意率为38.04%。对薪酬待遇的总体满意率为31.3%,对医患关系的总体满意率为36.19%,对医院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44.17%、40.79%。结论相比较于2011年的调研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整体提升,但是总体满意度仍然不高。应逐步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才建设;继续落实稳定的倾斜政策,加大基层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改善职业环境、维护医师权益。

    作者:徐玉梅;于芳;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生沟通能力评价及培养模式构建

    目的:评价医学生沟通能力,尝试构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方法运用量表和问卷调查临床医学生,运用雷达图评价医学生沟通能力,访谈相关人员并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尝试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结果医学生沟通能力水平一般,沟通知识匮乏;需要构建以医患沟通为基础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结论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尝试以医患沟通课程为基础,构建全面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王伟;尹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我国临终关怀医疗服务相关政策的现状研究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现状,具体阐述了我国临终关怀医疗服务的政策缺失的主要表现:相关政策呈现碎片化、操作性不强、缺乏财政支持、缺乏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亟须的相关政策,包括:建立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临终关怀医疗服务的经费划拨机制。

    作者:邓帅;李义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西安市体育教师紫外线职业损伤的KAP调查及伦理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西安市体育教师对紫外线职业损伤KAP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有关体育教师日光紫外线职业损伤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3-7月选择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1200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安市体育教师就紫外线职业损伤KAP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过晒伤史的占21.5%,做过专业皮肤检查的占5.1%;认为长期室外紫外线对皮肤危害性的占34.1%,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占58.9%,对紫外线能正确认识的占3.2%;采取防护措施的目的方面,43.9%的调查对象采取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晒黑而不是防止晒伤。结论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室外工作群体,整体上紫外线职业损伤防护知识水平较低,防护目的有所偏差,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看,应本着健康伦理的原则,加强紫外线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并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宋建驷;宋健文;任平社;宋建玲;徐桂玲;孙云;庄希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伦理学视角下我国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路径分析

    论述了医患矛盾的概念及其内涵,并对医患矛盾产生的伦理学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化解医患矛盾的伦理路径,具体包括:宏观上,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法进程,明确“公益性”回归路径,保障医疗正义;重视医学与健康投资,加大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对医学局限性的科学认知。微观上,加快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改革,提升医务人员职业伦理素质,保障患者人格尊严;重视医患矛盾预警机制与患者利益表达路径建设,保障患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作者:胡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通过对医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随机访谈记录,论述了医学生视角下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对医方医疗品质基本满意,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医方医德评价较高,但仍需加强医德教育;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尚欠缺;医患关系紧张。并对如何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医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的学习与实践,注重法律意识的宣传与培训,发挥媒体力量改善舆论方向。

    作者:尚爻;李爽;王明滨;李军;刘芳;李义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生命伦理思想的启示

    从发掘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入手,通过探寻、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视生命、众生平等、仁爱精神等朴素的生命伦理思想的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思想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创新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命伦理智慧可以为解决现实伦理问题提供思想启迪,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命伦理思想的梳理有利于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以食品企业为例

    企业承担经济责任,能够促进物质文化建设,承担法律责任,能够促进制度文化建设,承担伦理责任,能够促进行为文化建设,承担慈善责任,能够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中国企业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充分认识和利用两者之间必然联系,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全面、高效发展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陕西省新农合参保人员健康结果公平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农合参保人员健康结果公平性程度,探讨影响参保人群健康结果公平性的关键因素,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居民健康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经济分组法、收入五分法以及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进行健康结果公平性分析,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测量与经济水平相关的健康结果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新农合参保人员两周患病率存在偏低收入者的健康结果不公平,经济水平较好的参保人员健康结果较差;慢性病患病率、自评健康不良率存在偏高收入者的健康结果不公平,经济水平较差的参保人员健康结果较差。结论经济水平是影响两周患病公平性的首要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也是缓解健康结果不公平的因素。提高参保人群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改善就业状况对健康结果公平性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钱玉燕;高建民;闫菊娥;杨晓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措施探讨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新时期医患矛盾的特点,明确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提出发挥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作用,后概述医院党委在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伦理措施,包括: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深入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积极推进伦理查房制度;完善就医环境,调动各党支部的积极性;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保护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整治医药商业贿赂,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

    作者:张鑫怡;董淑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