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光;冯力;李素娟;包文虎
通过阐述临床医师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内涵,指出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导向性、可行性四大原则,构建临床医师人文医学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有利于促进临床医师自觉提高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有利于完善医院的人力资源评价、管理制度.
作者:朱宏晋;程乐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6年末,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召开了一次“生命尊严”研讨会,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的近30名师生从跨学科视角探讨了“尊严”的含义及应用.不过,令与会师生困惑的是:尽管“尊严”是一个日常生活和伦理学中的高频词,但真正要严肃而认真地阐释“尊严”的确切含义时,我们却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为此,笔者专门组织了本次探索与争鸣,试图从不同视角揭开人之尊严的神秘面纱.参与本次探索与争鸣的还有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范张玲、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究生王程.
作者:张新庆;韩跃红;曹永福;贺苗;王福玲;梁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文化是医学领域中无限复杂的事实、现象与主观信息所构成的意义统一体,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作为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文化一直是文化领域的研究难题,鉴于此,掌握科学的研究原则及研究方法对于开展医学文化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试图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对当代医学文化的研究思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医学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中医学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中医药院校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中“以人为本、和谐、平衡、大医精诚”等重要理念,结合当代中医学生特点,提升其中医药文化自信,创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培育出一批具有良好行为习惯、高尚人格素养的中医药学生,为未来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王欢静;商丹;郑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传统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诸多不足,加上现实的冲击,临床实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产生了职业信仰不强、职业价值缺失、职业认知不良等现象.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要想发挥对临床实习医学生的精神塑造作用就必须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科技和思维相结合: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扩展课堂等方面进行互联网改造;另一方面大力探索新的互联网学习方式,如慕课、微课、网络中心教学平台、直播课程等方式方法,同时注意隐性育人形式及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机制;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课堂实体教学的主体性与互联网的结合性,共同探索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互联网+”模式.
作者:于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及护理伦理理论在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在某医院门诊采血室行静脉穿刺采血的150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确定影响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选取RCA实施后6个月的1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婴幼儿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家属满意度观察组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及护理伦理理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
作者:刘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据美国媒体报道,围绕“奥巴马医保”(Obamacare)的党派争斗,在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上台接任美国总统之前,就已经加剧.由共和党控制的新一届参议院2017年1月3日上任首日即提出议案,意图废除这项奥巴马视为基本政绩的医保方案;奥巴马则召集民主党党友闭门商讨对策,严阵以待.尽管共和党方面尚未提出统一的替代方案,奥巴马仍然提出从现在起把共和党的新方案称为“特朗普医保”(Trumpcare).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为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互动式同伴教育效果,探索有效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选取西安某高校大一学生,对其进行基于问卷方式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采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与提问、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方法,对其中700名学生开展同伴教育,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教育后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预防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和行为正向选择率均提高(P<0.05),92.50%的学生认为“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81.76%学生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结论 互动式同伴教育对大学生适用性较好,教育效果显著,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作者:史敏;李政;贾经雪;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 文章要点医学伦理学中的一些问题在医学史上一直存在,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确定:医学伦理学是否有进步;做好医学伦理学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长期问题之一是PAD.文章汇总了1975年至2014年8月在JME讨论和发表的文章,包括344条在标题或摘要中有“生命结束”,241条有“安乐死”,117条“协助自杀”和27条“临终镇静”或其同源词(在这四组之间有部分重叠)的文献,提示这是至今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章是在阅读所有上述文章的摘要和大部分文章全文并试图遵循这些文章的作者类似的思考为基础撰写的.以JME的这些文章为例子,进行一般性分析.
作者:Sφren Holm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捐献人的完全自主、自愿是活体器官移植伦理可接受性的核心.在活体器官捐献者内心深处存在自爱意识与利他精神两种相互冲突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正是自爱意识和利他精神之张力的存在,就使得活体器官捐献者的自主决定尤为复杂和艰难.分析了活体器官捐献者自爱意识和利他精神之张力,论述了捐献者面临的情感与道德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捐献者的理性选择和自由决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界支持,从而保证活体器官移植的合伦理性.
