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陈敏华;郭盛兰;覃诗耘;吴棘;张棣;邓燕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左房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功能。方法应用RT‐3DE测量30例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左房大容积(LAVmax )、左房小容积(LAVmin )、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 ),计算左房总射血容量(TASV)、左房被动射血容量(PASV)、左房主动射血容量(AASV)、左房扩张指数(LAEI)、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 )、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 )。对以上容积及射血量数据均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得到左房大容积指数(LAVmaxI )、左房小容积指数(LAVminI )、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preI )、左房总射血容量指数(TASVI)、左房被动射血容量指数(PASVI)、左房主动射血容量指数(AASVI),分析上述数据与二尖瓣口面积(MVA)的相关性。结果(1)MS组LAVmax I、LAVmin I、LAVpre I均高于对照组(P<0.05);(2)MS组 TASVI、PASVI、AASV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S组LAEI、LAEF、LAEFpassive 、LAEFactive均低于对照组(P<0.05);(4)MS组LAVmax I、LAVmin I、LAVpreI、LAEF、LAEFpassive与 MVA 相关(r=-0.432、-0.421、-0.440、0.352、0.401,P<0.05),TAVSI、PASVI、AASVI、LAEI、LAEFactive与MVA无相关性(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左房存储器功能、管道功能、泵功能均降低。RT‐3D E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M S窦性心律患者左房功能。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孔凡良;胡丽霞;李成发;黄孟芹;蒋英俊;缪华纬;吴燕;王凤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苏北地区在校大学生伤害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在校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1857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选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 HS)和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857例学生中发生伤害1次以上的有639例,伤害的年发生率为34.41%;专科生伤害年发生率高为38.94%,研究生伤害年发生率低为31.75%。伤害类型中跌倒/碰撞伤的构成比高为34.64%,伤害部位多为下肢轻伤;对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有影响的因素有学历、年龄、在家中排行、父母婚姻状况、学生及其父母的身体状况、与同学相处的关系、与室友发生是否摩擦、外出打工,以及经心理压力测试,大学生心理量表的10个因子和总压力及紧张感因子等25个因子为影响因素。结论为预防因伤害引发的突发事件发生,需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及干预,以期达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伤害事件发生的目的。

    作者:杨金友;张巧玲;孙莉莉;石月;丁昕;吴秀娟;张训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每组45例,均接受4周的降糖治疗,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值。结果(1)A、B两组患者的治疗前 FPG、2hPG、HbA1c、MDA、8‐iso‐PGF2a、Hcy均高于对照组,GSH‐PX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MDA、8‐iso‐PGF2a、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较B组在降低FPG、2hPG及HbA1c幅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8‐iso‐PGF2a、MDA、Hcy较B组下降幅度大,GSH‐PX较B组升高幅度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氧化应激状态;(2)两种治疗方案都能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但是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在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要优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方案。

    作者:陈亮;姚志灵;刘文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FOXC2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明确叉头框C2(FOXC2)在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建立FOXC2稳定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FOXC2)及空载体对照细胞株(SW480/pBabe),显微镜下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FOXC2过表达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中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Tr‐answ 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过表达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状变成长梭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FOXC2过表达后上皮分子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间质分子标志物Vimentin及N‐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FOXC2过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潜能明显增强。结论 FOXC2过表达能诱导结直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强其侵袭能力。

    作者:蔡娟娟;崔艳梅;丁彦青;廖雯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并不稳在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肥胖对开放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并不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9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不同手术组的围术期参数、临床疗效及术后影像学检查等各项指标。结果34例肥胖患者及105例非肥胖患者在开放组及微创组中进行相关指标比较。其中肥胖患者围术期指标在开放组均大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微创组中,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1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无脱钉、断钉现象。所有患者在开放或微创手术后6个月随访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疗效情况(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在开放和微创手术中,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能是影响 TLIF治疗的不利因素。

    作者:肖侃侃;赵劲民;殷国前;李兵;彭小忠;卓祥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清胰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常见急腹症,是一种急性炎性病变,常侵犯胰腺周围组织及其远端器官[1],它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所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其中多数为轻型,病死率不超过2%,但有近20%~25%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2]。

