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徐巧玲;李明强;刘清蒙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的40例单纯T2DM患者(SDM组)、41例T2DM早期肾病患者(EDN组)、42例T2DM临床肾病患者(CDN组),同时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空腹血清Irisin水平。结果(1)4组血清Irisin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NC组(320.48±107.03)ng/mL、SDM组(291.53±101.01)ng/mL、EDN 组(278.54±93.48)ng/mL、CDN组(209.12±88.53) 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尿清蛋白/肌酐(UAlb/Cr)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2、-0.610、-0.614、-0.638、-0.538、-0.552、-0.589、-0.561,P<0.05),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578、0.556,P<0.05);(3)回归分析显示:HOMA‐IR、UAlb/Cr是Irisi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N患者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Irisin与DN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刘云涛;简磊;潘敬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1例。两组患者均按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增加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功能领域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领域状况,减轻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王彦哲;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治疗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 C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0例内镜检查临床确诊的轻度、中度U C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90例)与对照组(190例)。观察组给予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统计两组的总有效率,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肠道标本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MMP‐2、MMP‐9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RAGE及S100A12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轻度、中度UC较单用美沙拉秦颗粒口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国栋;武艳;廖鹏;黄媛华;李倩;葛善飞;游宇;梅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与单核巨噬细胞(MΦ)凋亡的可能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仪测定29例活动性结核、17例肺外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PBMC中CD4+CD25+ Foxp3+ Treg表达及MΦ凋亡率,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性结核患者PBMC中CD4+CD25+ Foxp3+ Treg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患者,且复治患者高于初治患者,肺外结核高于肺结核;患者MΦ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初治组明显高于复治组(P<0.01)。活动性结核患者 PBMC中CD4+ CD25+Foxp3+ T reg表达与MΦ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CD4+ CD25+ Foxp3+ T reg表达升高,MΦ凋亡下降,提示与结核病呈慢性感染有关。
作者:周安;徐巧玲;李明强;刘清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 )对颅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 S A )Ⅰ~Ⅱ级,病变累及脑功能区拟行术中唤醒手术患者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1组、D2组、C组,每组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其中,D1、D2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DEX 0.8μg/kg为负荷量,泵注时间15 min ,继之分别以0.4、0.2μg·kg -1·h-1维持,C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唤醒试验开始时停用其他麻醉药物。记录各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时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以及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并顺利完成手术。D1组及D2组唤醒质量评级明显高于C组( P<0.05);D2组术中唤醒时间明显短于D1组及C组( P<0.05);唤醒时D2组及C组O A A/S评分明显高于D1组( P<0.05);D1组和D2组患者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 P<0.05)。结论 DEX可提高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唤醒质量,降低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维持DEX0.2μg·kg -1·h-1唤醒效果较好。
作者:魏福生;杨蕾;叶玲玲;马龙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定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对44例健康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同一天行腹部定量CT和MRI检查,选取腰椎4/5层面图像,CT 图像采用定量CT分析软件 QCT PRO v5.0测量,M RI图像采用图像分析软件Analyze v12.0进行测量,半自动区分该层面腹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并测量其面积。统计分析两者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定量CT 和 MRI对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腹内脂肪面积(SFA)、总脂肪面积(TFA)的测量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0.94、0.96,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MRI和定量CT测得的腹部脂肪面积的差值很小(差值均数分别为8.6、-2.8、5.7 cm2)。结论定量C T和M RI对腹部脂肪面积的测量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和较好的一致性,二者有可比性且在临床应用中可互相代替。
