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品;刘云兴;高伟;卢明章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国家长期战略[1],已明确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很大的应用[2‐3],对于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分析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健全本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也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中所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作者:潘伦;熊燕影;何坪;戴奕爽;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在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作者:付卫华;赵磊;肖亚;黄赤兵;张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和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多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多靶点治疗组联合应用泼尼松0.5mg·kg-1·d-1+环孢素A 2 mg · kg -1· d-1+来氟米特10 mg/d。对照组联合应用泼尼松1 mg · kg -1· d-1+环磷酰胺100 mg/d。治疗8周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5 mg ,至10 mg/d停止减量;环磷酰胺总量达10.0 g停药。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血肌酐、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血浆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1.8%,P<0.05);多靶点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1%,P<0.05)。多靶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高山林;李晓东;丁新国;张红梅;赵慧娟;孙东立;魏冬梅;张靖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病例,先行快速扩弓治疗后,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矫治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SNA增加(2.1±1.3)°,ANB增大(2.8±1.6)°,前牙反?全部解除;UL‐E线增加(1.8±1.0)mm,LL‐E线减小了(-0.7±0.7)mm,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黏结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有效地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作者:彭怡;刘剑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索Ezscan在无症状人群中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进行健康体检的重庆市常驻居民1732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Ezscan检测。结果Ezscan高评分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于低评分人群。Ezscan筛查糖代谢异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16,佳切点值为24%,灵敏度为67.0%;FPG筛查糖代谢异常佳切点值为5.5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和61.7%,AUC为0.824;FPG为6.1mmol/L时,筛查糖代谢异常的灵敏度为47.2%。结论重庆地区Ezscan筛查糖代谢异常灵敏度高于经典方法FPG(切点值为6.1mmol/L)检测,在无症状人群中,Ezscan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技术。
作者:张亚兰;赵小兰;王怡丹;邹冰;师嘉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寰前节间动脉与原始三叉动脉、舌下动脉、耳动脉是胚胎早期在原始颈动脉与后脑循环之间存在的一过性血液循环联系通路,沟通原始颈动脉与颈节间动脉的血液循环。到胚胎12 mm阶段,当后交通动脉形成后,在正常情况下,这4支胚胎期吻合血管即退化消失。如果吻合支不消失,持续存在,即形成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既往该类血管发育异常均在尸体解剖时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在临床上,对患者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即可发现。笔者行脑血管检查中发现一例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病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家川;王延江;陈东万;周华东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 )置入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22例,女38例;年龄75~87岁,平均80.5岁。其中采用PFN A‐Ⅱ置入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各30例,均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安全渡过围术期。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平均1.5年。PFN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下床时间早于PF‐NA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9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置入内固定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且固定稳定,更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同时远期髋关节功能期望评价较高,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鹏程;吴健;孟祥启;李南;苏腾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终得到人源抗VEGFR‐2/As2O3‐PEG‐PLA纳米粒。对其粒径分布、Za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其表观形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和稳定性。选择24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VEGFR‐2/As2O3‐PEG‐PLA组及As2O3‐PEG‐PLA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s2O3在两组裸鼠体内的分布;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结果本实验制得的As2O3纳米制剂VEGFR‐2/As2O3‐PEG‐PLA粒径为(141.9±13.2)nm,Zata电位为(10.2±1.1)mV;经TEM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载药量为(5.51±1.83)%,包封率为(62.12±5.98)%。体外释放发现其具有缓释效果,半数释放时间t1/2分别为10h;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该制剂稳定性良好。与As2O3‐PEG‐PLA组比较,VEGFR‐2/As2O3‐PEG‐PLA组中肿瘤、肝组织的As2O3浓度较高,心、血液、肾组织的As2O3浓度较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VEGFR‐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较低。