    作者:王小梅;夏瑾;王梦娜;何白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贵州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为肝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食疗措施。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衰竭模型组(B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C组)、腌汤高剂量组(D组)、腌汤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B组、C组、D组、E组大鼠用硫代乙酰胺(TAA)皮下2次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C组、D组、E组大鼠在肝衰竭造模前和期间分别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腌汤6mL(高剂量)、腌汤1.5mL(低剂量)灌胃。于第2次注射TAA后28h抽取股动脉血分别检测血清内毒素(ETX)、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肝组织及距回盲部3cm回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B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呈灶状坏死及大片坏死,坏死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干预组与B组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相当。A组回肠黏膜形态完整,绒毛结构清晰,排列整齐;B组回肠黏膜结构紊乱,绒毛稀疏,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脱落、缺失、坏死,固有层明显充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干预组肠黏膜损伤较B组轻。B组及各干预组大鼠血清ETX、D‐Lac、DAO、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血清ETX、D‐Lac、DAO、ALT、AST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族腌汤能通过保护肝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减少肝衰竭大鼠血清ETX的生成或释放,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似可防治由IETM导致的继发性肝损伤,对肝衰竭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作者:蒋兴华;吴亚云;程明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形成性评价在口腔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于1967年在《评价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1]。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2‐3]。

    作者:王垚;王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剪切波新算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乳腺B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

    目的:探讨剪切波新算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72例女性的72个乳腺结节周边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Adler半定量分级对结节的血流情况进行分级(0、Ⅰ、Ⅱ、Ⅲ级)。联合Emean、Adler分级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原BI‐RADS分类与新BI‐RADS分类对乳腺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72个乳腺结节中良性42个、恶性30个,原BI‐RADS分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联合Emean、Adler分级后新BI‐RADS分类的AUC为0.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5)。结论剪切波新算法联合CDFI对乳腺BI‐RADS 4类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晖;李惠翔;崔可飞;董金叶;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效果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强化胰岛素治疗对ICU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干预效果,为制订ICU获得性衰弱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IS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严格的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 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 eta分析。结果纳入分析文献3篇,ICU患者2788例,其中试验组1380例,对照组14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降低ICUAW的发病率(RR=0.61,95% CI:0.42~0.89,P=0.01),但其对患者 ICU病死率(RR=0.74,95% CI:0.47~1.17,P=0.20)、患者院内病死率( R R=0.81,95% C I:0.58~1.13,P=0.22)、IC U 监护时间(M D=0,95% C I:-0.37~0.37,P=1.00)、机械通气时间(M D=-1.48,95% C I:-3.43~0.47,P=0.14)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得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减少ICU患者ICUAW的发病率,但其对患者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ICU监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张霞;郝巍巍;郑喜兰;王汇平;吴华炼;江智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度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度脑白质病变(WML)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Fazekas量表对WML严重程度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以重度WML为应变量,将单因素筛选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重度WML106例,发生率为42.74%;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度组年龄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4.116,95%CI:1.816~6.454,P=0.000)、高血压(OR=1.462,95%CI:0.842~1.946,P=0.026)和糖尿病(OR=1.157,95%CI:0.698~1.673,P=0.038)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度WML发生率较高,临床要对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重度WML发生。

    作者:曹林;张美芳;胡旻婧;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中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1例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设计两种计划:RapidArc和JT‐RapidArc。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适形度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及机器跳数(MU)。结果与RapidArc计划比较, JT‐RapidArc计划降低了PTV1(64)、PTV2(54)的平均剂量和高剂量(D2)受照体积,提高了PTV1(64)的低剂量区域(D98)和 HI (P<0.05),但PTV1(64)的CI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RapidArc计划肺的(V5、V10、V13、V20、V30、Dmean )、心脏的(V20、Dmean )、B‐P的(V5、V10、V15、V20、V30)明显低于RapidArc计划(P<0.05),脊髓计划区和脊髓的差异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RapidArc计划的MU(349±29)比RapidArc计划的MU(345±16)略微增加1%(P>0.05)。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JT‐RapidArc计划在提供了更优的部分靶区剂量分布情况下,能更好地有效保护肺、心脏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域,MU仅略微增加。

    作者:吴丽丽;陆佳扬;马长春;张武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在DSA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经锁骨下区锁骨下静脉、经锁骨上区锁骨下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港(CVP)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舒适度的异同,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188例因肿瘤在DSA引导下植入CV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植入途径分为经颈内静脉组(A组)、经锁骨下区锁骨下静脉组(B组)、经锁骨上区锁骨下静脉组(C组),跟踪随访比较各组术中疼痛评分、围术期及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CVP,术中、术后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每组中均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所致发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2例(2.1%,2/96)、C组中1例(1.7%,1/60)患者出现锁骨下静脉血栓,其中C组患者左锁骨下静脉完全闭塞,经接触溶栓治疗后未能再通,B组患者经接触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良好。A组及C组患者的导管错位、导管折曲发生例数较B组患者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B组高(P<0.05)。导管夹闭仅在B组出现2例;各组在导管破裂、静脉港翻转、伤口裂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SA引导下经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CVP安全有效,且患者术中更舒适,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在植入CVP时优先考虑。

