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立显;杨峰;王民开;张兴发;唐广松
目的 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管理系统,以检验标本为监控目标实现对检验流程的全程监控.方法 应用条形码技术自动记录临床开单、标本采集、标本核收、标本检验等重要时间节点,统计报告周转时间(TAT)及离群值率,分析目标值延迟情况,实现对检验过程的全程监控.结果 急诊检验项目分析前TAT占总TAT的55.71%~88.52%,分析中TAT占11.48%~44.29%,分析中TAT离群值率由19.54%降为13.22%(x2=252.016,P<0.05).结论 条形码技术应用对检验的全过程起到规范和监督作用,经过持续监控和改进,缩短报告周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胡江红;袁平宗;汤雪彪;张伟;付魏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注射麻醉与呼吸麻醉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只200 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其中,A组为注射麻醉组,B组为呼吸麻醉组.麻醉药物为异氟烷,预麻醉中麻醉剂量为0.5%,氧气为2 lps,当动物深度麻醉后(双眼闭合,摇晃麻醉盒无反应时),倒计时2 min,然后取出实验动物在检查床上进行固定,持续进行0.2%麻醉.固定所有动物时,均用医用纸胶带粘牢大鼠颈部,使大鼠头颅尽量与大鼠表面线圈接触,检查过程中所有动物均采用实时呼吸监控,进行常规头颅T1、T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成像.结果 A组实验动物在扫描过程中死亡4只,因呼吸逐渐上升,PWI检查前进行二次麻醉8只,B组实验动物均正常完成所有检查.B组实验动物较A组苏醒快;与A组比较,B组功能成像图像质量明显较好.结论 实验中,小动物的状态可直接影响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的质量,而稳定、安全的麻醉是控制实验动物状态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呼吸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大鼠的呼吸,并可保证动物的安全,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保障.
作者:郭宇;张伟国;方靖琴;陈晓;杜学松;解添;陈金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4~8月期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转阴率,同时观察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肝功能: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BV DNA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P<0.05);(3) HBV DNA转阴率:研究组转阴率为85.71%(30/35),对照组转阴率为42.86%(15/35)(x2 =10.53,P<0.05);(4)病毒变异率以及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良好,无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病毒变异,12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联合拉米夫定使用可以增强药物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兵;李宗军;何新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密闭式雾镜实验与吹气泡实验分别对A、B两组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进行分类统计,了解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并通过相互比较,分析早期腭裂修复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吹气泡实验与密闭式雾镜实验,每种检查重复8次,分别记录其吹气持续时间及气雾距中心点的距离,分析均值.根据统计不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机的腭咽闭合统计平均数的基础上,检验相应样本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应用t检验.结果 吹气泡实验:A组患者为9.8~23 s,平均15.7 s;B组患者为4.3~18 s,平均13.8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雾镜实验:A组患者的气雾距离为0.7~2.5 cm,平均1.6 cm;而B组患者的气雾距离为2.9~5.4 cm,平均4.4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于18个月龄进行腭裂修复术比晚期手术更有利于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纲;蒲高成;李万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造血干细胞不断积累的获得性遗传学异常,使其发生克隆性的突变,从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1].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是复发及感染并发症一直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包括了复杂的基因突变、缺失、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异常.
作者:王晓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围生期母胎高病死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母胎界面感染和(或)炎症反应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原因[1],存在于约1/2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和近1/3自发性早产中.炎症反应是分娩发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可能在早产发生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晶;陈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育真熄风汤(YZXFD)对拟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内nNOS和iNOS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YZXFD低、中、高质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采取腹腔注射1-甲基q-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黑质内nNOS、iNOS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药物治疗后的第14、28天,中药治疗组小鼠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比较,nNOS和iNOS基因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以YZXFD高剂量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减少38.6%和38.0%.结论 YZXFD可通过抑制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内nNOS和iNOS的基因表达途径,减少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损伤,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卢思英;党晓伟;李建;张世琴;秦博文;商亚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毛霉菌病是继念珠菌病和曲霉菌病之后,第三类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性疾病.据统计,毛霉菌病的年发病率大约为1.7/1 000[1].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毛霉菌可直接侵入支气管和肺,或经血行及淋巴管播散侵入,其菌丝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梗死,产生急性炎症,从而引起肺毛霉菌病[2].现将本科应用两性霉素B成功救治的1例存在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孙姣;鲍万国;车丽赫;王峰;张凯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患者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记忆力减退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未达到目前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但是,确诊为MCI的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极高,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转化率为每年8%~25%,比健康对照组发病率高10倍[1].