作者:蒙舒柳;杨同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辅导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目前新疆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整体水平较高,能够胜任岗位要求,但还存在着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心理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转变认识和观念、建立长效机制、辅导员自身自觉认同主动提升是提高新疆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路径选择.
作者:白绽婷;汤先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6年10月23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苏州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共收到两岸四地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及相关研究单位的论文摘要170余份,参会专家、学者共计360余人.与会代表在临床、公共卫生、新生物技术创新及开发应用等方面,就实践中的新老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体现出较高的学术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红英;陈旻;莫楠;李振良;蒋辉;贺苗;朱伟;郭鹏;罗会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教育叙事是叙事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简述了教育叙事的含义与其生命性、情境性、反思性特点,论述了教育叙事应用于医学伦理教育的适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叙事应用于医学伦理教育应用的有效方式,即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叙事能力;明确叙事主题和精选叙事素材;关爱医学生成长和倾听学生声音.
作者:何影;林锦秀;林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从个人层面来看,健康是社会个体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更好地成就自己的学业与事业,创造与成就价值人生、幸福人生的基石;从社会层面来讲,健康是促进家庭幸福、实现民族强盛、助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与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健康是促进国家发展目标实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展示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作者:王德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原则主义与情境主义之间如何平衡与妥协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难题,更是生命伦理学永恒的挑战.与西方文化中政治化的公平概念不同的是,儒学的公平思想不仅具有外在的自然基础,而且是标准的、充满内容的道德伦理原则.儒学思想的基础与主体是原则主义的,且不拒绝情境主义.在儒学四原则中,公平和尊重自主这两个道德伦理原则都属于原则主义的范畴,而“知止”与功利主义的不伤害或有利原则两者是情境主义的基础.“知止”原则是儒学道德美德与伦理原则的内在核心精神所在,而在儒学诸外在的道德伦理原则中公平是第一原则.
作者:杨国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生命哲学观察生命活动的人文思维不同于西方理论和方法,更多的是生活经验和感悟,富含现实意义.中医生命哲学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直观感受是中医生命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学生涵泳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耳濡目染中医传统中由对现实的“身体”的观照所引发出的现实“生命”的思考,中医教育应当充分调动中医知识中的隐性生命教育的内容,发挥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理解和领悟生命的优良传统,培养中医学生的生命德性素养.
作者:彭卫华;刘康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人文关怀策略.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LE患者具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中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得分较高,信息缺乏、复杂性得分较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自我感知疾病严重程度是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高,主要来源于不可预测疾病过程与预后及不明确疾病症状,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及自我感知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采取积极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李欣;李娜;刘秀;王盼;陈静;王明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这种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发展,冷冻胚胎在法律、医学、伦理诸多领域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二孩政策的放开促使更多大龄夫妇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这将导致更多有关冷冻胚胎的纠纷.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目前尚无定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财产说、人类说和中间状态说.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冷冻胚胎主体地位及在处置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界定为伦理物,在此基础上对其处置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敖丽丹;邢星;吴昌翠;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论述传统医德文化及其医学伦理思想,指出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没有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和外来文化吸收之间的关系;过分重视伦理问题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学习,而忽视了对象人格和德性的培育;医学伦理学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客观论证医学伦理学与传统医德文化之间的异同,把握两者共同的伦理思想精髓,并提出了通过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传统医德文化的传承途径来更好地完善医学伦理学教学.
作者:刘星;王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其伦理意蕴和价值表现在:第一,超越了“医疗”与“卫生”的手段善、结果善和外在善,确立了“健康”的目的善、自身善和内在善的终极性的价值地位;第二,为“健康道德”建设和“健康伦理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氛围,有利于不同社会主体明确其健康道德责任;第三,有利于破除现行医疗卫生制度运行中“公益性及其回归主体不清”的伦理难题.
作者:曹永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