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2O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终得到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制剂,且初步证实在肝癌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作者:钟志惟;王栋;殷香保;邬林泉;黄长文;黄明文;周凡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湿润暴露疗法(MEBT)/湿润烧伤膏(MEBO)]对糖尿病足部创面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信号通路分子及免疫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关系,探讨MEBT/MEBO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机制。方法糖尿病足患者40例予MEBT/MEBO干预治疗,留取治疗前后创面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ERK1/2和p38信号通路关键分子ERK1/2、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K6)、原癌基因(c‐myc)、Akt、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ATF2)及免疫因子IgA、IgM、IgG、C3c、C4c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间关系。结果经MEBT/MEBO治疗后,39例患者足部创面面积有不同程度缩小,仅1例患者无明显变化,显效14例(35.00%),有效25例(62.50%),无效1例(2.50%)。治疗前后信号通路分子全阳性表达、免疫阳性表达(任一指标)及免疫阳性表达(具体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信号通路分子表达阳性率升高的同时,免疫因子阳性表达率亦升高。治疗前创面组织可见免疫因子极少量分布,治疗后创面组织免疫因子IgA、IgM、IgG、C3c、C4c呈广泛、弥漫分布。治疗前创面组织可见信号分子极少量分布,治疗后创面组织信号通路分子ERK1/2、p38、MAPKK6、c‐myc、Akt、ATF2呈广泛、弥漫分布。结论MEBT/MEBO可能促进了糖尿病足创面ERK1/2和p38信号通路分子及免疫表达,ERK1/2和p38信号通路及其交互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创面组织免疫表达而促进了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
作者:吴标良;唐乾利;覃晓洁;冯烈;王民登;何明杰;吕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NapsinA、TTF‐1与ERCC1的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状况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apsinA、TTF‐1、ERCC1在50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另选取3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apsinA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0.0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TTF‐1与ERCC1则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NapsinA和TTF‐1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有密切关系(P<0.05),NapsinA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RCC1阳性表达者总生存率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NapsinA、TTF‐1与ER‐CC1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利于医师判别患者的病情变化,且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晓露;吴蓉宜;罗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85例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患者中结石成分:草酸钙检出率64.86%(120/185),磷酸镁铵检出率33.51%(62/185),尿酸盐检出率占31.35%(58/185),磷酸钙检出率18.92%(35/185),碳酸磷灰石检出率29.73%(55/185),碳酸钙检出率6.49%(12/185),胱氨酸检出率1.08%(2/185);男女患病比例为1.89∶1.00,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3.51∶1.00;男性下尿路结石所占比例30.58%(37/121)显著高于女性3.13%(4/64)。结论针对九龙坡区尿路结石患者,除了多饮水增加尿量、低蛋白饮食、低尿酸饮食、低草酸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维生素C、平衡补钙等预防措施以外,还需要注意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及尿路感染的随访及规范治疗。
作者:曾家元;杨蓉;张龙;黎华盛;罗超;夏朝晖;姚志林;杨利明;刘京;钱源江;孙爽;张名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究miR‐26a在ox‐LDL介导内皮细胞HAECs凋亡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体外作用于HAECs细胞,噻唑蓝(MTT)和TUNEL染色检测ox‐LDL作用HAECs后细胞的活性与凋亡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ox‐LDL作用HAECs后细胞中miR‐26a的表达水平。在HAECs中过表达miR‐26amimic,MTT和TUNEL染色检测ox‐LDL作用后细胞的活性和凋亡率。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PTEN的3′UTR,利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鉴定miR‐26a的预测靶基因。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x‐LDL能够介导HAECs细胞的毒性死亡和细胞凋亡,并且降低了HAECs细胞中miR‐26a的表达水平。过表达miR‐26amimic能够抑制ox‐LDL作用HAECs后细胞的毒性和凋亡。转染miR‐26amimic显著抑制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转染miR‐26amimic显著下调HAECs细胞中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miR‐26a能够抑制抑制ox‐LDL作用HAECs后细胞的毒性和凋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下调了PTEN的表达。miR‐26a可能成为治疗凋亡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作者:李勇;杨特;沈怡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腔梗)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的血管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30~45岁青年急性腔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头颅血管检查分为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45例青年急性腔梗患者中有28例狭窄,17例无狭窄。狭窄组的三酰甘油(T 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斑块形成与无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中15例为单发狭窄,13例为多发狭窄,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前循环狭窄12例,单纯后循环狭窄8例,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青年急性腔梗患者容易出现进展性卒中,应对青年腔梗患者脑血管进行检查。
