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冷波;李波;曾新桃;罗华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抑制肝癌(HCC)细胞增殖是否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表达有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CC组织PML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随机选择15例高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和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PML蛋白。Western blot 分析发现24例HCC组织、HuH7、HepG2、Hep3B、SMMC‐7721和 L02细胞均表达 PML 蛋白。免疫荧光提示 HuH7、HepG2、Hep3B、SMMC‐7721细胞核均有PML蛋白颗粒,其中 HuH7和 Hep3B细胞表达PML蛋白较 HepG2、SMMC‐7721细胞多。24例 HCC组织, Hep3B、HepG2、SMCC‐7721和HuH7细胞都表达PML基因。亚砷酸钠不仅可下调HuH7和原代 HCC细胞表达PML蛋白,而且亚砷酸钠抑制HuH7,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亚砷酸钠对HCC细胞抑制作用增强。结论HCC 组织和细胞系普遍表达PML 基因和蛋白,PML 蛋白可能是砷剂直接靶向作用的分子基础。
作者:王伟;杨俊涛;刘宏鸣;袁涛;刘孟刚;金世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57例该院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中的YAP表达,统计分析YAP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siRNA沉默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中YAP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沉默YAP后B‐CPAP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变化。结果 YA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且YAP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沉默YAP基因可显著降低B‐CPAP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使细胞发生凋亡(P<0.05)。结论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下调YAP基因可显著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长。
作者:章杰;林义;林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往对于在儿童牙病诊治的常规医护配合过程中,医生不断重复简单琐碎的工作,护士只能被动的执行医嘱,医生和护士不能有效和患儿沟通,影响了患儿治疗效果,使得医生身心疲惫,甚至容易造成医患矛盾。目前较先进的护理模式有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本设计的改良六手操作是六手操作护士进行常规工作同时,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患儿治疗全过程中,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锐;孟凡利;苏哲君;霍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15例,其中男104例,女111例;总自我感受负担得分(25.59±10.58)分,处于轻中度水平;其中轻度负担者78例(36.3%),中度负担89例(41.4%),重度负担48例(22.3%)。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 t=-3.039,P<0.01)、费用支付类型( t=2.769,P<0.01)、并发症个数(t=-2.493,P<0.05)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292,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余瑞;李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疼痛已被护理人员作为除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外的“第五个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1]。然而目前的医学教育中,护士在校学习阶段对疼痛知识的学习几乎为零,在职期间疼痛管理知识相关培训又少之又少[2‐4]。手术相关科室护士是否采取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ain management practice ,EBPM P)关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疼痛管理整体质量[5‐6]。本次研究将探讨手术相关科室护士对 EBPM P的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为手术相关科室护士进行更为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依贵;方利;龚敏;陶春花;李帆;胡娅琴;杨贵军;高明华;夏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PBL教学方法在各医学院校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在快速地进行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部分教师在经过PBL教学方法的系统培训和继续教育后,结合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将PBL教学方法使用于儿童呼吸内科的教学中,将传统讲授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式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 PBL 教学[1‐3],通过对病史总结和归纳、特定病例分析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PBL教学方法较传统LBL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
作者:田代印;何云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两个标准制订的主要背景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入院治疗的前站,是及时抢救突发患者的关键,主要工作包括寻找现场、现场抢救、途中救治、转运病患等,及时到达突发现场,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减轻伤残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前期准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1‐2]。
作者:张福林;赵晖;张桦;黎盈和;练晓;周哲;孙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癌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大约有70%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然而肿瘤细胞的辐射抗拒特性是肿瘤放射治疗失败的根源。影响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3个方面:(1)肿瘤细胞的外环境和肿瘤组织基质因素;(2)在细胞层次上的因素;(3)肿瘤细胞内分子或基因改变因素。目前,放射肿瘤学已经面临了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即免疫系统能够调节放射治疗中的抗肿瘤效应。以下就机体免疫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肿瘤细胞产生辐射抗拒特性的机制,和目前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尹姣姣(综述);潘耀柱;白海(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与术后膝关节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根据X线片、CT及三维重建进行Schatzker分型,分为6组,对各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Kruskal‐Wallis检验,6组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1、2组分别与4、5、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与术后膝关节功能密切相关,Ⅳ、Ⅴ、Ⅵ型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差。
作者:李煜;刘玉民;张宁;尚红涛;武密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出现高速发展和更新的趋势,而在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疗设备体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的采购行为也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行为,其采购数量和金额也有逐渐上涨的趋势[1‐2]。如果医疗设备的采购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会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可能会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或紧缺,影响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降低医院在群众中的信誉,也可能会滋生腐败行为[3]。因此,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寻找一种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本研究自2013年8月起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取得较满意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昊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比新疆维、汉族 HPV16阳性的宫颈癌(CC)患者外周血中1型辅助性 T 细胞(Th1)、Th2和 Th17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IL‐13、IL17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并探讨维、汉族CC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6例(汉族22例,维吾尔族44例)经该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CC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使用Luminex检测技术检测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的水平,对比维、汉患者细胞因子的差异;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进行分组,在不同亚组中,比较维、汉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性。结果维族CC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CC组(P<0.05);而维族Ⅰ~Ⅱ期CC组Th细胞分泌的IL‐2、IL‐4、IL‐10高于汉族Ⅰ~Ⅱ期CC组(P<0.05);维族Ⅲ~Ⅳ期CC组 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Ⅲ~Ⅳ期CC组(P<0.05);维族中高分化CC组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中高分化CC组(P<0.05)。结论在HPV16阳性的CC患者中,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在维、汉组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性在Ⅲ~Ⅳ期宫颈癌和中高分化宫颈癌中更加明显。
