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5例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分析

曾家元;杨蓉;张龙;黎华盛;罗超;夏朝晖;姚志林;杨利明;刘京;钱源江;孙爽;张名均

关键词: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九龙坡区
摘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85例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患者中结石成分:草酸钙检出率64.86%(120/185),磷酸镁铵检出率33.51%(62/185),尿酸盐检出率占31.35%(58/185),磷酸钙检出率18.92%(35/185),碳酸磷灰石检出率29.73%(55/185),碳酸钙检出率6.49%(12/185),胱氨酸检出率1.08%(2/185);男女患病比例为1.89∶1.00,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3.51∶1.00;男性下尿路结石所占比例30.58%(37/121)显著高于女性3.13%(4/64)。结论针对九龙坡区尿路结石患者,除了多饮水增加尿量、低蛋白饮食、低尿酸饮食、低草酸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维生素C、平衡补钙等预防措施以外,还需要注意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及尿路感染的随访及规范治疗。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病例,先行快速扩弓治疗后,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矫治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SNA增加(2.1±1.3)°,ANB增大(2.8±1.6)°,前牙反?全部解除;UL‐E线增加(1.8±1.0)mm,LL‐E线减小了(-0.7±0.7)mm,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有效地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作者:彭怡;刘剑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在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作者:付卫华;赵磊;肖亚;黄赤兵;张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肺癌患者出院指导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出院指导内容,为提高肺癌的出院指导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胸部肿瘤科212例肺癌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调查。结果总出院指导质量为(195.93±39.98)分,处于较高水平;出院指导内容需求得分(48.69±11.51)分高于获得得分(47.35±1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及是否带有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根据肺癌患者年龄、学历、居住方式等给予不同针对性健康宣教,尤其加强独居、带有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出院指导,提高出院指导质量,促进肺癌患者康复。

    作者:刘珊珊;黄江渝;李俊英;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IMRT联合HIFU治疗手术及TACE术后复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手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0例手术及TACE术后复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IM‐RT联合HIFU同步治疗,对照组仅行IMRT治疗。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IMRT,总剂量54~70Gy/6~7周。观察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HIFU,5次/周,共6~7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8%、36.2%和89.9%、78.9%,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3%、28.1%和85.9%、5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和3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7个月和27个月。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或拒接手术的术后TACE复发原发性肝癌患者,IMRT联合HIFU治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EphB4在60例肝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MTS实验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系SK‐Hep‐1活力的影响。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EphB4在肝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1.39±0.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EphB4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7%和23.3%;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FP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0.05);EphB4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2.5%和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phB4显著提高肝癌细胞增殖能力(P<0.05)。结论EphB4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与肝癌进展和预后相关;并且EphB4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其可作为肝癌进展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曹阳;吴念;刘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ISIWebof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关于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的文献,提取数据以合并OR值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95%CI)来预测Has‐miRNA‐149基因多态性和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移的评估,应用Sta‐ta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纳入13篇研究包括病例组4424例,对照组5290例。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具有相关性(显性模型CT+CCvs.TT:OR=0.915,95%CI:0.840~0.996,P=0.040;杂合子模型CTvs.TT:OR=0.880,95%CI:0.803~0.965,P=0.007)。分层分析发现,CT和CC基因型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降低(OR=0.834,95%CI:0.715~0.972,P=0.021);亚洲人群里,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风险相关(显性遗传模型CT+CCvs.TT:OR=0.894,95%CI:0.818-0.977,P=0.013),但与高加索人群的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尤其在亚洲人群中,携带突变基因型CT/CC的个体与携带TT野生基因型相比患消化道肿瘤的风险降低。

    作者:吴冬冬;宋鹏;付波;鲁明;赵庆洪;汪宝林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74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多脏器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多脏器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2个及以上脏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初步疗效。结果74例患者中合并脑外2个脏器结核47例(63.5%),以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常见,合并脑外3个脏器结核21例(28.4%),以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淋巴结结核常见,脑外4个及以上的脏器结核共6例(8.1%)。经正规抗结核治疗,55例好转出院,14例自动出院,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多脏器结核表现复杂,病情严重,易漏诊,治疗难度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作者:唐书福;陈诚;张建勇;陈雪融;聂进;陈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肾炎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SLE‐LN)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离情况,为感染患者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该院诊断为SLE与SLE‐LN的住院患者380例,其中SLE‐LN患者96例。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和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药敏分析。结果SLE和SLE‐LN患者尿路感染者分别占25.0%和27.1%,血流感染者分别占8.1%和10.4%,皮肤组织感染者分别占12.0%和8.3%。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25.53%,SLE‐LN患者中占30.21%,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3.42%和14.54%。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11.58%,SLE‐LN患者中占11.46%。69.79%的SLE患者、66.67%的SLE‐LN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高于常规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66%,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9.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3.09%)。SLE‐LN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均高于SLE患者。结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临床可选用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治疗SLE患者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

