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的芹菜素靶标的预测

崔明超;崔文;陈少军;蔡伟;江海龙;周海滨;凌庆枝

关键词:芹菜素, 受体, 胰岛素, 组织蛋白酶类, 雌二醇脱氢酶类, 靶标, 虚拟筛选
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对芹菜素的潜在靶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PharmMapper网络服务器进行初步预测,利用PyRx0.8中的Autodock Vina模块进行分子对接,并结合文献挖掘进行验证,利用Discovery Studio 3.5对靶蛋白‐小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PharmMapper筛选显示芹菜素与胰岛素受体、17β‐雌二醇脱氢酶1、组织蛋白酶K的结合较好;结合文献挖掘结果,发现胰岛素受体有相关实验研究,而其他2种则少见报道;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芹菜素与靶蛋白核心氨基酸具有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芹菜素的潜在靶标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而17β‐雌二醇脱氢酶1和组织蛋白酶K也存在可能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术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306临床学院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联合肝切除术治疗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术前血清胆红素分别为(112.32±12.77)μmol/L和(254.71±62.59)μmol/L ,入院日至手术日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8.93±1.27)d和(4.59±0.5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71±94.68)min和(472.50±79.83)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07±98.63)mL和(465.88±110.98)mL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3.71)d和(14.00±4.26)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5%,非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两组资料的总体并发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减黄并不能降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根治手术的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反会明显延长术前准备时间。

    作者:杨阳;李成林;王平;刘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辅助诊断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

    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肝脏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罕见的良性肝脏病变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liver ,NRHL)以其较低的发病率、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易被误诊为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腹腔镜活检确诊的NRHL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阐释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蔡浩;黄建钊;赵鹏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食管癌变进程中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变化

    目的:研究在食管正常上皮历经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食管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的α‐SM A表型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法分析20例正常食管组织、80例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及5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细胞培养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纯化后行细胞免疫染色,RT‐PCR法检测三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 A在正常食管、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RT‐PCR法显示,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在mRNA α‐SM A的表达量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随癌变进展会逐步发生活化,食管癌相关纤维母细胞可能是由正常的食管成纤维细胞发展至不典型增生成纤维细胞,再逐步恶变发展而来。

    作者:徐志彬;袁丽;郑秀丽;王士杰;吴明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脂联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仅穿线不断流;(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LAD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3)脂联素后处理组(ADP组),LAD再灌注前20 min注射 ADP ,其余同 MIRI组。检测各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二醛(MDA)的水平,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MDA的水平,各组心肌 HE染色并描记心电图。结果 MIRI组血浆 LDH(735.21±110.92)U/L、cTnI(37.96±5.97)μg/mL 和 MDA(4.55±0.18)nmol/L较Sham组升高(P<0.05),ADP组血浆LDH(579.25±69.01)U/L、cTnI(21.07±5.77)μg/mL和MDA(2.99±0.22)U/L水平较MIRI组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心肌SOD水平(11.47±1.67)U/mg降低而MDA水平(7.99±0.59)nmol/mg升高(P<0.05);与 MIRI组相比,ADP组心肌SOD水平(13.93±0.97)U/mg升高而MDA 水平(5.74±0.64)nmol/mg降低(P<0.05)。结论 ADP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MIRI ,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和增强自由基清除有关。

    作者:赵林静;邓保国;杨保胜;张金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m iR-335通过靶向生存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miR‐335通过靶向生存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1)选取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 miR‐335及生存素蛋白表达。(2)选取乳腺癌细胞系 MCF‐7,分别转染 miR‐335 mimic及mimic对照组,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miR‐335及生存素蛋白表达。(3)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将野生型survivin 3′‐UTR质粒(survivin‐wt)和突变型survivin 3′‐UTR质粒(survivin‐Mut)与miR‐335 mimic或模拟物阴性对照(NC)共转染至乳腺癌细胞系MCF‐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4)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转染mimic对照组、miR‐335 mimic及miR‐335 mimic+survivin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iR‐335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生存素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2)与转染mimic对照组相比较,转染miR‐335 mimic可使乳腺癌细胞MCF‐7中miR‐335表达上调(P<0.05),同时生存素蛋白表达表达下调(P<0.05)。(3)与转染NC相比较,共转染miR‐335 mimic与survivin‐wt可使MCF‐7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而共转染miR‐335 mimic与survivin‐Mut则MCF‐7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4)转染miR‐335mimic后,MCF‐7增殖活性较转染mimic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转染miR‐335 mimic+survivin后,MCF‐7增殖活性较单纯转染miR‐335 mimic显著提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转染mimic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miR‐335呈现低表达,生存素呈现高表达;而miR‐335可通过靶向生存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

    作者:黄雅娟;杜峰;魏玲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IM P3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 结合蛋白3(IM P3)表达情况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作用Siha细胞24、48、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IM P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P<0.05)。IMP3在红景天苷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同时降低Siha细胞IM P3的表达。