作者:李亚伟;胡云辉;王若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腹腔镜手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其技术可行性与重复性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它的安全性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伤口感染及粘连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但腹腔镜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易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及全身细胞因子反应等改变,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的报道也较前增多,而VTE可能引起肺栓塞导致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本文主要探讨腹腔镜手术与VTE发病率及相关预防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璜(综述);吕富荣;陈虹(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M PH 教育早起源于美国,旨在为公共卫生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疫机构、医疗服务部门、咨询部门和国际卫生组织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作者:李迎丽;王鹏;邱景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炎症的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模型组及阿奇霉素组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1个月建立COPD大鼠模型。阿奇霉素组烟熏前30 min给予50 mg/kg阿奇霉素灌胃,健康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水平;RT‐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p65(p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TLR4、pp6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表达水平。并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能改善肺组织形态,降低中性粒细胞数(P<0.01),减少肺组织匀浆中 TNF‐α、IL‐1β、IL‐6、MMP‐2及MMP‐9的分泌(P<0.01),并抑制TLR4表达及pp65(P<0.01)。结论阿奇霉素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干预COPD大鼠炎症。
作者:郭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移植中心移植肾组织穿刺活检的穿刺指征及病理学类型和特点,评价移植肾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629位患者共773例移植肾穿刺活检资料。结果肾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移植肾周小血肿9例(1.2%),肉眼血尿33例(4.3%),腹痛1例(0.13%)。穿刺指征:单纯蛋白尿205例(26.5%),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升高187例(24.2%),蛋白尿合并血肌酐升高313例(40.5%),肾移植术后无尿/少尿53例(6.9%),程序性肾组织活检15例(1.9%)。病理类型:正常21例(2.7%);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179例(23.2%),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51例(6.6%);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205例(26.5%),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43例(5.6%);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药物中毒41例(5.3%),急性肾小管坏死29例(3.7%);复发/新发性的肾病11例(1.4%);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HBVGN)9例(1.2%);临界性病变39例(5.0%);其他145例(18.8%)。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性高,对肾移植术后肾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能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临床中应常规开展。
作者:刘丁;陈传宝;孙光曦;徐小龙;雷学智;刘永光;郭颖;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及位于宫颈的子宫肌瘤的产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单发、浆膜下型或黏膜下型及位于宫体的子宫肌瘤( P<0.05)。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或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5)。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中明显增高( 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较大、多发及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邱雪茹;夏怡;陶定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微转移灶及微小RNA30a(miR30a)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miRNAs抗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合成miR30a寡核苷酸片段,应用腺病毒将该片段转染人原代乳腺癌细胞,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试验对照,每组细胞均设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以荧光显微镜评估转染效率。以 T ransw 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以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LDH1、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中原代乳腺癌细胞较 MDA‐MB‐231细胞株侵袭力强,其侵袭指数分别为(75.3±3.2)%,(58.4±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miR30a后这两种细胞体外侵袭力均明显减弱,其侵袭指数分别为(21.4±1.9)%,(28.2±2.3)%,与各自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部分腋窝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中ALDH表达增高,可能存在肿瘤微转移,术中应完全清扫为宜。miR30a抑制了肿瘤干性基因表达和侵袭能力。
作者:周健;余天雾;吕永双;蒋小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前国内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基础知识与临床外科学衔接很少,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基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枯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课程,要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尽地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全方位地紧密结合,对于培养素质过硬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以后从事外科工作的医学人才尤为重要。
作者:余维华;刘辉;孙善全;盛华均;张邗;李建平;杨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Re‐TUR)治疗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该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41例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4~6周进行Re‐TUR治疗。其中男33例,女8例。首次手术肿瘤单发者24例,多发者17例。肿瘤大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者13例,小于3 cm者28例。首次治疗均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理报告均为T 1期尿路上皮癌。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检7例有肿瘤残留或肿瘤复发(17.07%),其中的3例为肿瘤基底肿瘤残留,4例为新发肿瘤;1例患者Re‐T U R病理分级从G2升至G3。随访3~27个月(平均13.2个月),复发9例,其中Re‐T U R阳性者3例(42.86%,3/7),Re‐T U R阴性者6例(17.65%,6/34)。结论经尿道Re‐TUR治疗T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行,其意义主要在于遴选出高危患者进一步积极治疗,对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元;鲜鹏;刘南;罗宏;李俊;戴君勇;宋彦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国产纳米活性炭混悬液在肺癌病灶切除术中淋巴示踪作用。方法将65例肺癌患者分成两组,术中注射纳米活性炭混悬液的32例作为试验组,另33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开胸后在肿瘤周围注射国产纳米活性炭混悬液,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度、淋巴结的黑染及转移情况。同时观察试验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32.91±4.15)枚明显高于对照组(29.42±4.78)枚( P<0.05)。试验组淋巴结黑染度81.2%。黑染淋巴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8.4%)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1.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1.4%),同时并未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结论肺癌病灶周围注射纳米活性炭对肺癌病灶切除术中转移淋巴结的清除,尤其是微转移淋巴结的清除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愚;段林灿;张勇;钱可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