作者:张晨鑫;张勇;王玲;端木羊羊;徐黎;李娜;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水飞蓟素(Silymarin ,Sly )主要含有水飞蓟宾、水飞蓟亭、异水飞蓟宾和水飞蓟宁,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水飞蓟宾。Sly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作为治疗各种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保护肝脏免受化学和环境毒素伤害的一种传统药物已超过2000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ly在癌症不同病变阶段,包括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血管再生、化疗增敏,以及抑制发病和转移中扮演关键角色,对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膀胱癌、肺癌、睾丸癌、宫颈癌、乳腺癌和肠腺癌等具有抗癌活性,还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1]。然而 Sly 疏水疏油,口服经肝肠循环后只有20%~50%被胃肠道吸收并快速代谢消除,因此其生物利用度极低(大鼠0.73%)[2]。纳米给药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rm ,NDDS)的研究和开发将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对水飞蓟素纳米给药系统(Sly‐NDDS)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延音;何静(综述);孙化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血液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需求。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抽取重庆市各区县医院60家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涉及工作基础、规章制度、人员条件等问题。结果共发放60份问卷,有效问卷57份。研究对象中,仅14.04%为血液病专科实验室,大多数都能完成基本检验项目,66.67%有完整实验流程及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人员以中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为主。35.08%实验设备超过500万元,45.61%有专人检查记录。约45.61%出检验报告时会参考临床表现,并严格审签,大多数研究对象反应设备落后、人员缺乏,主要希望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和开展学习进修。结论重庆市各医院血液病实验室整体质量较好,建议加强全面质量控制,建设血液病应急救援系统,以提升实验室质量和水平。
作者:熊静康;张曦;张诚;彭贤贵;任家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方法收集2013年全国临床实验室生化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EQA)和本实验室室内质控(IQC)数据,用EQA数据评估偏倚(Bias),IQC数据计算变异系数(CV)水平,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的允许总误差(TEa)通过公式(TEa-Bias)/CV计算各检测项目的σ值,评价实验室的24项生化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并计算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和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 )规定血脂检验项目的 T E a ,分别计算σ值,分析其差距。结果在24个检测项目中,8个检测项目大于6σ水平,占检验项目的33.3%;8个项目在3σ~<6σ水平,占33.3%;8个项目在3σ水平以下,占33.3%。对于σ<6的项目,需优先改进正确度的占37.5%,优先改进精密度的占43.8%,既需改进正确度又要改进精密度的占18.8%。根据NCEP和NCCL对血脂的质量要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的σ值分别为1.55、3.40、1.36、3.48和1.82、6.34、5.80、9.91。结论6σ质量管理理论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临床实验室检测项目质量水平的改进。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脂类检验项目质量水平的要求差距明显,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胥国强;康清秀;陈小东;蒲泽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通路中干扰素调节因子2(IRF2)基因rs131461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技术检测366例SLE患者、218例健康对照者IRF2基因rs13146124位点多态性,计算和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E患者 IRF2 rs13146124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1、0.246、0.743,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3、0.205、0.136;P值分别为0.761、0.651、0.712);SLE患者IRF2 rs13146124位点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13、0.87,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IRF2 rs13146124位点等位基因A和G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等特异性抗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F2 rs13146124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关节炎、肾损伤等临床特征无相关关系。结论 IRF2 rs13146124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贵州人群SLE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崔晓丽;李红梅;刘水和;叶震璇;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寻找一种更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氨甲环酸(TXA)应用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30)静脉滴入100 mL TXA ,B组(n=30)局部注入100 mL TXA ,两组术后均夹闭引流管3 h。记录术中、术后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相关指标、总失血量,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观察血栓发生率与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总失血量[(895.41±239.02)m L ]低于A组[(1020.89±210.83)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术后总引流量B组[(294.33±54.25)m L ]亦低于A组[(373.33±48.02)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隐性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输血、症状性深静脉血栓、致死性肺栓塞。结论初次行TKA的患者局部应用TXA其初期止血效果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王浩然;董金波;李江华;杨坚;朱卫国;孙建华;何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 (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 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 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 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 P<0.05;M 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 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作者:蔡韦;王玲;陈颐中;焦顺霞;赵茜;李新彤;端木羊羊;王晨;侯雪;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神经元的变性和缺失是不可逆转的,确诊后生存期仅为3~9年[1]。20世纪90年代以来,AD患病率增加超过了50%甚至更多[2]。目前,AD患者已超过4000万,亟待新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给A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成体内的内源性 NSCs数量极其有限,希望通过刺激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或移植外源性NSCs到病灶处,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补充缺失的神经元,为AD提供一种崭新的神经元替代治疗方法。
作者:朱琼;徐亚丽(综述);刘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在该院住院期间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B、C组。A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5000 U ,每日1次;B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LMWH2500 U加丹参20 mL ,每日1次;C组50例患者术后未预防性应用上述药物。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组患者共发生下肢DV T 7例,术后出血9例。A、B、C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1.6%和12.0%;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3.1%和2.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下降,B、C组变化不大,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LMWH可明显降低有高危因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VTE发生率,LMWH联合丹参可提高抗凝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出血等风险。