    作者:高瑾;罗伟;王钦;徐伟翔;吴岢蔚;李杰;章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感染的风险评估及护理管理对策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 CRRT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缓慢、连续进行血液净化的技术,其对肾脏病、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CRRT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维持机体的稳态,是危重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CRRT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因其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手段,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一旦感染发生,对患者的转归和预后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有效的针对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管理对策,成为CRRT 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3]。笔者对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进行CRRT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RRT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此提出护理管理的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黎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1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33例患者抗癫痫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80例患者癫痫得到了控制,占60.15%,有效血药浓度(50~100 m g/L )范围内有51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占38.35%。血药浓度小于50 m g/L的44例患者中,26例未得到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血药浓度分布相似;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成年组有52.87%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治疗范围,未成年组则有39.13%;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患者抗癫痫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癫痫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作者:刘沙;金梅;傅川;刘大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变化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后的3、7、14、21 d采取闭合式引流袋采集尿液标本,经培养、分离、纯化、筛选以及鉴定后,采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试验,分析导尿管关联性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变化与耐药特征。结果共检出导尿管关联性感染菌株3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7%)和肠球菌(46.86%);革兰阴性菌137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93%);真菌46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7.83%);革兰阳性菌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革兰阴性菌逐年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50%;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大肠埃希菌为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关联性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的耐药性均较强,应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马娜;赵海勇;于晓牧;张冬梅;武海英;刘悦;李莉;柳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在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在提高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19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接受造口知识培训,在出院当日、出院1个月后、3个月后三阶段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现场调查或电话回访。结果系统化教育平台实施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ESCA总分(120.87±10.31)分、自我护理技能(30.51±2.57)分、自我护理责任感(23.95±2.64)分、自我概念(26.23±1.69)分、健康知识水平(39.78±3.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莲莲;张华;王子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 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B12和叶酸无明显相关性( 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玲;史梁;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的芹菜素靶标的预测

    目的: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对芹菜素的潜在靶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PharmMapper网络服务器进行初步预测,利用PyRx0.8中的Autodock Vina模块进行分子对接,并结合文献挖掘进行验证,利用Discovery Studio 3.5对靶蛋白‐小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PharmMapper筛选显示芹菜素与胰岛素受体、17β‐雌二醇脱氢酶1、组织蛋白酶K的结合较好;结合文献挖掘结果,发现胰岛素受体有相关实验研究,而其他2种则少见报道;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芹菜素与靶蛋白核心氨基酸具有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芹菜素的潜在靶标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而17β‐雌二醇脱氢酶1和组织蛋白酶K也存在可能性。

    作者:崔明超;崔文;陈少军;蔡伟;江海龙;周海滨;凌庆枝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三甲医院门诊注射室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注射室感染的现状,并提出控制感染的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感染类型、治疗时间、年龄等特点,并于冬春和夏秋季节分别对医院物品、空气、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以了解医院感染和季节关系,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针对性、有效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门诊注射室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4.29%(133/245)、25.31%(62/245)。治疗时间>7 d组的感染率(2.74%)明显高于<7 d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46,P=0.000)。>40岁组的感染发生率(1.91%)高于<40岁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6,P=0.000)。冬春季节空气合格率(68.46%)明显低于夏秋季节(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合格率(84.62%、82.31%)显著高于夏秋季(63.08%、6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门诊注射室感染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丽云;杜珊菱;吴红兰;陈娇燕;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不同方法纯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纯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需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患者,将其分为离心组(n=43)和静置组(n=43)两组。离心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使用离心机离心,获得浓缩的高纯度颗粒脂肪;静置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自然静置悬浮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杂质获得纯化颗粒脂肪;分别将两组脂肪采用多隧道、多层次注入乳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移植脂肪存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2~3次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6个月,离心组、静置组的脂肪存活率分别为(74.42±6.35)%、(65.1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意度分别为88.37%、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和手术瘢痕;对移植脂肪进行离心处理,可提高脂肪的存活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康;赵利平;吴国平;夏德林;郭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内科护理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现代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对象由“患者”转变为整体的“人”,这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护理角色的要求,目前很多院校都通过开展人文素质课程来加强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该类课程往往强调的是人文知识的灌输,而对于这些知识如何在临床护理过程得到体验和应用,却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成以后,缺乏与临床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联系,甚至出现脱节现象,这样将无法实现人文教育的核心[1]。

    作者:曹红丹;张朝鸿;蔡佩璇;刘善丽;江领群;杨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基于5所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质量,是高水平医学院校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医学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知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先进的科研思路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一大主题[2]。作者通过对5所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高琴;王娅兰;董志;宗晓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基于 QLICP-OV 量表的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制订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QLICP‐OV)量表调查73例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4.85±9.3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治疗方法的患者在生活质量部分领域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回归系数为-9.786;心理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回归系数为6.559;特异模块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治疗方法和年龄,其回归系数分别为-9.174、-7.142和0.245。结论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影响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

    作者:廖洁容;孟琼;杨铮;罗家洪;卢玉波;杨宏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 ell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分布特征的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不同地域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k和K、Jsa和Jsb抗原的分布和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 )方法对1025名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的 Kell 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K=0.0000,k=1.0000;Jsa=0.0000,Jsb=1.0000。结论广西地区不同壮族人群K ell基因频率分布呈单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其他的人群分布特点一致。

    作者:周燕;申卫东;周先果;刘金莲;莫秋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评价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后3 d(T1)、治疗结束(T2)、治疗后1个月(T3)、治疗后3个月(T4)及治疗后1年(T 5)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7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在T2时,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其中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在T3和T4时,有3例患者症状消失,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在T5时,有2例患者症状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症状恢复到治疗前。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作者:张宏金;徐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第二产程时限改变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时限改变对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单活胎、头位、初产、未使用分娩镇痛、第二产程超过2 h的产妇,共计201例。根据不同的第二产程时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设定以3 h为第二产程时限的为观察组,共163例;而以2 h为第二产程时限的则为对照组,共38例。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尿潴留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需转儿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软产道裂伤72例,无伤口愈合不良,对照组产妇伤口愈合不良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3h为第二产程时限可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严重不良母儿结局。

    作者:徐光洪;刘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