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舜;杨海舰;赵荫农;刘剑勇;邬国斌;黄山;齐鲁楠
目的:观察比较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方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明确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的优劣。方法将48例 OSAHS 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全身麻醉下行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合并腭咽成形术;对照组22例,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魁北克睡眠问卷(QSQ)5个维度分值和总分分值、Epworth 嗜睡量表(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及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均较术前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全身麻醉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加改良腭咽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
作者:沈敏;万俐佳;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移植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球囊封堵法制备 AMI 模型,AMI 后2周将 GFP 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入小型猪心肌梗死区域(移植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6周行心脏超声和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取心肌梗死区组织作冰冻切片,vWF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心肌梗死后8周和心肌梗死后2周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 >0.05)。移植组:干细胞移植后6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心肌梗死面积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2)vWF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显示移植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冠状动脉移植的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梗死心肌内存活,增加梗死区血管新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房春;张健;陈卫强;王永德;王一凡;齐向前;刘晓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方法选择重庆市渝中区40所民办幼儿园2713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等用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儿童中,总患龋率为61.04%,龋均3.12,龋齿充填率0.35%。其中,3~、4~、5~、6~岁年龄段儿童患龋率分别为42.51%、59.53%、67.76%和74.85%;龋均分别为1.59、2.9、3.69和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 女 儿 童 患 龋 率 分 别 为61.65%和60.41%,龋均分别为3.11和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庆市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峻,患龋率高,龋齿充填率低。
作者:王琳;蒋琳;庄庆明;王金华;邓军;赵河川;何松霖;戴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融合了医学影像和物理学,以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1]。它是涉及物理学、医学和信息学的跨学科领域,是医学院校公认较难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过程封闭与教学内容开放的矛盾。这类学科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学家小威廉姆 E·多尔认为“线性教学是一个确定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它有着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而非线性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它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2]。在医学影像物理学中引入非线性教学模式就是要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封闭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智能化软件、教学实习基地等技术和条件为基础,把 PBL 教学、情境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多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物理学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也融入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目前,国内外关于非线性教学的研究已从理论层面上逐渐展开,但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供参考的范例和模式甚少。本研究尝试在影像物理学中引入非线性教学模式,并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陈晓文;汤明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催产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引产过程中滴速的调控方法以及 GDM 对催产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 GDM 初产妇196例为 GDM 组,同期经催产素引产的非 GDM 初产妇371例为对照组。各组根据不同的输注浓度(5、10 mU/mL)及滴速调节方式(等差/等比)分别分为 A1、A2、B1、B2组。对比分析各组引产开始至佳有效宫缩时间、催产素用量、引产成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GDM 组至佳宫缩时间 A1组长,B2组短,A2组显著长于 B2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及滴速相同情况下 GDM 组至佳宫缩时间均分别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催产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GDM 会降低产妇对催产素引产的敏感性,催产素以10 mU/mL、8滴/min 起、等比递增调控是安全有效的调控模式。
作者:王青;黄明媚;陈妙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中产前筛查高危孕妇的染色体核型及产前诊断指征,探讨广州市高危孕妇的胎儿常见异常核型、产前诊断指征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通过该所转诊的2475例产前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羊膜腔或脐静脉血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G 显带分析,产后随访。结果检测出染色体异常38例(21-三体12例,性染色体异常9例,平衡易位7例,18-三体 5例,倒位 2例,缺失 2例,三倍体1 例),异常率为1.54%;检测出染色体多态132例[1,9,16qh+60例,Inv(9)30例,D/Gs+25例,Y 多态17例]。进行产前诊断的指征中,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因素668例、高龄因素449例、B 超筛查异常因素158例、不良孕产史因素38例。结论21-三体是本文比例高的异常核型,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是主要的产前诊断原因,对高危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和系统 B 超排畸筛查均至关重要。