作者:李佳;梁晓红;王凤霞;刘继红;秦燕;廖春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在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Ⅱ、Ⅲ期宫颈癌患者140例,健康人群159例作为对照,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结果 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汉族宫颈癌仅CD3+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所有细胞比例在维、汉之间均无显著差异.HPV16+组与HPV16-组之间,CD4+T细胞、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Ⅱ、Ⅲ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可能与HPV表达有关.
作者:姜鹏;胡云辉;古丽娜·库尔班;王若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江苏省泰兴地区4个行政村35~6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质测量及生化检测.使用社区牙周指数评判牙周病及其严重程度,根据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脏功能,采用回归分析评价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结果 该地区人群牙周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5.3%和1.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病增加了慢性肾脏病的患病风险,OR及95%置信区间为2.62(1.06~6.47).经多因素校正,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因素校正后肾小球滤过率随着牙周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 牙周病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因素,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确定因果关系.
作者:朱世英;胡斌;吴娴;袁子宇;王笑峰;陈凤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肿瘤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力的降低,促进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睾丸生殖细胞瘤占人类恶性肿瘤的1.0%~1.5%,临床少见.本文介绍1例糖尿病合并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诊治过程,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整个诊疗思维过程,希望对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有所启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海;刘海蔚;林璐;陈道雄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急性梗死心肌实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促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AMI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实验观察组(apr-YTF),分别给予MSCs以及相应药物心肌注射,Pc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在体心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RT-PCR检测心脏早期发育基因NKx2.5.结果 实验观察组动物的心功能恢复好;心肌细胞Cx43阳性着色颗粒呈分散样改变,主要分布于端端连接的闰盘区域和侧侧连接的胞膜上,实验观察组的IOD值高;各组NKx2.5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实验观察组表达强,而模型对照组则只有极弱的表达.结论 apr-YTF能促进MSCs移植修复急性梗死心肌,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勇华;郑景辉;袁肇凯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copeptin)水平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76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与和肽素水平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二者联合检测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6、24 h及7、14 d PCT、和肽素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检测中PCT、和肤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和0.727,PCT的曲线下面积略大于和肤素,PCT、和肽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增加到0.841.结论 血清PCT、和肽素均可作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PCT、和肽素水平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作者:杨永凯;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对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10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丹霞;郑桑;陈荣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常造成牲畜流产和人类多器官的损害.布鲁氏菌属基于宿主特异性分为6个种19个型:马耳他布鲁氏菌(羊型布鲁氏菌)3个型、流产布鲁氏菌(牛型布鲁氏菌)8个型、猪布鲁氏菌5个型和犬种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各1个型口],其中,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羊、牛、猪和狗布鲁菌.
作者:赵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6例患者术前诊断率为57.7%(15/26),其中,15例患者CT检查提示胰腺损伤,阳性率为57.7%;11例患者B超检查提示胰腺损伤,阳性率为46.2%;8例患者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阳性率为30.8%.腹部探查的阳性率为100%,准确性为100%.2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4例患者依据病情不同采用不同方式手术治疗.26例患者中治愈2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1.5%.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胰瘘、感染及出血等.结论 胰腺损伤患者病情危急,辅助检查诊断价值有限,对怀疑有胰腺损伤者应尽早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莫立显;杨峰;王民开;张兴发;唐广松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医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是社会增强生命道德的起点,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患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医疗体制的更新,人们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命观教育的关注正在指涉一场深刻的精神变革.
作者:崔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期所占比例高,占普通组39.66%和重症组51.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重症患儿中学龄前组比率达到51.06%,提示学龄前组可能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病例高热、肺内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明显的比率高于普通病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应用明显缩短临床治疗时间.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重症比率有增高趋势,重视早期诊断及积极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等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金姐;王立波;张明智;周蓓华;支涤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 (Aβ25~35)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并阐明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Aβ25~35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查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观察Aβ25~35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Aβ25~35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β25~35可以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升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且呈现浓度依赖的关系.同时发现给予Aβ25~35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而给予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Aβ25~35可以导致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而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本研究探索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心肌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为将来有效防治AD相关性心肌损伤提供新思路.
作者:卢永浩;吴昊;张恒谦 刊期: 2015年第34期