    作者:王辉;巫丽娟;赵丹;刘敏雪;马莹;陈知行;康梅;谢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有氧运动训练前后循环血液中microRN A-146a和222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循环血液中特异微小RNAs(miRNAs)的影响,研究关键miRNA在心血管对运动适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另外在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在训练前后的急性力竭运动中测定研究对象心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同时测定研究对象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及急性力竭运动后循环血液中miR‐133a、miR‐21、miR‐146a、miR‐199a、miR‐15a和miR‐2226个心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的水平。结果有氧运动训练后,研究对象静息状态miR‐146a、miR‐222、miR‐21、miR‐15a和miR‐199a水平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与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的静息状态相比,急性力竭运动使miR‐146a和miR‐222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训练前,急性力竭运动使miR‐21和miR‐15a显著升高( P<0.05),但是有氧运动训练后急性力竭运动与静息状态的miR‐21和miR‐15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和急性力竭运动中研究对象miR‐133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血浆中miR‐146a表达量与VO2max水平呈正相关(r=0.842,P<0.01),miR‐222表达改变量与EF改变量呈正相关(r=0.920,P<0.01)。结论运动员循环血液中动态变化的miRNAs可以作为反映训练效果的标志物,miR‐146a和miR‐222在机体有氧运动训练的心血管功能适应起着生理调节介质的作用。

    作者:曲振琳;李萌;刘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重庆市女性HPV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重庆市女性群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预防HPV的感染及早期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重庆市某县级医院门诊、住院的19860例妇产科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分析其HPV分型。结果19860例研究对象中,HPV阳性5681例,感染率为28.61%。由于研究对象存在多重感染,故5681例感染人群中实际HPV亚型感染频数为8906,而高危型感染频数为6166(包含多重感染),占总感染频数的构成比为69.23%。将感染亚型分别按感染概率高低排序,排在前8位的是:52型、16型、58型、6型、CP8304(81型)、33型、53型、18型。HPV单一感染阳性率为19.38%,多重感染率为8.74%,其中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研究人群中小于或等于20岁组感染率高(43.89%),36~50岁组感染率低(27.26%)。结论重庆市女性HPV感染率高,且以高危型感染为主,HPV52、16、58、33、18型为重庆市女性HPV感染预防的重点。

    作者:孙聪聪;梁爽;蒋鹏;胥飚;王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EMT在大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上皮‐间叶转化(EMT)在大肠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建立大肠癌LOVO细胞奥沙利铂(L‐OHP)耐药细胞株LOVO/L‐OHP,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LOVO和LOVO/L‐OHP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Snail、Twist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LOVO细胞比较,LOVO/L‐OHP皮表型消失,细胞膜E‐cadherin表达减弱(22.63±3.25)%(P<0.01),获得间叶细胞表型,表达Vimentin(475.42±58.36)%(P<0.01)。LOVO/L‐OHP细胞株Twist表达轻度增加(116.42±18.36)%(P>0.05),Snail表达显著增加(382.18±41.33)%(P<0.01)。siSnail上调E‐cadherin表达(246.82±31.57)%(P<0.01),下调Vimentin表达(28.75±3.96)%(P<0.01);siSnail显著增强LOVO/L‐OHP细胞株L‐OHP化疗敏感性,对照组和siSnail组的IC50分别为23.75μg/mL和12.42μg/mL。结论EMT在大肠癌细胞L‐OHP耐药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制EMT可恢复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

    作者:向德兵;董蕻;全晋;孙贵银;李梦侠;王东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螺内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运用螺内酯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功能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率(HR)、B型脑钠肽(BNP)明显下降,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及心脏指数(CI)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心肌耗氧指数(H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脉压差(PP)、平均动脉压(MSP)、平均收缩压(MDP)、平均舒张压(MAP)及内皮素‐1(ET‐1)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功能,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岳文静;王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cIA P与Caspase-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索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IAP和凋亡蛋白Caspase‐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内膜癌根治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55例,统计发病时组织学分类、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等参数,电话随访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取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观察cIAP与Caspase‐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cIAP与Caspase‐7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类、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年龄无关(P>0.05)。cIAP与Caspase‐7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cIAP与Caspase‐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或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预后检测指标。