    作者:王黎明;安天志;赵许亚;蒋天鹏;宋杰;葛金钊;周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庆市万州片区耐多药肺结核危险因素1∶1病例对照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重庆市万州片区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万州片区整群抽取6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女性和患结核病前服用过利福类药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有关,其 OR值分别为0.421、2.800(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有关,OR值为0.266(P<0.05)。结论在重庆市万州片区,除采取各项综合措施预防耐药的发生外,在耐多药肺结核防治方面应重点关注女性患者。

    作者:汪清雅;胡代玉;刘英;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RN A-125b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RNA‐125b(miRNA‐125b)在鼻咽癌组织、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4例临床确诊鼻咽癌完整病例资料及组织和血清标本,另取患者癌旁组织为组织对照,同时收集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为血清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法检测miRNA‐125b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清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RNA‐125b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6),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00);miRNA‐125b在患者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12,P=0.528)。miRNA‐125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型、T分期、N分期有关(P<0.05),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仅与N分期相关(P<0.05)。miRNA‐125b在癌组织中表达与顺铂化疗敏感性呈负性相关(P<0.05),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顺铂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NA‐125b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对鼻咽癌诊断、分型、分级有一定意义,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筛选顺铂化疗方案的指标之一。

    作者:龚轩民;孙永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案例设计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自1969年在加拿大被提出以来,逐渐被西方的教育体系所接受,并在众多的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中开展[1]。但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迅速推广和应用仅是近10年才出现的,现在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PBL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项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双向交流、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等能力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提高课程考试成绩[2‐4]。在PBL教学模式中,PBL教学案例的选择和构建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好的案例是PBL 课程成功的必备条件[5]。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的PBL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PBL教学案例有的是引进的案例,大部分院校是自行组织编写[6]。自编PBL教学案例可以克服引进案例的“水土不服”,更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现状,以及课程本身的实际。

    作者:张彦琦;易东;伍亚舟;刘岭;赵增炜;刘小钰;易大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创产前检测的临床应用及随访研究

    目的: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检测胎儿染色体疾病,通过全面随访,为无创产前检测(NIPT )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及遗传咨询方案。方法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接受 NIPT ,结果提示高危者进行核型确诊,低危者进行生育前后随访。结果(1)NIPT提示胎儿异常25例,异常率为1.49%,核型确诊异常12例,均已引产,NIPT 对 T21、T18、XO、XXY、XYY的准确性依次为99.93%、100.00%、99.66%、100.00%、100.00%;在高龄妊娠和双胎妊娠中对 T 21/T 18的准确性达100.00%;产前阳性干预率达100.00%。(2)NIPT提示低风险1651例,完成随访1468例,成功率为88.91%,发现1例9号染色体倒位(母源性)。(3)B超检测染色体异常准确率达98.17%,检出率仅7.69%;唐氏筛查高风险人群的准确率仅为0.88%,假阳性率高达99.12%;NIPT避免了98.71%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结论 NIPT作为现有产前检测技术的重要补充,为寻找合适的产前筛查模式提供参考。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NIPT随访和服务系统对降低出生缺陷疾病尤为重要。

    作者:赖允丽;陈筠;易升;周林;易赏;雷亚琴;郑海洋;林飞;邬玲仟;韦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某院住院患者体液标本中10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体液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2014年从患者体液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获得100株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以外科系统多见,占94.0%(94/100);主要分离自脑脊液标本,占35.0%(35/100);50岁以上患者占66.0%(66/100)。该菌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9.2%和34.4%;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4.0%、73.1%;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3.0%。结论分离自体液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应提高药敏试验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诱导痰MUC5AC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与支气管哮喘(C A )患者诱导痰黏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对117例EB患者和137例CA患者的咳痰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部分EB、CA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分类和痰上清黏蛋白M UC5AC水平检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EB患者均为无痰或只咳少许黏痰,痰量较多(>10 mL/d)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CA患者(8.5% vs .23.4%,P<0.05)。CA患者的诱导痰黏蛋白M UC5AC水平(26.8±8.9)μg/mL明显高于EB患者(17.3±7.8)μg/mL和健康对照(12.5±4.3)μg/mL ,EB患者与健康对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上清中黏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痰Eos比例显著相关(P<0.01)。结论 EB存在气道病理性黏液分泌增多的趋势,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程度较轻可能是其缺乏黏液高分泌的机制之一。

    作者:罗炜;杨超培;王慧;陈如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脂磷壁酸(BLTA)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观察BLTA处理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杀伤活性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免疫低下小鼠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轻度下降(P>0.05),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下降(P<0.05),IL‐2、IL‐4和INF‐γ水平轻微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BLTA处理后,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升高(P<0.01),血清IL‐2和IN F‐γ水平明显升高( P<0.05),IL‐4变化不大,IL‐10明显降低( P<0.01)。结论 BL T A可改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恢复甚至增强深部感染念珠菌后受到抑制的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王频佳;王娴;谢成彬;王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