作者:陈桂兰;唐芳;屈艳霞;唐盈;卢航;江帆;黄丽娟;吴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53例孕28~42周单胎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的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母婴结局包括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采用逻辑式回归分析。结果孕28~42周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5.54%,完全性39.92%,部分性35.57%,边缘性24.50%。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78例,发生率30.83%。253例中247例行剖宫产分娩,6例经阴道分娩占2.37%。10例因严重的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占3.95%,子宫切除中完全性前置胎盘9例占90.00%,子宫切除中10例均为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占100.00%,前置胎盘伴有剖宫产史2次或2次以上占行子宫切除的明显增高(P <0.01)。排除孕龄因素,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与完全性前置胎盘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而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作者:范翠芳;孙艳梅;董兰;王素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 FGF-23(R176Q)过表达对成年小鼠下颌骨形成和矿化的影响。方法使用 CT 扫描、血清学检查、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和 RT-PCR 等方法分析 FGF-23(R176Q)转基因小鼠(TG 组)和野生型小鼠(WT 组)下颌骨,比较血清钙、磷浓度变化和下颌骨骨基质和矿化的差异。结果WT 组小鼠血清钙、磷和1,25(OH)2 D3浓度均明显高于 T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组的成骨细胞密度低于 W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组的二聚糖阳性百分比高于 WT 组,而 DSP 阳性百分比低于 W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T 组的 OCN 和Ⅰ型胶原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T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GF-23(R176Q)过表达能够抑制下颌骨骨基质的形成,减少骨质的矿化,进而导致了下颌骨发育障碍。
作者:刘洪;孙雯;郑阳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控制肝癌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42例,其中,经特利加压素治疗的观察组22例,传统利尿剂治疗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腔积液引流量、术后尿量、肾功能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经特利加压素治疗后,第1、2、3天的腹腔积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59、6.398、8.658,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3天的尿量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8、6.850,P <0.05)。观察组有9.1%(2/22)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对照组为20%(4/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2,P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109±25)h 和住院时间(2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3±26)h 和(27±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1、2.674,P <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较传统利尿剂能更有效控制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腹腔积液的形成,并且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陈祖舜;杨海舰;赵荫农;刘剑勇;邬国斌;黄山;齐鲁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临床确诊 SAP 患者61例,随机分为早期给予 EN 联合 PN(EN+PN 组)30例,给予单纯 PN(PN 组)31例。测量入院后第1、2、3、5、7、10、14天体质量指数(BMI),记录有无并发症,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药品比重,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BMI 前3 d 变化不大,但第5、7、10、14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 PN 相比, EN 联合 PN 的治疗方法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因消耗带来的体质量减轻,促进肠道蠕动,有效减少菌群异位导致的感染性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杨洪;谢晓;彭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12月彭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案,其中20例患者痊愈,再次手术后出现胆瘘1例,肝脓肿2例,后期通过抗炎、引流和营养支持及科学预后护理等措施均治愈,1例患者由于同时伴有横结肠及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因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在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显著,虽然该手术治疗方案可能会对患者的经济和身心上带来较大的影响,但鉴于其后期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德贵;孙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皮质盲又称中枢盲,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枕叶纹状区皮质受损而导致的急性视力障碍,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氧。临床上遭遇火灾后发生皮质盲较少见,1996年美国Moster 报道1例20岁女性,因火灾后神志不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为51%,经治疗神志转清,但诉视物不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所造成的视力损害不会因一氧化碳(CO)的排除而消失,且治疗效果不佳。现将本院高压氧(HBO)综合治疗1例火灾后 ACOP 并皮质盲报道如下。