    作者:徐燕;何涛;袁红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NT-proBNP在AHF诊断中不同年龄段截断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年龄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影响,探讨AHF诊断中不同年龄段NT‐proBNP佳截断值。方法收集临床疑诊AHF并于入院24h内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457例,其中确诊AHF者194例。将AHF和非AHF患者按年龄分为3个组(<50岁、>50~70岁、>70岁),分析NT‐ProBNP与AHF的相关性,评价NT‐ProBNP在各组中诊断AHF的价值并进行佳截断值的比较。结果各年龄组中AHF患者的NT‐proBNP中位数水平均较非AHF患者明显升高(P<0.01)。应用NT‐proBNP诊断≤50岁、>50~70岁和>70岁3个组中AHF患者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91、0.88,佳诊断截点分别为1100pg/mL、1800pg/mL和3000pg/mL,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8%、76%和73%。总体而言,按年龄分组的NT‐proBNP截断值诊断的特异性较不按年龄分组的高。结论NT‐proBNP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AHF的价值。根据年龄分组,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NT‐proBNP截断值,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段芹;覃数;葛平;陆凯;贾俊;常广磊;张冬颖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三脉紫菀有效组分配比的平喘作用及其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三脉紫菀抗慢支组分平喘作用的佳配比及其毒性。方法合格豚鼠72只,体质量(300±20)g ,雄性,分为空白组、氨茶碱组(0.047 g/kg )、三脉紫菀总皂苷与总黄酮不同配比组(8∶1、4∶1、2∶1、1∶1、1∶2、1∶4、1∶8,0.38 g/kg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3 d ,每天1次,采用His‐Ach雾化引喘法通过诱咳引喘仪优选佳配比;制备豚鼠离体气管环标本,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考察豚鼠平滑肌条在正常克氏液条件下加入氯化乙酰胆碱(Ach)后的收缩变化,以及其他组分别在Ach致平滑肌收缩明显时,加入氨茶碱(1.25 mg/mL )后的平滑肌舒张百分率。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考察三脉紫菀总皂苷、总黄酮及其1∶2配比的急性毒性。结果较之空白组,氨茶碱组、其他各给药组的致喘潜伏期延长显著(P<0.05),其中1∶1、1∶2、1∶4组与其他配比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又以1∶2组引喘潜伏期长。氨茶碱组与各配比组均能明显松弛Ach导致收缩的豚鼠气管平滑肌,其中氨茶碱组舒张百分率大(24.12±1.20)%,各配比组舒张百分率不及氨茶碱组( P<0.05),但以1∶2组与之接近。三脉紫菀总皂苷、总黄酮及其1∶2配比对小鼠的大耐受量分别为300、345、325 g/kg。结论在给药总量恒定的情况下,三脉紫菀总皂苷与总黄酮1∶2平喘解痉作用明显,其总黄酮、总皂苷及1∶2配比的急性毒性实验未显示明显的毒性作用,安全性相对良好。

    作者:康林之;朱建成;任刚;罗云;张婧;刘荣华;杨明;王芳;何小汝;赵海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青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的血管危险因素和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腔梗)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的血管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30~45岁青年急性腔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头颅血管检查分为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45例青年急性腔梗患者中有28例狭窄,17例无狭窄。狭窄组的三酰甘油(T 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斑块形成与无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中15例为单发狭窄,13例为多发狭窄,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前循环狭窄12例,单纯后循环狭窄8例,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青年急性腔梗患者容易出现进展性卒中,应对青年腔梗患者脑血管进行检查。

    作者:李艳艳;韩艳艳;谭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脊柱侧弯冠状面矫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的手术效果。方法18例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均经一期行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其中L514例,S14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12例,部分分节型半椎体5例,楔形变椎体1例;10例患者有冠状面躯干失平衡。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8.5h,平均6.3h;术中出血量600~2800mL,平均1180mL。一过性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使用甲泼尼龙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周后痊愈。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腰骶弯冠状面Cobb角及近端腰弯冠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X线片无内固定松动。17例患者冠状面躯干偏移改善,1例患者冠状面躯干失平衡加重。结论采用经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对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是一有效的方法,冠状面的重建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波;张辉琴;桂钱欢;屈一鸣;王群波;钱邦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内镜消毒机对纤维支气管镜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以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内镜消毒机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后污染的纤维支气管镜460根,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内镜清洗消毒机对支气管镜消毒)和对照组(以2%戊二醛为消毒剂的传统五槽清洗消毒法),分别从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及细菌菌落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无论是内腔采样法还是外表采样法,试验组的无菌生长例数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消毒机明显提高了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同时减轻了人为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作者:钟林桂;郭廷婷;黄桃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小剂量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和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多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多靶点治疗组联合应用泼尼松0.5mg·kg-1·d-1+环孢素A 2 mg · kg -1· d-1+来氟米特10 mg/d。对照组联合应用泼尼松1 mg · kg -1· d-1+环磷酰胺100 mg/d。治疗8周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5 mg ,至10 mg/d停止减量;环磷酰胺总量达10.0 g停药。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血肌酐、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血浆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1.8%,P<0.05);多靶点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1%,P<0.05)。多靶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高山林;李晓东;丁新国;张红梅;赵慧娟;孙东立;魏冬梅;张靖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护理学基础》“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设计及效果评价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以主题工作任务为单位来组织与实施课程的新型课程模式[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设计合理的课程模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探索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引入基于“项目主题式”的课程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邵阿末;刘娟;陆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