作者:李艳艳;韩艳艳;谭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患儿180例,分为Ⅰ、Ⅱ、Ⅲ组,每组60例。3组患儿术前均肌内注射海俄辛0.02mg/kg镇静,静脉推注芬太尼0.002mg/kg、国产异丙酚(迪施乐)2mg/kg诱导麻醉,待患儿角膜反射消失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维持麻醉,其中Ⅰ组患儿吸入七氟醚浓度为2.0%,Ⅱ组1.5%,Ⅲ组1.0%。比较3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停止后苏醒时间、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波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儿苏醒时间较Ⅰ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儿术后PAED评分较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Ⅰ、Ⅲ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应用于新生儿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磊;吴裕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地方性克山病的流行与该地区粮食中硒含量的关系,为制定克山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在攀枝花市4个县区44个乡镇抽取130个主粮食品样品在3家检测实验室进行硒含量论证检测,同时收集、分析该市1967~2013年克山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3个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200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全市1967~2013年共报告克山病病例1305例,分布在20个乡镇。攀枝花市克山病的发病大约每3~5年为1个周期,克山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但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秋季(7~9月)高发的季节性特征。结论克山病的流行与该地区主粮中硒的含量无相关关系。
作者:李顺品;刘云兴;高伟;卢明章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以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内镜消毒机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后污染的纤维支气管镜460根,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内镜清洗消毒机对支气管镜消毒)和对照组(以2%戊二醛为消毒剂的传统五槽清洗消毒法),分别从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及细菌菌落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无论是内腔采样法还是外表采样法,试验组的无菌生长例数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消毒机明显提高了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同时减轻了人为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作者:钟林桂;郭廷婷;黄桃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对患者致炎因子的影响观察。方法将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6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成5mL),术毕前15min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B组全身麻醉诱导时、术毕前15min分别予以5mL生理盐水、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为5mL)静脉注射;C组于全身麻醉诱导时及术毕前15min均予以5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3组患者术后12h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总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毕即刻、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2的水平。结果A组术后12hPCA总按压次数和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术后1、2、4、6、8、12h的VAS评分较B、C组低(P<0.05),而术后24hA组与B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的IL‐6、TNF‐α水平变化为:A组<B组<C组,IL‐12各时点比较:A组>B组>C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全身麻醉诱导时应用比术毕前应用效果更佳,且其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可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提高IL‐12的水平,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石小莉;黎平;何琴;贺强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67所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与质量控制指标情况,为探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及质量控制指标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地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研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7所,21所为三级医院,46所为二级医院。其中教学医学5所、综合医院47所、中医院11所、厂矿医院3所、私立医院1所。床位与人员配备达标56所,未达标的有11所。67所医院中有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占71.64%,其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占83.33%,有手术麻醉系统占31.34%,有抗菌药物管理监测系统占68.65%。医院感染监测以常规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项为主。监测对象正确率为74.62%,抗菌药物用药在手术室占44.78%;监测统计以月为单位占73.13%,计算N N IS手术危险因素时长分级与手术时长的P75值正确率不高,手术与诊疗操作混淆占97.01%,对微生物检验知识与技术判定掌握率较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与质量控制指标调查能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开展的情况,针对调查项目发现薄弱环节并进行相关的强化、干预,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水平。
作者:刘丁;陈萍;方清永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出院指导内容,为提高肺癌的出院指导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胸部肿瘤科212例肺癌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调查。结果总出院指导质量为(195.93±39.98)分,处于较高水平;出院指导内容需求得分(48.69±11.51)分高于获得得分(47.35±1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及是否带有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根据肺癌患者年龄、学历、居住方式等给予不同针对性健康宣教,尤其加强独居、带有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出院指导,提高出院指导质量,促进肺癌患者康复。
作者:刘珊珊;黄江渝;李俊英;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