作者:郭伟平;申沛;林耀蕙;朱芳芳;王军;刘勇战 刊期: 2016年第30期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其中恶性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Ⅲ、Ⅳ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脑胶质瘤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术后高复发性、高病死率及治愈率低,大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常无法全部切除。尽管其治疗方法已经由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到今天的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寻找脑胶质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但由于其材料通常难以获取,也不能实现对病情状况的动态监测,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脑胶质瘤血液循环肿瘤标志物。近几年,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与胶质瘤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循环肿瘤标志物,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结果分类作一综述。
作者:林昌海;李丽仙;冉静;刘预(综述);易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 (QCT )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医院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114例女性患者,年龄55~87岁。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由2名诊断医师于L4椎体水平轴位CT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腰椎QCT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侧别间腰部椎后肌群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平均CT值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与腰椎QCT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部椎后伸肌群肌量减少可能是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价腰部椎后伸肌群变化时,测量其肌肉密度相比横截面积更有意义。
作者:侯雪;王晨;张勇;王玲;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比较人体测量学方法与定量CT (QCT )方法,探讨人体测量方法与QCT测量腹内脂肪的相关性及预测误差。方法测量568名中国成人(男234人,女334人)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进行腰椎CT 扫描。采用Mindways QCT软件的体质成分测量功能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分布,测得T12、L1、L2、L3、L4、L5椎体下缘水平及脐层面的腹内脂肪面积(VFA)和总脂肪面积(TFA),计算出皮下脂肪面积(SFA)、总腹内脂肪体积(TVFV)、总皮下脂肪体积(TSFV)、总脂肪体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同VFA的相关性,用标准估计误差(SEE)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误差值。结果腰围与不同解剖位置的 VFA相关性均优于臀围、BMI和腰臀比,其相关系数 R2分别为0.48~0.64(男)、0.53~0.66(女),P<0.01。腰围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 SEE分别为25.36~31.57 cm2(男),23.64~25.31 cm2(女)。达均值为23.13%~27.78%(男),25.44%~36.03%(女)。结论人体测量学参数预测VFA的 SEE较显著,而QCT可以更精确地测量VFA ,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作者:端木羊羊;余永强;程晓光;王玲;张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病死率位居首位[1],且发病率逐年增加。靶向治疗指针对已明确的致癌位点(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设计相应治疗药物,药物在体内特异性结合致癌位点并发生作用,使癌细胞特异性死亡。这就要求靶向治疗药物同时具有杀伤作用和靶向作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多种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但因其靶向作用差导致的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限制了药物的用量及终的杀伤效能。因此,提高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靶向作用就成了有力的解决措施。找到卵巢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及其配体,将配体偶联药物形成复合物,通过复合物中的配体与癌细胞上的相应位点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药物输送至卵巢癌细胞内,这就增加了药物的靶向性。现将已投入研究的可与药物偶联的配体及其对应的卵巢癌细胞表面结合位点进行综述。
作者:陈俊臣(综述);刘恩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心电图是当今应用普遍的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诊断率约为70%,而且约50%的患者在发病后1 h内(黄金时间)死于院外。因此,为使AMI患者在发病的“黄金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对175名社区及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相关知识及心电图技能操作培训,旨在探讨心电图技能培训在社区及院前急救AMI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琴;杨苏萍;张雅莉;陈晓婕;田晓芬;吴洁;洪基格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即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1],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注射技术,与其他中央静脉导管(CVC)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容易插入、多种用途、保留时间长(甚至长达1年)等优点[2‐3]。PICC可以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化学性静脉炎,特别适合需要反复长期输液或化学治疗的患者。但上肢深浅静脉均存在许多分支,因此,导管末端有时并不能到达上腔静脉而异位到其他血管。导管异位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6%~10%[4]。盲插PICC导管异位率高达42%~76%;早期的研究PICC成功率只有70%,导管异位率为10%;另一研究导管异位率为7.87%;在超声引导下插管,导管异位发生率较低(4.93%)[5‐7]。常出现的异位是颈内静脉,其次是腋静脉,其中经贵要静脉穿刺易发生导管异位的部位是颈内静脉[8]。导管异位有导致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孔、血栓和瘘形成的风险等;如果导管仍在外周静脉,会引起肿胀,疼痛,肢体水肿及不适;在颈内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可能会导致转动头颈部困难和不适及患侧疼痛;多次反复调整又会导致局部感染及静脉炎等并发症[9‐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乳腺肿瘤科在PICC穿刺时改变传统的颈内静脉压迫方式,采用输液软袋压迫颈内静脉法,前瞻性研究原发 PICC 导管异位患者的临床特征,探寻PICC异位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绍勇;冉启志;寇露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