作者:林琳;赵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源性胰腺炎(B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 BP 的 MRCP 表现。结果60例中,胰腺炎与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征像共存41例,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共存19例。胆管扩张23例,胰管扩张 9例,胆管扩张合并胰管扩5例。结论MRCP 可以明确显示 BP 的有关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成均;戚跃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 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 STMN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 STMN1 siRNA 通过瞬时转染于食管鳞状细胞癌 TE-1细胞,使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转染效果,通过划痕实验、Millicell 小室侵袭和转移实验观察转染 STMN1 siRNA 对 TE-1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STMN1表达阳性者预后显著差于表达阴性者。siRNA 干扰 STMN1的表达可明显抑制 TE-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结论STMN1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发生并且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鸿武;江丹;谢子英;麦桥勋;雷昌贤;周梅花;孙大勇;赵亚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中惟一的直辖市,巴南区属重庆发展的主城拓展区,下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是重庆的工业大区和农业大区。截止2012年底,巴南区总人口89万,其中,农业人口达51万[1],农村医疗机构担负着农村预防、医疗、卫生保健、卫生宣传任务,他们的卫生消毒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2]。为了解巴南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督促提高医疗单位的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现对2003~2012年巴南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消毒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贺莉;熊鸿雁;李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脑瘫患儿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苏醒期喉罩拔除的佳时机。方法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的脑瘫患儿,分成3组,每组20例。手术后 A 组患儿在脑电 BIS 值55~60时拔除喉罩,B 组在 BIS 值60~65时拔除喉罩,C 组在 BIS 值大于65时拔除喉罩,记录拔除喉罩时患儿的呼吸状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出现屏气、呛咳、喉痉挛、三凹征、咬牙致喉罩拔除困难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出现的频次。结果与 B 组比较,A 组拔除喉罩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增大,拔除喉罩时间明显缩短,A、C 组拔除喉罩不满意率增加(P <0.05)。结论BIS 值60~65时是脑瘫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喉罩拔除的时宜时机。
作者:张蓉;赵泽宇;王馨雪;程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外伤性血气胸是急诊创伤中常见病症,其形式多样变化不定,诊疗措施不当可能影响生命,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既往体健。因刀刺伤致胸腹部疼痛出血、呼吸急促2+ h 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9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17/77 mm Hg。神清语晰,被动体位,面色苍白,气管右偏,胸廓对称无畸形,左胸背侧第9~10肋间见长约3 cm 裂口,已缝合,左侧胸部压痛,胸壁扪及皮下捻发感,左肺部叩诊清音,呼吸音及呼吸运动较右侧明显减弱;腹部见长约5 cm 和1 cm 裂口,已缝合,心腹阴性。行胸腹部 X 线片提示左侧液气胸,肺组织压缩约40%~50%;无肋骨骨折,腹部无异常。诊断“左侧血气胸;胸、腹壁裂伤;左胸壁皮下气肿”。立即给予补液、止血、止痛、抗炎等对症治疗,在局部麻醉下急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液体约850 mL,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立感胸痛减轻,无胸闷、气短,行胸腹部 CT 提示:左侧胸腔少许积液,原积气明显吸收,左肺组织基本复张。入院后第1天患者感腹部胀痛难忍,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 X线片提示不全性肠梗阻待排,请专科医师会诊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支持等对症处理后腹痛缓解,建议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罗守刚;孔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避免医院感染恶性事件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旨在探寻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负面因素,以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的,初被应用于国家防御事务中,由于国家安全保密原因,该法被开发12年后才被兰德公司公布并用于其他非军事领域。如今,德尔菲法以其适用性强和简单易行的特性逐渐被众多研究者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德尔菲法是一个重复进行的专家咨询过程,以整合一组专家个人意见成群组共识为目的的主观评价和预测的方法。该法具有重复性、匿名性、收敛性和统计性的4大特点[2]。由于德尔菲法运用了反馈控制法,在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处理时运用了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因而得到的结论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陈自强;张鸿;胡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逐渐发展为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终导致肾衰竭[1]。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有高血糖、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如 ACEⅠ类及 ARB 类对其虽有一定疗效,但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却不十分理想。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因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GLP-1受体激动剂能通过多种机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方案。本文就近年来 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迪;张红(综述);陆卫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木皂苷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 HeLa 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木皂苷组(50、100、200μg/mL)共4组,分别给予 RPMI-1640培养液和!木皂苷(50、100、200μg/mL)处理。24、48和72 h 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技术测定细胞内蛋白(pAkt1、pIкBα、NF-κB p65、Bcl-2和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木皂苷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HeLa 细胞的增殖,并增加其凋亡水平。另外,!木皂苷显著降低 Akt1和 IкBα的磷酸化水平,减少 NF-κB(亚基 p65)和 Bcl-2的蛋白表达,相反却显著增加 Caspase-3的含量。结论!木皂苷通过降低 Akt/NF-κB 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宫颈癌 HeLa 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段海霞;李东红;暴蕾;李欢;高红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